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有文化多可怕!

发布时间:2021-10-06 07:53:46来源:历史教师王汉周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

明刘俊雪夜访普图

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赵匡胤在宫中发现了一面旧镜子,背面刻了铸造年份。

乍一看吧,乾德年间的,最近铸造的咋这么旧呢?

仔细一看,我去,竟然写的是“乾德四年铸”。

于是把宰相赵普叫来问:我他妈是穿越了?还是过糊涂了?今年明明是乾德三年啊,想请教您?

赵普:我哪知道,我就读了半部论语的人,文化不高~

赵匡胤去找了个博学的人,才发现前蜀后主王衍的年号也是乾德,这旧镜子是从四川带回来的战利品,这是个亡国的年号!

于是就停用了此年号。

但这个“文化不高”的赵普,三次拜相。

独相十几年。

靠,权谋。

尤其是,当赵匡胤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赵普和赵光义都是副总经理的时候,赵普和赵光义进行了拼死的权力争夺,互相都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谁知,赵匡胤突然驾崩,赵光义做了皇帝,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赵普必凉凉。

但是,赵普运用他独特的职场反转术,又让心胸狭窄的赵光义尽释前嫌,宠信之盛甚至超过了赵匡胤。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可以说,赵普的职场经营术,前承冯道,后启秦桧。

都是一代阴谋大家,却唯独他,清清白白离去,惟余后人慨叹。

让我们一一分析他的职场经营术,相信对于处于996工作重压下的年轻人,有所裨益。

赵普画像

01

善心,是做人的基础。

没有善心,无论多大的事业,都是沙滩上的城堡,一个海浪,就什么都没了。

宋史明确说: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赵普年少时,就专门钻研如何处理政务,如何揣测人心,却很少读四书五经。

但是,无论他如何机谋权诈,却都始终保持一颗善心。

他的善心,曾经让还是将军身份的赵匡胤感动。

当时,赵匡胤刚刚打下南唐滁州城,社会秩序相当混乱,到处是趁乱打家劫舍的歹徒。

柴荣命令赵匡胤迅速恢复社会安定,并给他派了一名幕僚,赵普。

当时,赵匡胤抓了一批罪行严重的歹徒,准备处死。

赵普突然说,别急,让我再辨别一下。

赵匡胤大急,对着这个陌生的年轻人喊:哪有那个功夫鉴别,都是事实俱在的罪犯,赶紧杀一批,社会秩序就会迅速安定。偶尔有一两个冤枉的,还不是正常的嘛。

赵普却一直坚持。

赵匡胤无奈,毕竟是柴荣派来的,也不好闹僵。

就把这批人交给了赵普。

次日,赵普汇报,有好几十人都是冤枉的。

毕竟都是父母生、父母养的活生生的人。

这件事让赵匡胤很欣赏赵普。

又过了一天,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也带部队来到滁州城。

此时的赵弘殷,身染重病,他希望让儿子陪着自己,慢慢养病。

却不料,南唐再次在前线发起攻击。

柴荣命赵匡胤迅速奔赴前线。

刚刚团聚的赵家父子心中酸楚,尤其是赵匡胤,面对重病的父亲,他无论如何都不忍心离开。

一边是父亲染病在床,一边是公司老板紧急催促。

还是陌生人赵普此时站了出来,让我来替你尽一份儿子的责任吧。

看着赵普细心照料老父亲喝汤吃药,赵匡胤无牵无挂地奔赴战场。

赵弘殷知道这个人也姓赵,便按同族人的待遇来对待他。

不久,战局变幻,柴荣命令放弃滁州。

赵普便伺候着赵弘殷撤离滁州,而此时的赵弘殷已经病情越来越严重,还没到开封,就去世了。

此时的赵匡胤仅仅是一个普通将领,赵普却能如此悉心照顾他父亲,解除他后顾之忧,给赵匡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2

赵普有一值得所有人学习的秘诀,那就是自责。

赵普当了宰相之后,一次和赵匡胤聊天。

赵普忽然又开始例行自责了:当初,咱们给柴荣打工,我曾有一次怎么怎么惹得你很生气,还有一次,我告了你的状,差一点把你害死,还有一次…

赵匡胤的耳朵都磨出茧了:好了,好了,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还提他干嘛?

赵普:不行,我内心一直背负着这些罪责,不说出来,我就难过...

赵普虽然不停地自责,可他贪财的事情却没少做。

有一次,吴越王钱镠的使者去他家拜会,说完事,就走了。

刚刚把人送出门外,还没关门,就听到宣诏:皇上驾到。

吓了赵普一跳,因为,那使者送的礼物还在院子里。

赵匡胤进了院子,问:谁送的?

赵普如实回答:吴越王钱镠。

赵匡胤:什么礼物啊?

赵普:海产品。

赵匡胤:打开看看。

仆人们打开坛子,居然是一坛一坛的黄金做的小颗粒。

俗称金瓜子。

赵匡胤气的脸色由红发紫:吴越王以为国家大事都是你们这些书生决定的。

赵普则是脸色由黄转绿:他真的说是海产品啊,我马上就给他送回去。

赵匡胤冷笑:送回去不是便宜他了,人情也落了,东西也省了。你收下吧。

这还是赵匡胤看见的,记到日记里的,其他没看见的,不知道有多少了。

北宋时期,严禁私人买卖木材,这属于国家垄断专卖,可以无限涨价,利润上缴国库。

赵普眼红,就想了一条走私的办法。

他派白手套去陕西一带购买巨木,扎成木筏,装了一些生活用品回来了。

谁能想到其实他要的是组成木筏的巨木。

赵普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其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死死盯着呢,早就报告给赵匡胤了。

赵匡胤大怒,要求彻查此事,严肃处理。

幸亏有王溥连日解劝,说赵普实在是不知情,而且念在过去为国家出力的功劳份上,保证下次不再犯,才算过去。

众位大臣眼珠子都掉出来了。

此时的王溥早已罢相,仅任太子少保,根本就融入不了赵匡胤赵普的核心圈子,他居然出来劝说赵匡胤饶了赵普。

很明显是赵匡胤想替赵普解脱罢了。

宋太祖坐像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03

站在老板的角度做事,这是赵普最大的职场秘诀。

也是他把赵匡胤赵光义两兄弟哄的溜溜转的法宝。

当然,他的能力,也是大宋立国三百年的根本保证。

柴荣去世后,后周上层权力变幻不定,赵普敏锐地感到改变时局的机会来了。

当时赵匡胤的殿前都点检职位被免去,只剩下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职务。

以赵匡胤的行事风格和特点来看,他是不清楚当时细微的局势变化的,真正策划陈桥兵变的,只能是赵普一人。

至于赵光义,以他当时的年龄和资历,不过是在后面跟随的毛头小伙子而已。

赵普所有的策划,都是为了赵匡胤量身定做的。

也正基于此,赵普下朝回家后,不敢脱朝服,因为赵匡胤随时都会来敲门,咨询。

于是我们才看到,大风雪之夜,赵匡胤站在赵普家门外,赵普去迎接。

赵匡胤说:我弟光义马上就来,咱们先把烧烤架支上,羊肉烤上,酒也温上,边喝边聊。

赵普媳妇切肉、做菜,洗洗涮涮...

赵匡胤赵普赵光义三人围着烧烤架聊天,赵匡胤时不时喊着,嫂子,再热一壶酒。

就这样,喝着酒,聊着天,朝廷上文武百官的命运就这样决定了。

就这样,喝着酒,聊着天,大宋天下亿万黎民百姓的命运就这样决定了。

就这样,喝着酒,聊着天,南唐李氏、吴越钱氏、西蜀孟氏、北汉刘氏等等王国的命运就这样决定了。

赵普很高明,每一步都堪称妙手,尤其是杯酒释兵权,不单是赵匡胤的宅心仁厚,更是赵普的仁心手段。

兵将分离,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各自独立、相互制约的措施,完美而有效地解决了上百年纷乱战争的源头,以至于至今我们都在模仿他。

04

赵普站在老板角度做事的最经典案例,是金匮之盟。

赵匡胤执政后期,提拔了一批新人,不用再事事请教赵普这个棋手了。

尤其是,赵匡胤用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来分赵普的相权。

赵光义的职位一直蹿升,从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

进占太原之后,赵光义又被改封为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

也就是说,赵普是宰相,赵光义是一名隐形的宰相。

赵普的一套班子和赵光义的一套班子常常发生矛盾,两个人也为了权力的争夺,互相抵牾。

甚至于经常设陷阱杀掉对方的左膀右臂。

特别是赵普,就曾设计杀掉了开封府尹赵光义手下开封府判官刘恕等人。

可以说,双方势同水火。

但是,谁也想不到,年纪轻轻,身体健康、生龙活虎的赵匡胤会突然挂墙了。

更想不到的是赵光义会突然继位。

太宗立像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而赵匡胤去世前的这一段时期,赵普却比较悲催,他遇上了一个新对手,卢多逊。

卢多逊饱读诗书,是一名儒将,跟随赵匡胤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赵普打击他,却遭到他的严厉反击。

卢多逊不停地在朝廷上指摘赵普的种种错误...

赵匡胤偏向了卢多逊,于是,此时的赵普其实已经逐渐远离了权力中枢,甚至被调离开封,任河阳三城节度。

如今,赵匡胤去世,恨他入骨的赵光义,更是想找机会收拾他一下。

所有人都觉得赵普完蛋了。

但是,赵普却在赵光义登基这事上发现了命运的转机。

换新老板了,对于普通人来说,跟谁打工都一样而已。

对赵普来说,这个新老板,曾是多么熟悉的朋友,又是多么仇恨的死敌。

他是如此的了解他,呵呵。

赵光义缺什么?

名分。

却没有人知道他这个隐疾,或者说,知道,却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赵匡胤死前没有遗诏,过去也从未表露过让他赵光义当皇帝的意思。

来路不正啊。

赵光义怕什么?

弟弟。

同样没人知道,或者说,知道,却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赵光义的弟弟是赵廷美,杜老太太总共生了他们弟兄三个。

他可以顶哥哥当皇帝,他死后自然应该再传给弟弟赵廷美。

可是,谁敢杀赵廷美呢?

这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是,赵普敢。

连赵光义自己都想不到,赵普能一并解决他的头等难题。

此时的赵光义还想着怎么收拾赵普呢。

赵普从河阳找个机会回到开封,突然要求面见皇帝赵光义。

赵光义在后殿接见了他。

赵普动情地说,皇帝啊,我要求您让我明天在朝堂上宣布一件事情。

赵光义:什么事?

赵普:当年,你哥在位的时候,我作为宰相,参与了许多机密的大事情。

你母亲杜太后去世前的一天,老人家把你哥和我叫到了她床前,郑重吩咐了一件大事,她先问你哥,是怎么做上的皇帝?

宋宣祖后坐像轴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你哥哥说,是因为柴荣幼子太小,无法掌控权力。

你母亲又问,万一战你哥死了,谁继承他的位置?

你哥哥立刻就明白了,说,兄终弟及。

所以,你继位皇帝,这个是你母亲的遗言,而且,是你哥亲口承诺的。

就像黑暗里突然闪出一道光,赵光义依稀看见了好多年前雪夜里一起烤羊肉喝酒的那个足智多谋的赵普,他一点没变。

赵光义问:当时,你们有什么证人证言留下来?

赵普:当然有,当时你母亲怕你哥反悔,就让我记下来,然后,好像是放在皇宫里面一个金柜面锁起来了。

赵光义:原来如此,那你去给我找来吧。

赵普对皇宫太熟悉了。

他直接找到一个金柜子,把自己临时写好的盟约放进去:看,就是这个。

很快,赵普再次担任了宰相了职务。

是啊,这个计策简直妙到毫巅。

故事的三个人里面,两个都已经去世了。

赵普说什么,就是什么,任谁也无法反驳。

赵普的这个计策,历经千年。

至今依然在用。

05

接下来,就是一道更加隐秘,难度也更高的难题了。

赵廷美。

赵普再次请求召见。

赵光义再次在后殿接见了他。

赵普:我早就发现你三弟有谋反的迹象了。我希望您任命我来调查这个事情。

赵光义同意了。

很快,赵普就找了很多证据。

而且,还和他原来的政敌,宰相卢多逊有关——

赵廷美和卢多逊勾结谋反的证据是:

1、卢多逊亲口说过,他曾派亲信把国家机密文件告诉赵廷美,好邀功请赏、结党营私。

2、卢多逊派人向赵廷美传信说:“希望皇帝早点儿死掉,这样我们就可以治理天下了。”

尤其是赵廷美的回答:“爱卿所言正合我意,我也是这个意思。”

3、谈话结束后,赵廷美送给了卢多逊很多的礼物,大都是弓箭、战马等等。

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太明显了吧。

于是,卢多逊全族被发配海南岛,遇到特赦也不能免罪。

赵廷美被降为涪陵县公,举家迁至房州,不久去世,年38岁。

一炮双响,不仅解决了赵廷美,还顺手收拾了卢多逊。

试想,一个宰相和一个开封府尹兼副宰相,谈点机密文件,逢年过节送点礼物,怎么可能不发生关联。

只是,遇上了赵普的别有用心。

所以说,有文化,没底线,才真可怕!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