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育儿 文章内容

“史上最刚产妇”曝光:产后6小时拿到博士学位,5岁时一句话,造福千万孩子

发布时间:2021-11-14 08:49:06来源:NLP研究院

相爱容易相处难,如何经营幸福婚姻?11月16日晚8:00,24年心理学导师黄启团在视频号直播间,和你交流《重塑亲密关系》,带你了解关系中的彼此,学习爱的语言,打赢关系保卫战,立即点击预约

作者|小树妈妈

来源|小树妈妈

ID:tree2050

不知道大家信不信「3岁看小7岁看老」这句俗话,我是有点信的。

前几天无意中刷到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赵昱鲲教授的微博,吃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瓜」,也跟「7岁看老」有关。

他说,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女儿妮可,前段时间生了个儿子。

妮可的产程特别长,足足用了24小时才生下来。

一般来说,生孩子消耗了这么多精力体力,之后肯定是要好好睡觉、好好休息的。

但是妮可却特别「刚」,用24小时生完孩子,休息了6小时之后,马不停蹄的去进行自己的论文答辩,并且顺利拿到了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几个小时之内,完成了生娃、博士毕业2项人生大事,家庭事业双丰收,要不是塞利格曼教授在视频中亲口说起,还真是很难让人相信。

我看到妮可的故事,也露出了一种看到「小狠人儿」变成「大狠人儿」的姨母笑。

妮可这个孩子小时候有多厉害呢?塞利格曼教授的书里专门写过。

1998年的时候,塞利格曼以历史最高票当选了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

当时他意识到自己身上责任很重,用很长时间来准备自己的就职演讲。

他在认真思考心理学在新世纪的使命是什么,想了很久都没有满意的答案,这时候关键人物——5岁的小妮可登场了。

有一天,塞利格曼跟妮可一起在院子里除草。

塞利格曼是一个目的性强又不浪费时间的人,所以就算是在除草,也是一心一意的除草,不做其他的。

但是小妮可不一样,她把草丢到空中,还又唱又跳的。

塞利格曼觉得自己被女儿打扰到了,就责备了几句,还把妮可赶走了。

过了几分钟,妮可又回来了,跟他说:爸爸,我有话要对你说。

塞利格曼也有点消气了,就问:什么事儿?

5岁的妮可说道:爸爸,你还记得我5岁以前的样子吗?从3岁到5岁的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在哭闹。在我5岁生日那天,我决定不再哭闹了,那是我做过的最难的一件事。假如我可以停止哭闹,那么你也可以不做一个坏脾气的人。

女儿一句话,把塞利格曼说得一愣一愣的。

他意识到,自己一直是一个坏脾气、爱抱怨的人,过去的10年里,自己就像一朵乌云一样,在这个充满阳光的家庭里移动。

那一刻他也想明白了,不能通过校正孩子的缺点来教育孩子,孩子有改变自己的力量,只要引导孩子发挥优势,让他自己下定决心就好。

自己女儿妮可所要的,以及全世界其他孩子所需要的,其实都是积极的动机——爱、仁慈、能力、尊重。

教育不应该是盯着孩子的缺点,而应该是要问:孩子怎样才能获得优势和美德。

所以,塞利格曼在他的就职演讲中,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5岁的小妮可的一句话,催生了这门研究幸福、意义、成就、爱等美好心里和品格的科学。

我看塞利格曼自述「积极心理学」诞生过程这段故事的时候,心里感触也特别深。

我们很多家庭在跟孩子的相处中,其实也经常会犯类似的错误:

孩子考了99分,我们最先注意到的不是满卷子的红对勾,而是那一个扣了一分的叉。

孩子兴高采烈的分享有趣的经历,我们却可能最先开口问的是:你作业做完了吗?

我们太希望孩子成功和完美,以至于总是盯着那些缺点和不足。

明明很想做孩子的「阳光」,却成为了他们害怕的「乌云」。

明明很为孩子感到骄傲,却不自觉的泼起了冷水。

如果每个家庭都能用积极的心态、积极的视角来看待孩子,事情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当初那个5岁起决定不再哭闹的小女孩妮可,如今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博士学位和自己的孩子。

积极心理学也在塞利格曼教授等一批学者的努力之下,有了很多阶段性成果。

很多研究和方法,我们日常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完全能够用得上,大家也可以跟孩子试试。

1.每天记录3件快乐的小事

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证明了最能预测一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就是感恩。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感恩水平越高,他的主观幸福感就越高,生活得就越满意和幸福。

而培养感恩之心,特别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记录生活中幸福的小事。

美国心理学家埃蒙斯就曾做过这样实验:

他把大学生被试分为3组,做为期10周的干预。

大学生们要每周写一份记录。第一组被要求写5件感恩的事情,第二组被要求写5件有争议的事情,第三组被要求写下5件对自己有影响的事情。

最后证明记录感恩事情的大学生,明显表现出了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更多的积极情感以及更少的身体不适。

日常生活的话,每天记录3件觉得比较顺利或幸福的事情,就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我们平时看一些社会新闻,很多孩子受了委屈就寻短见,评论中总有一种声音说现在的孩子脆弱。

其实孩子在做傻事之前,可能内心早已经积压了大量的不满情绪,某件事情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父母如果能够在孩子小的时候,多跟孩子做一些关于感恩、积极之心的练习,可能就会阻止一些悲剧的发生。

2.用积极的言语形容事情

研究积极心态和乐观领域中,还有一个特别有启发性的实验,叫做「修女实验」。

实验开始于1932年,科学家选择了132位年龄在22岁左右的修女,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测试。

其中一项就是要写一份关于自己的短小传记。

科学家根据传记里积极和消极词汇的频率,把修女们按照快乐程度,分为了最积极、中间2组和最消极4个组。

最积极组的用词大概是:上帝为我的人生开了一个好头,他恩赐我生命以无尽的价值。过去的一年,我在圣母学院受训,我过得很快乐……

最消极组相对写实:我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我在女修道会教化学,第二年在圣母学院教拉丁文。蒙主恩赐,我会尽力完成使命。传教、修道。

因为修女的生活相对来说很规律,她们有相同的信仰、饮食、作息和居住环境,使科学家可以剔除很多变量,研究积极的表达,对健康和寿命是否有影响。

事实证明差异的确非常明显,在过了63年之后,修女们已经85岁。

最积极组有90%的修女还健在,而最不积极的只有34%还健在。

而在修女们94岁时的回访中,最积极组有54%的修女健在,而最不积极的只有11%还健在。

也就是说,积极的情绪和词汇表达,真的能够让人更健康、更长寿。

我们在跟孩子的相处中,也可以有意识的运用一些积极的词汇。

比如同样都是吃饭,普通的表述是:快过来吃饭,吃完好写作业。

积极的表述是:今天晚饭是爸爸做的,真香啊。有你爱吃的豆角,看着颜色,多正,有人给做饭真幸福……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如果父母开始运用积极的语言来描述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孩子也会养成更乐观积极的性格。

3.给孩子建设性的回应

心理学家赵昱鲲教授在他的书里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孩子竞选班干部成功了,回家把消息告诉妈妈,妈妈可能有4种不同的回应:

1.是吗,那挺好的,然后继续做饭。

2.这是好事儿吗?那以后要花很多时间为班级做杂七杂八的事情,你还有时间学习吗?

3.哦,我跟你说,我今天在路上遇到你奶奶了,她又在买保健品,跟她说了好几次她都不听……

4.哇,儿子你太棒了,跟我说说竞选的细节,你怎么做到的?

第4种回应,就是建设性回应,它在向孩子传递两种信息:

第一:我认可你这件事的重要性,认可你的付出。

第二:我看到了这件事对你的意义,我做出一些反馈和回应,从而展现出我和你的积极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好事发生时,能否获得支持和关怀,对他的心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孩子的话总是被忽略、被打断、被否定,他就很难培养起积极的人格。

父母花时间来听孩子说话,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反馈,才能与孩子更好的产生联结。

限于篇幅,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就先给大家分享这么多。

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点个「在看」。我给大家陆续分享其他的方法。

—end—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小树妈妈,深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微信号:tree2050。

为你推荐

你和孩子的行为透露了哪些心理模式?

哪些心理因素限制了你的发展?

……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2021年12月4-5日,广州,和壹心理联合创始人、24年心理学从业导师黄启团老师学习《升级生命软件》,带你学习如何透过行为觉察一个人的心理模式,突破信念的束缚,学会轻松赚钱,改善人生的重要关系。询:4006009299

扫码报名

添加好友备注:生命软件

更多“有趣、有料、有价值”内容

来看【NLP研究院】,每天陪你一起成长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