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18岁“校花”嫁给叶挺,20年生9个孩子,陪丈夫软禁漂泊半生,39岁时一家四口壮烈殉国

发布时间:2021-10-24 08:19:43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丹颜编辑:李津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点击上方观看精彩视频

1946年4月8日,延安机场。阴云笼罩,细雨霏霏。

恶劣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到人们的心情,

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和代表们已经等候在了延安机场。

一场欢迎仪式即将开始。

下午2时,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

一架美国C-47式运输机,如期出现。

然而,飞机仅仅盘旋了一圈就掉头离去。

3天后,延安得到电讯:飞机于8日下午在山西兴县东南80华里的黑茶山坠毁,机上17人全部遇难。

包括叶挺夫妇和女儿扬眉以及最小的儿子阿九。

这一年,叶挺50岁,妻子李秀文39岁。

周恩来评价:“叶挺一生,就像天上的彗星,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却给人们留下了特别耀眼的光芒。”

他与她相伴20年,9个孩子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大婚当日,他对她说:“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山盟海誓,没想到竟成谶言。

01

初次相见,一眼万年

叶挺与李秀文初次相见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

彼时淡水战役刚刚结束,叶挺在战役中因为表现出色被孙中山提拔为总统府警卫营营长。那天,他应邀到好友李章达家做客。

两人热聊之际,忽然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从对面楼梯上传来。

“宝宝,不要到马路上去玩。”

叶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个女孩。白衫绿裙,乌亮的短发配着白净的俊秀脸盘,一双眼睛,清澈灵动。

李章达告诉他,这位姑娘叫李秀文,是自己同乡李少村的女儿,在执信中学读书,因为气质典雅,清丽脱俗,被誉为“校花”。

那天过后,叶挺每次到李章达家,总会不经意地向对面楼上看几眼。

其实,叶挺之名,李秀文早有耳闻。

她曾在图书馆翻阅《新青年》杂志,读到过叶挺写的一篇长文。叶挺在文章里写道:“牺牲怕什么,不过是振污世、起衰弱……”那时起,她就被他的志气和才华所吸引。想不到,两人居然以这种方式相识。

李章达早已察觉两人的心思,决定捅破窗户纸。

叶挺终于承认:自己对李秀文很有好感,但顾虑道:“可我在惠阳乡下还有妻子。”

叶挺口中的妻子叫黄春,在叶挺10岁时,12岁的黄春就被送到了叶家做童养媳。同时,叶挺的父母也将两个女儿叶珠和叶香送出去做童养媳了。

叶挺知道后情绪极其激动,因为在此之前,他的二姐就被送去做童养媳,没多久就被折磨死了。他虽然年幼,却非常反对这个腐朽的封建制度,忍不住质问父亲:

“还记不记得我可怜的二姐是怎么死的?你现在又把女儿送到别人家干活,还把别人家的幼女领回家做劳力。是不是要她们都走二姐的老路?!”

但封建思想极重的父亲怎能听得进去,大声训斥叶挺大逆不道。在父亲的威慑下,年幼的叶挺虽有不甘,也只能听命。在那时,他就暗下决心,等自己有本事了,一定要帮助这些女孩子。

多年后,叶挺终于帮助自己的两个妹妹离开婆家,搬到了广州。

“如今是民国了,封建婚姻理应打破。你既然能帮助两个妹妹,在自己的事情上,怎么反而不知如何处理了?”李章达的话将叶挺从回忆中拉回来,他拍着叶挺的肩膀道:“真正摆脱了痛苦,才能寻求幸福。”

李章达的一席话触动了叶挺,他终于下定决心回老家处理自己的事。叶挺多年离家,与黄春虽有夫妻之名,并无多少情感连接。但即便这样,离婚时,他还是把300块大洋(在当时是笔巨款)交给了黄春,并和她约定:“你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找人给我写信。”

打破了封建婚姻的束缚,叶挺终于可以心无旁骛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越了解李秀文,他越喜欢这个姑娘:两人无论是兴趣爱好,还是志向,都是一致的。

李秀文可以将叶挺早年写的文章背出来。叶挺既惊且喜:“那是我上学之时写的,非常稚嫩。”李秀文笑着说:“只要是你写的,我统统爱看。”

叶挺给李秀文讲辛亥革命,讲列宁、讲孙中山。共同的革命信念,让他们的爱情之花,悄悄绽放了。

1924年,叶挺被派往苏联学习,去苏联之前,他向李秀文求婚,没想到一向开明豁达的李父拒绝了。他对女儿严肃地说:“叶挺是一个有为的青年军官,你们现在正是求上进的时候,婚事等他当上团长再说吧。”

婚姻,要作为鼓舞双方前进的力量,这分明是激将法。

李秀文把话转告叶挺。老岳父的良苦用心,叶挺立刻明白了,他深情地对李秀文说:“叶挺此生,不会向第二个人求婚!”

一年后,叶挺从苏联回国,担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参加北伐战争。

1926年2月2日,叶挺与李秀文的婚礼,在独立团驻地肇庆举行。

周恩来是主婚人,婚礼十分隆重,叶挺对李秀文深情告白:“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那是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此后经年,他戎马倥偬,身陷囹圄,她陪着他,迎接一场又一场风暴。

02

无怨无悔,共赴理想

婚后不久,叶挺奔赴战场。他在前线作战,她竭尽所能地帮他打点着家里家外和孩子们。李秀文虽一直忧心丈夫的安全,却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大革命失败后,叶挺参与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并率军南下,转战闽粤。1928年,他参与领导广州起义,被任命为总指挥。

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被迫流亡海外,先后流亡法国、德国等地,与党组织脱离了联系。为了维持生计,夫妻俩开过饭馆,还帮人在果园里采摘果子。生活虽清苦,但李秀文毫无怨言。

5年后,受到周恩来和廖承志等人的鼓励,叶挺一家离开德国,来到澳门。在澳门,叶挺和李秀文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几个孩子也在这里相继出生。

这中间,国民党派人请叶挺去南京任职,叶挺都拒绝了,他一心只想跟着共产党。

1937年抗战爆发后,叶挺为筹建新四军来到延安,见到了毛泽东。

黄土高原秋高气爽,望着金灿灿的太阳,他不由感慨:“这里的天可真蓝啊!”

新四军经济十分困难,装备落后。叶挺费了很多心血,从国民党一些老部属中要来了好几百支全新的匣子枪。李秀文看在眼里,比他还着急。从家里拿出了父母的养老金,从广东、香港一带买了3600支手枪,亲自押送这批货物,运往皖南,供给新四军抗日。

此后3年,叶挺作为新四军军长,率部队奋战在抗日最前线。李秀文陪着叶挺,在军中度过了艰险、动荡的岁月。

叶挺出身穷苦,为了节约开支,他更是以身作则。外出的时候才穿军装或西装,回到家一般就穿破旧的衣服。一件衬衣,李秀文补了又补。

叶挺在屋后的小园子里种西红柿、黄瓜、青菜,到了丰收季节,叶挺经常请同志来会餐。李秀文丝毫没有大小姐架子,她买来纸笔,教警卫员和战士们识字。警卫员生了病,她亲自下厨为他们做荷包蛋。

夫唱妇随,她甘之如饴。人间最美好的爱情,不是共度甜蜜,而是共赴理想。

1940年秋,叶挺带军北上。为了夫人和孩子的安全,叶挺决定先让李秀文回广州,为了孩子,李秀文不得不与叶挺分开了。

然而仅仅几个月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7000名战士惨遭围歼,身为军长的叶挺被囚禁在上饶。

消息传到香港,李秀文几近崩溃,3天不能起床吃饭。一个多月后,李秀文透过重重关卡,终于见到了叶挺。

上饶、重庆、恩施、柳州、桂林,叶挺被辗转囚禁5年的岁月里,李秀文想尽办法见了丈夫3次,而这3次,李秀文几乎散尽家财,到处托人找关系。他在哪里,她的心就在哪里。

5年中,国民党威逼利诱,多次试图拉拢叶挺,可叶挺丝毫不为所动。

原以为妻儿的到来能感化叶挺,可在李秀文的心目之中,叶挺的事业是神圣而正义的,她会付出一切与丈夫并肩作战,和他一同坚持到最后。

李秀文的宽慰和鼓舞更加坚定了叶挺的斗志。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哪怕深陷囹圄,此志不移。

他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她是坚韧果敢的女豪杰。

1942年,叶挺被押解到桂林,在李济深的帮助下,李秀文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03

生死相随,此志不渝

李秀文决定陪叶挺一起被软禁。她带着孩子们来到桂林,一起生活。

一天,李秀文偷偷把一个红色包裹交给了叶挺。打开包裹,里面是当初她们结婚时的珍贵物件,闪闪发亮的金银首饰,灼痛了叶挺眼睛,“这些东西见证了我们的爱情,是我们的信物。”

“可我却只在乎你,只要你在,让我做什么都行,我都舍得去做。”

当掉的首饰最终换来来4头小猪和十几只山羊,李秀文每天带着孩子们打猪草、放羊。叶挺开垦了5亩荒地,每天扛着锄头,做起了农民。

这乱世中的孤岛上,他们相依为命。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更珍贵,哪怕失去了自由,哪怕这相聚如此短暂。

不久,叶挺又一次被押往恩施,他们再次分离。

1943年的12月,为了减轻李秀文的负担,叶挺把大女儿扬眉和其他两个孩子带到了新的软禁地恩施。李秀文和家人带其余的孩子开始了逃难的生活。

为了逃避日本侵略者,她带着一家人先流浪到城郊外几十里的一个破庙里,靠乞讨和向老乡买些红薯过活。不久,一家人染上了疟疾,没药少吃,生活几陷绝境。

后来李秀文找到叶挺的朋友谭冬青先生,暂住在他家里,日子才稍稍安定。李秀文每天到集市摆小摊,换点儿钱养活全家。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过重庆谈判双方的讨价还价与激烈交锋,1946年3月,作为交换,叶挺被释放。李秀文带着最小的儿子阿九来到了重庆和叶挺、扬眉相聚。别的孩子闹着要跟去,李秀文亲亲孩子们的脸,亲切地说:“妈妈3个月后一定回来接你们。”这一去,竟成永别。

1946年3月4日,重庆中共代表驻地曾家岩的白粉墙上贴了好几条标语:“欢迎叶挺将军出狱”。13岁的小扬眉格外高兴,她用油泥捏了一个小泥人,手里提着一个纸条,上面写着:“欢迎爸爸!”

“军长来了!”叶挺穿着新四军的旧军衣,从车上走出。人们欣喜若狂,拥上前去,爆竹声响了起来。

恢复自由身,他选择去延安,回到那片高天厚土中,回到那片金灿灿的阳光下。10小时后,叶挺在灯下,给党中央写下了申请入党的电文。

电报发出后的第三天,叶挺收到了党中央的回复:

亲爱的叶挺同志:

五日电悉,欣闻出狱,万众欢腾,你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进行了二十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全中国都已熟知你对民族与人民的无限忠诚。兹决定接受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员,并向你致热烈的慰问与欢迎之忱。

中共中央3月7日

叶挺握着电报,激动不已:回延安,回家去。

同一天,李秀文带着儿子阿九乘飞机赶到了广州。

再次见面,岁月已在彼此脸上刻下了痕迹,他们相互凝视着却说不出话来,恍若隔世。看着面容憔悴,消瘦不堪的妻子,叶挺的眼泪夺眶而出。这一生,他欠她太多了。

李秀文看着银丝染鬓的丈夫,同样心如刀绞,他是被缚了翅膀的苍鹰啊,心怀冲天之志,竟被消磨至此?他们紧紧相拥,哭着,笑着。

叶挺抱着小阿九,领着夫人和扬眉来到院子里的梅花树下,一家四口拍了一张纪念照。

他心情极好,悄悄对她说:“秀文,我们两个好像又结婚了!”

李秀文笑道:“你呀,几十年来,从没见你像今天这样高兴过!”

照片上,女儿扬眉坐在树杈上,李秀文站在旁边,扬眉依偎着母亲,叶挺笑着抱着小儿子阿九,站在母女俩的身后。

身后草长莺飞,春光正好。

这是他们生前最后一张合影。

4月8日下午2时许,叶挺一行乘坐的飞抵延安上空,因能见度低,无法降落,便决定飞回西安机场。途中驾驶员迷失方向,踅过黄河,误入山西境内,在阴雨中触山坠毁,飞机上的所有人员,全部遇难。

老天终究没有给叶挺补偿妻子的机会。你生,我随;你去,我随。这一次,李秀文随着他去了。

噩耗传来,举国悲痛。

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1955年9月,授衔授勋仪式上,叶剑英对陈毅说:“要是叶挺还在,你们新四军就会出两个元帅。”

陈毅回道:“叶挺要是还健在,能看到今天该多好啊!他要在,我一定要把元帅的桂冠奉送给叶军长。”

他已不再,但他矢志追求理想的执着与忠贞,已永载党的历史。

他一直在,正如他诗中所说的,他已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参考文章:

1、叶挺与李秀文相濡以沫:从一见钟情到陪夫坐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叶挺与李秀文的患难夫妻情(《党史纵横》)

3、李秀文陪叶挺坐穿牢底(参考网)

4、叶挺与妻子李秀文(恩施新闻网)

5、叶挺与李秀文的患难夫妻情(黄海晨报)等。

有困惑找小婚家,咱们一起幸福

遇到难事儿了?找小婚家呀!

每天,小婚家后台都会收到很多小伙伴发来的在婚姻情感、家庭生活方面遇到的困惑。小婚家和心理专家们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大家有力的支持。

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困惑,请记得你不是孤独无助的,让小婚家来拥抱你!

小婚家

给您可靠而贴心的爱~~

动动手指|扫码回家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专注女性成长与婚姻幸福,探讨如何更好地爱自己、爱家人。《婚姻与家庭》杂志出品。(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婚姻与家庭杂志)

编辑、排版:王云峰

二审:李津

三审:赵海旭

投稿微信:810739902

转载及商务微信:fennyispink

小婚家还为你准备了更多好文章哦,点点看↙↙↙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