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07 13:24:57来源:每天学点情商学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天下父母都希望子女有出息。有出息,意味着有较强的能力、较好的工作、能光宗耀祖,为社会做较大的贡献。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没出息的,他们破罐子破摔、烂泥扶不上墙。纵使你怎么扶持他,还是没有多大进步。有以下5种表现的人,十有八九“没出息”,一看一个准。
一、喜欢拖延
拖延,是人的通病,需要提高自我要求来去克服它。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若一味拖延,无异于浪费生命。钱福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如果什么事都往后推,事情会越积越多,最后就不了了之。
拖延的人,常常错失良机。明明可以立刻搞定的事,他偏偏放在那里不动;明明需要讲究时效的事,它却无动于衷。很多机会,就在拖延的时候悄悄溜走。比如:一个大客户,你一直拖着不联系,结果别人联系了,业务就跑到别人那去了。拖延的人,容易消磨斗志。拖延和等待,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压垮一个人斗志的东西。
古语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什么事情都是趁着那股劲没消的时候,尽快把他做好。这也是老百姓常说的:“趁热打铁”。若一味拖延,时间一长,就把自己拖得没劲了。纵观周围有出息的人,大多行动力很强,说干就干,绝不缩头缩尾。一个人若没有雷厉风行的气魄,想要有多大出息也是很难的。
二、爱找借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做错事,也都有无法完成的事。这都是人之常情,关键是看怎么去对待而已。爱找借口的人,总是在做错事或没法完成任务时推脱搪塞。
其实,那些所谓的不可能,只不过在找借口。一个人若真想去完成一件事,一定会拼尽全力去争取。爱找借口的人,往往缺乏责任意识。当不好的结果出现,爱找借口的人,总是把原因归咎于别人及环境,却不从自身找原因。比如:爱找借口的人认为,业绩不好是市场竞争太激烈、是公司支持费用不高、是产品缺乏竞争力,却没想想自己可以从哪方面去提高。爱找借口的人,往往难以自我提升。
因为总是找借口,所以没有竭尽全力,从而也无法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因为总是找借口,所以也没有在提升自己方面下功夫。久而久之,自己就像个怨妇,除了抱怨,别无所长。人们常说:“失败的人找借口,成功的人找方法。”这句话说得在理。若一个人一直找借口,就很难成功,也就不可能有出息。
三、遇事慌乱
生活中,总有人慌慌张张的,一点小事就着急得不得了。其实,大可不必这样。但凡有点本事的人,都非常淡定。
苏洵在《心术》中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一个将军是否够厉害,首先要看他的内心是否足够强大。
想想看,如果一个将军在两军对垒时乱了阵脚,会是什么后果。所以,苏洵说即使泰山在眼前坍塌,脸色也不能有变,突然有一群麋鹿飞奔而来,也不能东张西望。如此才能够克敌制胜。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平时好好的,一到关键时刻就睡不着、稳不住,最后就遭了殃。
举个简单例子:高考时,有些学生平时成绩数一数二,可是真到正式高考时却没考好。什么原因?很多学子后面回忆大多是说:“考试前一天晚上没睡好”、“考试时太过紧张”、“不知咋的,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出了考场就全想起来了。”本来可以考上清华北大,结果却落榜了。以上情况不能不说是非常可惜的事。所以,一个遇事慌乱的人也很难有出息。往后余生,一定要多加修炼,让自己拥有更加淡定从容地去应对各种事情。如此,才能堪当大任。
四、不爱学习
学习,是成功的阶梯。那些成功人士,学历不一定很高,但学习一定从不间断。伟人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此话,值得我们牢记一辈子。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不爱学习,视野就不宽。当今社会,信息大爆炸,技术大革新,格局大变动,若你不随时随地学习,很多东西你都不知道,这样的话,慢慢就会被边沿化,只能做一些传统的工作。不爱学习,专业就不强。活到老,学到老,要更新自己知识体系和技能。
五、只看眼前
一个人是否有出息,和他的目光有关。若一个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不看未来发展,是很难有出息。只看眼前的人,最容易骄傲自大。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会算数了,觉得很小不起,再读两年书就会觉得之前学的太小儿科了。今天,你攻下了一个项目,觉得很了不起,过几年回头看,那不过是个小项目。
一个人,若没有把眼光放长远,就会对现在的成绩心满意足,甚至骄傲自大。只看眼前的人,最容易斤斤计较。没有长远目光的人,就会把眼前的利益看得很重。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如果没有职业发展的规划,就容易为“工作量大”而时常抱怨。殊不知,眼前的每一次工作,对年轻人来说,都是一个锻炼和提升。只要本事学到了,还怕没有出路吗?
只看眼前的人,因为骄傲自大和斤斤计较,就容易故步自封、错失良机。只看眼前的人,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人间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想要有出息,一定要付出努力,更要保持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