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1 20:55:05来源:九卦金融圈

来源|综合央行、经济观察报、环球网等
编辑|郑斌
美编|杨文华

央行通过官方微信发布称,2021年10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多增1013亿元。
昨日央行公布的10月金融数据中,最受市场关注的莫过于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增长情况了。央行以一种少有的方式回应了市场关切——单独公布了10月份个人住房贷款统计数据。
以往,外界主要通过当月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长情况推测个人按揭贷款投放情况,此次直接公布个人住房贷款环比多增1013亿元,用数据证实了房地产贷款形势已转好!
央行公布10月金融数据
11月10日,央行公布10月金融数据统计报告。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8262亿元,同比多增1364亿元。
此外,央行公布了住户贷款数据,10月增加4647亿元,新增占比超50%。

双十一地产股普涨
受利好消息刺激,11月11日,地产股普涨,申万房地产板块涨幅高达5.92%,物管股特发服务涨20%,新华联、中南建设、招商积余、招商蛇口、金地集团、保利发展等多股涨停。
在债券市场上,地产债强势反弹上演临停潮。“20奥园01”收涨超34%,“20世茂G3”涨超33%,“19禹洲02”涨超31%,“20世茂G1”涨超30%。另外还有多只债券涨幅超过20%。
此外,受地产带动,商品市场今天也突然大爆发。国内商品期货收盘,多数品种上涨,热卷主力合约涨停,纯碱涨超8%,螺纹涨超7%,焦炭、焦煤等涨超6%,玻璃、硅铁等涨逾5%,锰硅、郑煤等涨超3%。
10月金融数据发布

信达证券研报分析指出,10月居民房贷同比多增162亿元,打破了过去5个月连续同比少增的局面,下行趋势中断。
金融数据发布的同一天,央行罕见公布了10月个人住房贷款统计数据,以往该数据仅在每季的贷款投向数据中出现。10月数据表明,金融机构正加速满足房地产合理资金需求,房贷有望企稳。

根据央行数据,今年5月以来,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量连续呈现负增长。由于今年推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以及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做出红线要求。
分析认为,这使得居民房贷、房地产企业开发贷5月份以来持续快速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通过官方微信发布称,2021年10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多增1013亿元。
分开来看,10月金融数据统计报告显示,住户贷款中,短期贷款增加42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21亿元。浙商证券研报分析指出,居民短贷、长贷同比多增154亿、162亿,企业短贷同比少减549亿,显示房贷政策执行纠偏和消费恢复下,信贷需求已边际回升。
央行主管媒体日前称,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更多机构的房地产信贷调整在总量控制情况下进行跨区域调节;房地产信贷政策环境改善后是否能促进房地产行业稳健发展,后续政策和细则的制定以及在各地的落实也是关键因素。
Voice/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风险偏好出现一致性收缩行为在现阶段是正常的市场现象;部分金融机构对于试点房企融资管理规则存在一些误解,对要求“红档”企业有息负债余额不得新增误解为银行不得新发放开发贷款,造成一些房企资金链紧绷。
房地产信贷额度现松动
在10月中旬政策层面频频喊话之后,地方监管和银行层面已行动起来。
10月26日,经济观察网记者从华南、华东和西南等地区的多位银行人士处了解到,上周,多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银保监局对当地银行进行了口头的指导,各地对房地产贷款额度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松动。
此前,金融管理部门高层关于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贷款频频发声,要求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银行落实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监管要求。
有国有大行省分行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上周当地人民银行和银保监局都对银行涉及房地产贷款政策进行了指导,“原则上允许银行有自己把握的空间和余地,前提条件是按照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方向。”
不过,监管尚且没有下发明确的政策。有股份行的地方支行行长则表示,本月当地人民银行批的按揭信贷额度明显高于上月份。
银行自己把握空间和余地
“我们这个月的房地产按揭信贷额度,比上个月多了不少,大约就在上周左右。”10月26日下午,有南方地区股份行的支行行长告诉记者,预计整个四季度的按揭额度应该会较为宽松。其同时表示,目前房地产开发商的回款也快了不少。
在该地方省份中,有的地市房地产价格增长比较快,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对其贷款额度的限制要求就多一些;有的地市房价比较稳,房地产贷款增速也比较慢,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对其的限制就比较少,基本没有管控。
26日,上述国有大行省分行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上周当地人民银行和银保监局都对银行进行了指导,“现在也不叫放开,人民银行对政策有调整,更加灵活,其中涉及到按揭、对企业的支持。”
“监管也没有发布明确的政策,只是对银行提出了要求,允许银行可以做出调整和放大。”该人士称,当地银保监局也对银行进行了指导,他预计后期陆续会有文件下发,涉及可操作的内容,现在只是原则上允许银行有自己把握的空间和余地。前提条件是按照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方向,这个权限还是把握在银行自己手里,政策给出空间,银行自己做出权衡,具体怎么做、如何做,需要各家商业银行自己做出决策。
房地产信贷“超调后纠偏”
此前,据经济观察网记者在北京、上海等地采访了解,目前在等待银行放款的客户不在少数,到本周依然有不少购房者在等待银行放款。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表示,政策面有稳住地产的必要,在总基调不变的趋势下,看好地产调控力度边际放缓。
三季度央行例会提出“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广州、佛山、苏州等地陆续出现房贷利率下调,10月15日中国房地产协会将在京召开部分房企座谈会、摸底当前房企困难,预计监管将以此为据、积极应对。
针对涉房地产信贷紧张的情况,央行和银保监会在10月中旬均公开向市场发声,分别要求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督促银行落实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监管要求。
10月21日,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银保监会要督促银行落实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监管要求,配合央行实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房地产贷款增速稳中趋缓。

截至2021年6月末,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总额为185万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占6.6%,个人住房贷款占19.7%;国内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总额约为7.6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12.23万亿元房地产开发贷的62%。
监管原则没有改变
不过,上述国有大行省分行人士也表示,“监管对房地产的原则没有改变,政策只是适度做了微调。大的方向不会改变的。”
近年来,随着房价快速上涨,金融政策也在做及时的调整,在各地采取差别化信贷政策。政策的松紧,牵动着房地产条线上的从业者和购房者的心弦。
经历几年的房贷政策调控,房地产信贷占比在人民币新增贷款中的占比已有所下降。10月24日发布的《2021径山报告》中指出,我国金融供给结构仍有较大优化空间。近年来直接融资比重提升取得了明显进展,但间接融资占比仍然过高。间接融资的产业与部门结构亟待优化。房地产占用了较多信贷资源,特别是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抵押品放大融资规模,进一步加剧信贷资源错配。
2016年,全国新增房地产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与个人购房贷款)5.7万亿人民币,占全部人民币新增贷款的比例接近45%,近几年这一比例有所下降。
2020年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降至27%,但考虑到房地产业增加值仅占到2020年GDP的7.3%,即使考虑到相关产业增加值,房地产领域所占用的信贷比例依然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