发布时间:2021-09-28 10:34:12来源:今日女报
作者:小欧妈妈
来源:课堂内外小学段
“如果让你花10万块钱,长高5㎝,你愿不愿意?”
最近看到一则令人咋舌的新闻。
来自福建福州的一位父亲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儿。
但让这位父亲感到头疼的是,随着女儿慢慢长大,他发现女儿的身高长得很慢,直到现在11岁了,身高也只有1米4。
心急如焚的他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经医生诊断,女孩的骨龄偏大。
于是,他为了让女儿长高,决定给女儿打生长激素。
从网传视频中可以看到,一个人撩起女孩的衣服,捏起她肚子上的肉,娴熟地一扎,将生长激素注射进了女孩身体里。
地面上还摆放着许多用来注射生长激素的针管。
为了打这些生长激素,这位父亲一个月要花掉3000多元。
但他表示并不介意:“就算是花一万元,女儿能够长高一厘米,那就是值得的。”
生长激素到底是什么?
“身高70%靠遗传,30%后天能改命,定制身高不是梦”,已经成为很多民营医院、私人诊所的宣传标语。
打开知乎、小红书,上面也有很多家长在分享自己的孩子打生长激素的经历。
生长激素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们人出生之后促进生长最重要的激素,就是生长激素。
它由脑垂体中的生长激素细胞合成、储存和分泌。
一旦切除我们脑垂体里的这种生长激素,发育就会停止。
所以科学家就提取了这种生长激素,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缺乏生长激素的矮小症患者。
但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上,生长激素大有被滥用于增高治疗的趋势。
而且,这种生长激素的效果并不是注射一次就可以看得到的,通常需要长期注射才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效果。
而生长激素注射一次并不便宜,如果家长坚持给孩子注射一年的话,花费大约为6-10万元左右。
即便是花费如此之高,家长们为了孩子的身高更加理想还是会不惜花大价钱来给孩子打增高针。
杭州有位妈妈一年下来花了48万元,结果儿子只长高了1厘米。
那么,这种动辄数万元的“增高针”真的可以帮助家长完成心愿吗?这是不是一种智商税呢?
对此,相关医学专家给出了解释:
增高针仅适用于因体内缺少生长激素而导致身高无法继续长高的情况,其适用范围是非常明确的。
而且,医生在判断是否应该给孩子注射增高针之前都会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最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医疗诊断。
所以,增高针并不是家长们想要给孩子打就能给孩子打的。如果家长盲目选择的话,将有可能带来弊大于利的后果。
有些孩子在注射生长激素后,甲状腺功能会出现暂时性减退的情况,会有疲劳、乏力、虚胖等症状。
有些孩子在注射生长激素后会出现血糖高的问题,需要定期监测,避免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还有的孩子注射生长激素后会引起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问题。
家长关心孩子的身高本无可厚非,但有些过度焦虑的父母把生长激素用成了现实版的“拔苗助长”,就得不偿失了!
如何看孩子是否偏高或偏矮?
作为父母的我们,很容易产生“身高焦虑”:“如果自己的孩子长不高,人生被身高拖后腿可怎么办?”
其实,每个孩子长得有快有慢,只要保证在正常范围内,都没有问题。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的身高是高了,还是矮了?
家长可以对照下面这张国家卫健委发布的《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来看看自己孩子的身高是否达标↓
下等:身高<-2SD
中下等:身高≥-2SD且<-1SD
中等:身高≥-1SD且≤+1SD
中上等:身高>+1SD且≤+2SD
上等:身高>+2SD
注:SD为标准差单位:厘米
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两个生长高峰期,一个是婴儿期,另一个则是青春发育期。
那么正常发育的孩子,什么时候会真正停止长高呢?
简单来说,“骨骺线”完全闭合后,骨骼停止生长,人也就没法长高了。
对不同的孩子来说,骨骺线闭合的时间也会有所差异。
女孩一般闭合时间会比较早,在12-16岁左右;男孩一般比较晚,在16-18岁左右,有些可能更晚。
骨骺线的闭合可以预知吗?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4个特征来判断:
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1-2周岁时,身高会增长10cm左右,2-3周岁时,身高会增长7cm左右,3岁到青春期前,身高每年会增长5-6cm左右,青春期则每年增长不低于7cm。如果孩子身高一整年几乎都没有变化,或者是身高增长速度极慢、效果不明显,很可能是骨骺线开始闭合了。
性征发育成熟
孩子的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五官体型基本稳定,男孩出现喉结突出,女孩胸部发育成熟时,很可能伴随骨骺线的闭合。当男孩出现梦遗,女孩月经初潮时,骨骺线则已接近闭合。
体型明显变胖
在原本饮食规律没有太大改变的情况下,孩子的体型明显增胖,体重迅速上涨,很有可能是骨骺线闭合的预兆。
肌肉逐渐结实
先别为孩子结实的肌肉沾沾自喜,当孩子的身体开始长肉,四肢肌肉弧度越来越明显时,很有可能骨骺线也在快速闭合。
家长们需要注意:
骨骺线一旦闭合,就目前的医疗手段基本无法干预。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发育状态。
同时可以定期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骨龄检测,通过骨龄片来观测孩子骨骺线的最新状态。
如果发现孩子过早出现了骨骺线闭合的征兆,可以及时遵医嘱予以干预。
究竟怎样帮助孩子长高?
事实上,孩子的身高70%取决于父母基因,30%取决于营养、运动、睡眠等后天因素。
孩子父母高不高,对孩子将来能长多高影响是非常大的。
但也不能忽视这30%的影响!
那么,正确的长高做法是什么呢?做好这几点,想不长高都难!
均衡的营养
营养是影响身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若长期营养不良,肯定会使孩子的身高滞后。
关键点1:蛋白质天天有
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比成人高得多,如果供给不足便会影响身高增长。此外,胶原蛋白和粘蛋白也是构成骨骼的有机成分。
富含蛋白质的食品:鸡肉、牛肉、鱼虾肉、鸡蛋、牛奶、豆腐。
关键点2:钙质要足够
钙是骨骼成长的基础。如果膳食中不能经常摄取生理所需钙量,血钙和软组织中的钙量不足,就必须向骨骼取钙,而骨骼中缺钙,其结果会导致骨质疏松、椎骨变形、脊柱变曲。骨骼得不到充足营养,当然无法正常生长,更别提长高个儿了。
含钙较多的食物:奶制品、鸡蛋、鱼类、贝类、豆腐及豆类、芝麻酱、南瓜子等(维生素D、维生素C、乳糖等都有助于钙的吸收利用)。
关键点3:铁、锌、铜不可少
人体对它们的需求量虽然不大,但却是不能缺的,如果缺了它们,孩子会出现各种问题。缺锌的孩子,见什么都没食欲,必然影响生长。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物质,铜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催化剂。食物中供给铁、铜若是不足,必然使血红蛋白合成受阻,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免疫功能等均会受到影响,孩子可能经常生病。
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脏和其他内脏、牛肉、羊肉、蛋黄、鱼、红小豆、菠菜。
含锌丰富的食物:牡蛎、动物肝脏。
含铜丰富的食物:猪肝、猪血、虾、蟹、贝类。
关键点4:新鲜蔬果
新鲜的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C能使孩子具有正常的抵抗力。
推荐蔬菜类:白菜、胡萝卜、黄瓜、青椒、嫩笋、番茄、葱。
推荐水果类:橘子、香蕉、梨、苹果、葡萄、桃、杏、西瓜。
所以,长个儿不但要让孩子吃饱,更要让孩子吃好。
但也要警惕营养过剩!
如果摄入过多含有性激素的药物和食物,则会造成骨龄发育提前。
当骨龄提前时,性发育的启动也会提前,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开始第二性征的发育,都属于性早熟范围。
性早熟的孩子往往过早蹿个儿,在同龄孩子中被叫做“高小孩”,但他们由于骨龄提前导致生长空间受限,最终成为成人期身高很矮的“矮大人”。
科学的运动
研究显示:运动后人体的生长激素分泌会明显增加,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比不参加运动的孩子要高出4cm左右。
还记得《爸爸去哪儿》里的森碟吗?爸爸田亮和妈妈叶一茜都不算高,但是酷爱运动的森碟,12岁身高就已经接近170cm了。
摸高、跳跃、跳绳、篮球等运动可以使孩子的骨骼和肌肉得到有效的拉伸,促进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的协调,有利于生长发育。
所以,天气好时可别把孩子“闷”在家里,要增加户外活动。
每天30分钟到2小时的室外运动,让充足的阳光沐浴孩子的肌肤,有助于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有利于钙、磷吸收,促进骨骼生长。
但运动也要注意适度,以免运动过量对身体造成损伤。
充足的睡眠
睡眠在孩子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长激素有两个分泌高峰:一是晚间10点至凌晨2点,另一个是清晨5点至7点,且都需要处于深度睡眠状态。
所以,孩子最好在晚上9点左右入睡,经过1小时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从而分泌更多生长激素。
比睡得早、睡得多更重要的,是帮孩子形成稳定的睡眠规律。不但能让身体分泌更多生长激素,也能让孩子少生病,有利于长高!
良好的心态
研究表明,孩子若处于精神状态不稳定的状况下,生长激素分泌量会大大减少。
如果孩子经常受到批评、责备,处于父母争吵的环境中,他极其有可能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并由此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体内激素功能紊乱,这是非常不利于长高的。
另外,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孩子睡眠质量下降,再次影响孩子的增高。
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长更高,但很少能真正做到科学增高。
关于增高这件事,就是需要父母多学一点育儿知识,做好孩子的“身高管理师”,才不会耽误孩子的一生。
如果孩子的身高的确比同龄人矮,家长需要做的,不是通过让孩子注射生长激素来增高,而是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即便无法长得更高,也要通过知识、能力来武装自己,成就人生。
点亮文末“在看”,并分享给身边更多人,祝所有孩子们都健康成长,快乐长高!
本文由课堂内外小学段(ID:ktnwxxd)原创首发,解读教育热点,分析小升初政策,更提供海量精品1-6年级学习资源。不怕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就怕连他们的父母都比你更努力!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后台。
小编·彭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