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03 12:56:24来源:今日教育考试
双减推行其实也有一段时间,各种举措推出全国各地反响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可能就是,大部分的家长都还处于焦虑当中。
小编很能理解家长的焦虑心理,毕竟事关自家孩子的未来,但双减推行已经是不可逆的大趋势,作为家长干焦虑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做的,是要在见识上跟进大部队,才能为孩子谋划更好的未来。
在开始今天的话题前,小编想问一下各位家长,你们真的读懂政策了吗?
目前很多家长的目光都是聚焦在课后延时服务,毕竟这事关家庭与工作的和谐,也无可厚非,但课后延时毕竟只是政策中的一小点,而且会因地制宜推出适合的政策,家长根本无法参与决策,那么在这上面花费大量的精力其实就有点顾此失彼。
所以不管是小学亦或是中学的家长是时候将自己的注意力从课后延时服务中抽取出来,去关注那些真正能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政策,比如堪称政策中最重要的一条:初升高政策。
初升高政策也是今天要说的话题,内容很干货,建议收藏起来,多看几遍,真的有用!
01
你真的读懂初升高政策了吗?
认真读一读双减政策的第十八条原文:
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各地要积极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
坚持以学定考,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
从政策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初中生高中的话会更加注重素质的评价,也就是近期正在热议加入中考的美育和体育;中考的考题也会开始降低难度;这两点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的缩小中考的分差,重点推行素质教育。
这两点其实都不难理解,但第三点说的“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很多家长就有点云里雾里了。
第三点政策的意思就是把原本属于重点高中的一部分名额,分配到区域内的其他普通高中。这里的区域指的划片的区域或街道,那种大学区的概念。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重点高中的名额减少,那不就代表未来想考重点高中的难度又提升了。
这个说法很正确,所以未来能上重点高中的,大概是这三类学生。
02
哪三类学生能上重点高中?
第一类学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霸,这类学生硬实力够强,指标到校的政策对他们而言基本上没什么影响。
说到这,真的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学霸和普通学生之间是真的存在差距的,而且这种差距可以说是天生的因素占据大部分,后天的努力最多也只是能拉进彼此的距离而已。
言归正传,第二类学生是普通初中的好学生,可能会有人疑惑的问,第二类不应该是重点初中的一般学生吗?
当然不是,配额到校举措的影响力就体现在这了,因为普通初中上重点高中的配额增多,所以本身成绩处于中上游的学生家长就要注意,小升初的时候不要盲目的选择重点初中,未来可能普通初中上重点的概率会更大。
第三类学生是特长生,了解过的家长都知道,特长生是有专门的加分政策,而且在双减的作用下,学生的分数差距已经被缩小,那就代表着可能会出现多一分将淘汰千人的情况。
所以在分数差距较小的未来,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可能不再是考高中、选高中,而是分高中,分到哪个上哪个。
03
家长应该怎么办?怎么做?
首先家长一定要多关注本身所在地区的政策,因为很多地方的政策很可能是,你在小升初的阶段择校,那么初升高的配额可能就无法再享受。
所以家长一定要提前做好了解换个规划,具体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切入:
第一:如果准备让孩子上公立学校,让就一直上公立,中间不要考虑转校。
第二:如果要上私立的学校,那么一定要选择能直接升高中的私立。
因为很多私立学校是没有高中部的,所以境地都很尴尬,家长们选择一定要谨慎选择。
每日讨论
对于初升高政策举措
家长们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优学学堂
责任编辑|谢玉萍
热
文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