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财经 文章内容

五大信披媒体要点集萃丨聚焦重大项目投资 专项债发行迎年内高峰;北交所打新规则调整 吸引更多有实力机构进场

发布时间:2021-11-02 11:05:30来源:经济参考报

11月2日,五大信披报刊头版主要内容集萃:

_

媒体名称

主要内容

经济参考报

▲点击阅读

中国证券报

▲点击阅读

上海证券报

▲点击阅读

证券时报

▲点击阅读

证券日报

▲点击阅读

经济参考报

头版

聚焦重大项目投资专项债发行迎年内高峰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在财政部“新增专项债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的要求下,专项债发行将在本月迎来高峰,业内预计11月发行规模或将超过7000亿元,并将以更大力度聚焦重点领域及重大项目建设。专项债发行提速增效,将有力带动基础设施等领域扩大有效投资,相关积极效应将在今年年底显现。

要闻

多举措精准发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1月1日,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幕。《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政策举措,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同时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促进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政策组合拳加力民企改革发展提速增效

全国工商联11月1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各级政府积极出台政策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市场准入不断放开,创新创业政策力度加大,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满意度持续上升。《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支持民企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还将加码发力并细化实化,相关部门在落实好系列惠企纾困措施的同时,将进一步支持民企创新转型,并为民企参与国企混改搭建更多平台和渠道,推动民企高质量发展更加蹄疾步稳。

种业振兴行动进一步落地行业细则加速出台

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近日连续出台政策,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进一步落地,各种行业细则也加速出台。全国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工作推进会日前召开,要求各地明确新任务,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增效益,落实水产种业振兴行动五大行动任务。尤其是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强化育种创新攻关,提升良种生产能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强化种业市场监管,全力推进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开好局、起好步,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布局年末行情四大机构A股配置路径浮现

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完毕,社保、险资、QFII、和公募基金等A股市场主要机构投资者的最新布局变化浮出水面。总体来看,机构调仓频率和幅度有所加大。从行业配置上来看,临近年末,机构更为看好拥有业绩高增预期的高端制造业,以及估值处于低位的“困境反转”板块。

中国证券报

头版

北交所打新规则调整吸引更多有实力机构进场

北京证券交易所日前发布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细则,将余股配售规则由“按时间优先”调整为“按申购数量优先,数量相同的时间优先”。业内人士认为,调整余股配售规则之后,中小投资者参与打新将有更多选择,也有望吸引更多有资金实力的投资者。

要闻

沪市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逾3万亿元

截至10月31日,除中芯国际外的上交所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沪市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3.92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14万亿元。

国资委:法务人员全程参与混改投资并购等重大项目

国务院国资委11月1日消息,国资委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提出,法务人员全程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投资并购等重大项目,加强法律审核把关,坚持依法依规操作,严控法律合规风险。

上海证券报

头版

北交所开市临近专家称不必忧心资金分流

证监会、北京证券交易所10月30日发布了涉及北交所发行融资、上市、审核、持续监管的一系列基础制度规则,这批规则将自11月15日起实施。随着北交所开市时间临近,投资者中也出现了“北交所开市可能造成资金分流,影响沪深市场”的观点。就此,多位专家及市场人士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表示,北交所开市后,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进一步优化,北交所将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发展,其开市不会给沪深市场带来显著的资金分流压力。同时,三个交易所错位、互补发展,将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运行。

要闻

商务部: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工作

商务部近日印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切实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保障今冬明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两万亿公开市场资金到期在即央行有望打出组合拳平稳流动性

资金平稳跨月过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OMO)回归常态。11月首个交易日,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回落至100亿元,实现资金回笼1900亿元。专家表示,不应将OMO操作量下降误判为流动性收紧。央行于月初缩量操作,属正常季节性现象。而本月,央行等额续做MLF是大概率事件。央行后续将灵活运用MLF、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证券时报

头版

全国首个证券仲裁机构在深圳揭牌

11月1日,中国(深圳)证券仲裁中心揭牌仪式暨证券期货行业仲裁试点座谈会在深圳举行。深圳成为中国证监会和司法部在10月15日共同发布《关于依法开展证券期货行业仲裁试点的意见》后率先启动证券期货行业仲裁试点的城市。

要闻

上市券商佣金入账近2000亿大财富管理贡献显著

今年前三季度,券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水平整体提升,41家上市券商佣金总收入接近2000亿元,同比增长16%。得益于财富管理行业的经营业绩整体攀升,持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子公司与控股公募基金等给券商带来的业绩贡献显著增加,部分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快速攀升,对券商佣金收入整体贡献也更加明显。

沪市主板近九成公司盈利科创板战略新兴行业快速增长

近日,沪市主板和科创板三季报基本披露完毕。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沪市主板公司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生产经营在“稳”的主基调上,保持高质量发展势头。2021年前三季度,沪市1651家主板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3.44万亿元,同比增长21.43%;实现归母净利润3.08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2.9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14%和33.45%。

证券日报

头版

年内357家公司发布378单回购计划三行业回购金额领跑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1日,年内共有357家上市公司发布378单回购计划(以董事会预案公告日统计),与去年同期的185单相比,增长104%;从落实进度来看,139单已经实施完成,涉及金额逾460亿元。

要闻

稳中提质沪市公司前三季营收净利同比双增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沪市上市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仍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有力支持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截至10月31日,沪市主板1651家上市公司完成三季报披露;除A+H两地上市红筹企业中芯国际外,沪市科创板351家公司通过三季报、上市公告书等形式披露了前三季度经营业绩信息。

来源: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终审:孙韶华

监制:王奇

编辑:许放生

近期热门视频

近期热点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