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对照自查】“骨质疏松”如何早发现?花1分钟赶紧测一测

发布时间:2021-10-20 20:44:29来源:健康报

您或者您的父母是否经常腰背骨痛?

上了年纪身高开始变矮?

轻微跌倒就容易骨折?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秘书长岳华介绍,骨质疏松症会带来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等严重后果。脆性骨折最常见的部位是脊柱、髋部和前臂远端。骨折是造成老年人失能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生脆性骨折,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很容易造成二次脆性骨折,其致残率会远高于第一次。

2021年10月20日是国际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是“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

如何早期发现骨质疏松

医生建议,广大市民可使用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进行初筛自测,根据患者简单病史,从中选择与骨质疏松相关的问题,由患者判断是与否,从而初步筛选出可能具有骨质疏松风险的患者。该测试题简单快速,易于操作,但仅能初步筛查疾病风险,不能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最终诊断。具体测试题见于文章附表。表中所述问题,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并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

我国已经将骨密度检测项目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临床上为诊治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测定。指征见下表。

骨密度测量的临床指征

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建议进行骨密度测定:

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者

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

有脆性骨折史的成年人

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

X线影像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

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

患有影响骨代谢疾病或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者

IOF骨质疏松症一分钟测试题回答结果阳性者

OSTA结果≤-1者

IOF: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OSTA: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不可控因素:

1.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或曾在轻摔后骨折?

2.父母中一人有驼背?

3.实际年龄超过40岁?

4.是否成年后因为轻摔后发生骨折?

5.是否经常摔倒(去年超过一次),或因为身体较虚弱而担心摔倒?

6.40岁后的身高是否减少超过3厘米以上?

7.是否体质量过轻(BMI值少于19)?

8.是否曾服用类固醇激素(例如可的松,泼尼松)连续超过3个月?

9.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10.是否被诊断出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型糖尿病、克罗恩病或乳糜泻等胃肠疾病或营养不良?

女士回答:

11.是否在45岁或以前就停经?

12.除了怀孕、绝经或子宫切除外,是否曾停经超过12个月?

13.是否在50岁前切除卵巢又没有服用雌/孕激素补充剂?

男士回答:

14.是否出现过阳萎、性欲减退或其他雄激素过低的相关症状?

生活方式(可控因素)

15.是否经常大量饮酒(每天饮用超过两单位的乙醇,相当于啤酒1斤、葡萄酒3两或烈性酒1两)?

16.目前习惯吸烟,或曾经吸烟?

17.每天运动量少于30分钟(包括做家务、走路和跑步等)?

18.是否不能食用乳制品,又没有服用钙片?

19.每天从事户外活动时间是否少于10分钟,又没有服用维生素D?

上述问题,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并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或FRAX®风险评估。

预防骨质疏松,三个阶段最关键

骨质疏松的防治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增加骨量,提高骨峰值。

2.延缓骨量丢失。

3.抑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4.预防发生第一次骨折。

5.合理膳食结构和营养构成比,戒除不良饮食习惯,增加钙摄入,参加适量运动,增加日照等。

遵照防治原则,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按年龄段分为3个阶段。

一级预防从小做起

骨质疏松的一级预防,要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做起,增加峰值骨量,人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膳食结构合理:

牛奶是最理想的钙源,每100毫升鲜牛奶中含钙120毫克,钙吸收率为30%。成人每日摄入500毫升、儿童750毫升、青春期800毫升可保证每日钙摄入量。摄入鲜牛奶应注意乳糖酶不足或缺乏等问题。

2.选择含钙量高的食品:

芝麻酱、虾皮、海米、海带、银耳、牛奶、豆制品和奶酪等都是钙含量较高的食品。

3.维生素D摄入:

人体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为400IU(IU:医药用生物效应重量单位),鱼肝油、沙丁鱼罐头、蛋黄、鲮鱼和鸡肝等食品维生素D含量较高。阳光照射也是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柔和阳光下散步40分钟可保证机体所需维生素D。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3时后,以免阳光过于强烈,损伤皮肤和视力。

4.适量运动:

参加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加骨量,提高骨量峰值。

5.改变生活方式:

不嗜烟酒;少饮咖啡、浓茶、碳酸饮料;少盐、低糖。

二级预防未雨绸缪

人到中年,就到了骨质疏松的二级预防阶段,此阶段预防的核心是延缓中年人骨量丢失。女性从40~49岁、男性从40~64岁进入骨量丢失前期:女性年丢失率为0.4%~0.6%,男性为0.3%~0.5%。女性绝经后1~10年进入骨量快速丢失期,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年丢失率为1.5%~2.5%,而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

主要的预防方式除了食补、坚持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外,还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和适量钙剂。

三级预防亡羊补牢

骨质疏松的三级预防主要针对老年人群,包括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防止意外受伤和骨折等。可通过补充钙剂、维生素D,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方式来治疗骨质疏松。

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张志山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黄建林

编辑:管仲瑶

审核:于梦非陈会扬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