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22 18:30:18来源:子宫科普
近日,李阿姨因为小腹总是隐隐作痛并逐渐加剧到医院检查。检查发现李阿姨的子宫如5个月妊娠大小,质地偏硬,活动很差,有压痛。
B超检查提示,宫腔内除大片液性暗区,可见2公分的中强回声,宫腔内有大量脓液及脓苔。看到这个检查结果,医生马上让李阿姨做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报告显示子宫内膜癌。
李阿姨体型“富态”,体重高达160斤,患高血压和糖尿病有15年了。李阿姨“富态”的体型,正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子宫内膜癌“嫌贫爱富”,偏爱富态的女性。有研究报道,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15%,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3倍。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约80%超过正常平均体重的10%以上。
肥胖会使体内性激素结合蛋白降低,雌性激素水平增高。同时肾上腺分析的雄烯二酮可以在脂肪组织中转化为雌酮,脂肪含量越多转化越强,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刺激子宫内膜会出现异常增生,甚至出现癌变。
除了肥胖,以下这些因素也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1
绝经晚
初潮早、绝经晚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绝经晚(大于52岁)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概率为49岁以前绝经者的2-4倍。
2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滤泡持续时间较长,但无法形成成熟的卵泡进行排卵,这促使子宫内膜一直处于雌激素刺激的状态,且由于缺乏孕酮的调节和周期性脱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异常。
同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雄激素水平约为正常女性的30倍,而雄激素可转化为雌酮刺激内膜增生。
3
未孕、未产、不孕症
没有生育过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已经生育女性的2-3倍,而患有不孕症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更高,是正常人群的3-8倍。
4
绝经后单一的雌激素替代治疗
单一的雌激素替代治疗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其危险性与雌激素用量多少、持续时间、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间停药及患者体质都有一定关系,口服雌激素超过3年者,患子宫内膜癌风险明显增加,超过10年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20倍以上。
注:本文为纯健康科普文章,文中涉及药物、技术、产品等只做表达所需,不具任何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式请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
文中图片来源pexels,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文导读
给我【在看】
你也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