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04 07:45:46来源:历史教师王汉周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
楚庄王
01
大家好,我叫熊侣,今年是公元前613年,是我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公共视野中,有些忐忑。
因为我家老爷子挂了,按规定,我接替了他的工作岗位。
我家老爷子是楚穆王,以后,你们就叫我庄王吧!
本来,我打定主意,安安心心做一个躺平的君主。
没想到,竟然有人搞事情!
一个叫公子燮,一个叫斗克,都和我沾亲带故的,竟然搞叛乱,把我挟持到了郢都!(公子燮之乱)
还好,这两人水平太差,我成功的被营救回来了。
就这样,我愉快的度过了三年的后宫生活。
这期间,除了颁布过一条号令外,我绝对不参与任何政务。
《史记》:
“庄王继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有敢来进谏,杀。’”
我知道,有些人羡慕我日理万姬!有些人气愤我不务正业!
总的来说,大家对我有比较一致的评价:荒淫无能!
我在这里统一回应一下:
这种日子,过三天很爽,过三年,爽个屁!
每天就是吃肉喝酒看表演,晕不晕?腻不腻?
还要时不时照顾后宫的各房女主人,三年啊!你们知道我是怎么过来的......
况且我除了吃喝玩乐,别的什么都做不了。
这都是我的祖先熊仪害的,他死后被尊为“若敖”,就有了若敖族这个称呼。
后来若敖族的后人,长期占据楚国军政要职,家族实力很强大,国君根本比不了。
对了,之前搞事情的那两个,就是若敖族的人。
谁曾想好不容易消停几天,又冒出个斗越椒来——又是若敖族的。
这小子比先前那两个更可恶,听说出生的时候,子文(楚共王时期的令尹,类似总理,斗越椒的叔叔)就觉的他有野心,不是个好东西。
《左传》:
“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
果然,这斗越椒最近就害死了子文的儿子斗般,接任令尹,极其嚣张跋扈。
最可气的是,老天爷也来搞事情
楚国大旱,粮食歉收,我的臣民饿死了,我的国库变空了,我的美妾也吃不到新鲜的鱼了。
这怎么行,在这么下去楚国就要亡了。
不行,我要雄起!
但雄起是需要实力的,虽然我一直在暗中联络楚国的两大家族:潘家和屈家,但他们靠不靠谱,我也没底。
于是我决定找个机会,探探风向!
一天,嬖人(陪领导开心的艺人)伍参来找我,给我出了个谜语,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有只鸟,三年了,既不飞也不叫,这是个什么鸟?
我是明白的,这是把我比成鸟了啊!
胆儿挺肥啊。
但现在,我正需要这个机会,于是我说:
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伍参听了这话,很识相的退下了。
果然不久,大夫苏从来了。
开门见山:大王,你再不管事,国家就要灭亡了。是饿死我,还是砍了我,你看着办吧!
好同志,一直在等你!
为了增加点仪式感,响应一下苏大夫的视死如归,我特意拿刀砍断了编钟的绳子,叮当一顿响,很应景。
《说苑》:“左执苏从手,右抽阴刀,刎钟鼓之悬。”
三年了,第一次上朝,我还挺不适应。
不过,也来不及让我适应了,眼下有两件事要马上办。
第一件,是找帮手。
国家这么大,不能全指望我干活啊。
标准也简单:
对本职工作了然于胸的,提拔重用。
一问三不知的,留职查看,限期整改。
胡编乱造继续应付的,人品有问题,砍了,换人。
《史记》:“于是罢淫乐,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
第二件,是打敌人。
因为趁着旱情,庸国人和麇国人来闹事了。
必须打回去!
而且,带兵的人一定不能是斗越椒和若敖族的人。
于是,我派潘尫领军。
小潘也很给力,不但全歼了敌军,还把庸国给灭了,够狠!
同时,路上还开仓放粮赈济百姓,还说是我放的,醒目!
这两招一出,我对军队的控制力就加强了。
但是,还不够!
公元前606年,我策划了一次行动——亲自带队讨伐陆浑戎。
陆浑戎和楚国并不接壤,但是经常骚扰周王室。
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
讨伐陆浑戎,可以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这可以极大的提升我的逼格,还可以趁机在军中建立我的威望。
我真是太聪明了!
打陆浑戎,基本上是用牛刀杀鸡,过程简单的我都记不住。
但中途有件小事,我得说一下。
去的时候,我借道了周王室的地盘,并且在那地盘上举行了阅兵演习。
王室按惯例派人来慰问。
来的人叫王孙满,年纪不大,挺聪明,很博学!
我和王孙满聊的很嗨,自然要搓一顿,喝点小酒,然后,我就有点飘飘然了。
后来,我好像问了点不搭边的事,小王好像挺严肃的回复了我,气氛整的不自然了,就散席了。
酒醒后,仆人告诉我,说我问了关于大禹铸九鼎的事。
这倒是有可能,鼎这东西之前听说过,挺玄乎的,我没见过,楚国也没人知道,第一次出国,问问嘛……
小王巴拉巴拉说了一堆,结果得出个结论说我不该问。
什么乱七八糟的,不该问就直说嘛,我不问就是了。
《左传》: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我也没当回事,收拾了陆浑戎,回程时又见到小王,又搓了一顿。
这次我就没提鼎的事,果然气氛融洽多了。
看来人家真是忌讳这事!
再后来,好多人就传这个事,越传越邪乎!
有说我野心大、窥视王位的!有说我不懂礼仪的!
哎!没法解释了!
说去吧,反正,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回国后,我把令尹晾了起来。
指派蒍贾负责内部事务,其他大事,我也不听斗越椒的,故意驳他的面子。
斗越椒也不傻,他明白我要对付他了,直接跑回封地!
这下不好办了!
斗越椒擅离职守,但也不是什么大罪,只能不疼不痒的处罚!
而且在封地,全是斗家的嫡系部队,人数不多,但全是精锐,战斗力极强。
没办法,必须干他娘的了!
但我需要个过硬的理由,名正言顺的收拾他。
这个理由就靠蒍贾了!
我下令蒍贾接替斗越椒,担任令尹。
并命令蒍贾,前往斗越椒那儿当面问责,要求他正视问题,改过自新,立即回来谢罪!
从蒍贾的眼神,我看出了他的绝望!
是的,我是故意的。
蒍贾从前是斗越椒的小弟,这次让他接任令尹,成了斗越椒的上级,还去问责,就是为了激怒斗越椒。
至于蒍贾,他早年跟着斗越椒干了不少坏事,我的小本本记着呢!
果然,斗越椒也很配合,一怒之下杀了蒍贾。
杀了令尹,公然造反,这就可以开干了。
为了士气,我还得调解一下战场气氛:
首先,我派了一个特使,前去斗越椒那儿沟通,故意服软,说两军交战,伤害的是楚国人民,咱们别打了,你回来接着干令尹吧!
结果回来了一个遍体鳞伤的特使,斗越椒打的。
接着,我又派了一个特使去沟通,说你还是回来吧,我派一个叔爷、一个叔叔、一个兄弟去你的封地当人质,保证你的安全。
回来的还是一个遍体鳞伤的特使。
这下身边的臣子们都紧张了,都害怕成为下一个特使!
这回不用特使了,就差一把火了!
于是我当众宣布,为了避免楚国的战火,我决定流亡海外,我走后,斗越椒就能回来,楚国就能恢复往日的平静,再会了,我的弟兄……
我话还没说完,朝堂就炸锅了!
哪有国君避让叛贼的道理?
大家群情激昂,一致决定讨伐斗越椒,并纷纷表示要争当先锋。
哈哈,火候刚刚好!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
在楚国的正规军面前,斗氏家族很快就灰飞烟灭了。
《左传》:“鼓而进之,遂灭若敖氏。”
你以为故事到就这结束了?
别急,更精彩的大戏马上就开幕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