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钙化积分2479且合并膜部室缺|宿州市首例TAVR手术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顺利完成

发布时间:2021-11-25 20:20:07来源:Clinic門诊新视野

经典病例

2021年11月19日,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心内科朱坤教授带领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团队,与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张俊杰教授团队强强联合,应用VitaFlow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成功完成一例左冠高风险极重度钙化合并膜部室缺的主动脉瓣狭窄病例(钙化积分总和高达2479.3),帮助一位高龄高危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重获“心”生。

病史简介

患者:男,78岁。

主诉:

因反复胸闷气喘3年余,加重1小时入院,3年前出现胸闷气喘症状就诊于外院,诊断心脏瓣膜病,予以药物治疗。此次入院1小时前因劳累后,再发上述症状,程度较前加重,为进一步诊治入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既往史:既往无特殊病史。

术前检查

入院查体

心率75次/分,血压150/70mmHg,主动脉区可闻及5/6级收缩期杂音。

心脏彩超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双房左室增大;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EF值:52%;

主动脉瓣前向流速:5.13m/s;

平均压差:72mmHg。

主动脉CT

钙化积分高达2479.3

手术治疗策略

策略制定

患者主动脉根部、冠状动脉CT扫描,通过专业评估软件分析提示该患者主动脉瓣为TYPEⅠ型二叶瓣,R-N融合,L-R钙化黏连。

该患者瓣叶极重度钙化(钙化积分2479.3),合并膜部室缺,钙化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右瓣,无冠瓣,右无和左右瓣叶交界,这种情况非常罕见,手术难度很高。

瓣环周长82.6mm,最大径28.3mm,平均径25.9mm,钙化从瓣环延伸至流出道13.5mm。瓣上6mm/8mm预估可推开空间周长75.1mm/70.4mm,考虑选择20mm*40mm球囊行预扩张,观察钙化、冠脉血流情况,拟选择TAV27瓣膜。

右冠高度可,瓣叶长度可,右冠风险低。左冠高度12.3mm,开口高度较低,瓣叶长,右无有钙化黏连,左冠存在风险,采取左冠保护的方式进行手术。双侧股动脉入路条件尚可,髂总、髂外内径均>8mm,两侧髂总有轻度钙化,选择右侧为主入路。

术前心脏团队充分讨论

术中过程

患者全麻后消毒铺巾,放置经食管超声导管,穿刺右颈内静脉,置入6F鞘管并置入临时起搏器,穿刺右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并行JL4.0指引导管到位左冠口,送BMW至前降支远端,送Guidezilla及球囊行冠脉保护。

顺利穿刺左右股动脉,选择右股动脉为主入路,预埋两把缝合器,送入20mm的大鞘,经左股动脉送入猪尾导管至无冠窦,测压力120/54mmHg,经主入路送入猪尾导管至左心室,测压力178/10mmHg,后予20mm*40mm球囊行预扩张,送VitaFlow27瓣膜至主动脉瓣处,造影确认位置后,缓慢释放,复查造影和经食管超声,提示少量瓣周漏,又送22mm*40mm球囊后扩张,造影及经食管超声,提示微少瓣周漏,经猪尾导管测跨瓣压差小于5mmHg。

术中精彩操作

球囊预扩

瓣膜释放过程

瓣膜完全释放

球囊后扩

后扩后瓣膜形态良好

结语

在多学科协作下,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成功完成了首例TAVR手术,术后患者冠脉血流通畅,跨瓣压差改善明显,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手术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宿州地区第一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不仅填补了区域的空白,也预示着宿州地区全面进入心脏介入瓣膜治疗的崭新时代。与传统开胸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术相比,TAVR手术避免了传统的开胸、心脏停跳等危险因素,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通过这种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效果更优的介入手术治疗方案的开展,将为更多的瓣膜疾病患者带来“心”的希望!

VitaFlow®牛心包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是由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其领先的设计理念使术中操作更为流畅高效。牛心包具有良好的耐久性,PET双层裙边贴合原始解剖结构,在有效减少瓣周漏的同时,使瓣膜定位更为准确;全球领先电动输送系统配合混合密度支架进一步实现术中精准控制,稳定释放,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手术效果。

专家简历

朱坤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心内科行政主任

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心血管分会委员;

安徽省病生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

安徽省起搏与电生理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心脏重症专家工会作委员常委;

中国医疗保健交流促进会胸痛分会委员;

宿州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危重症病人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等危重症抢救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以及顽固性高血压、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等的诊治。带领科室团队获评省级重点特色学科,主持并完成了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发表国家级论文十余篇。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Clinic門诊新视野‍‍‍‍‍‍‍‍‍‍‍‍‍‍‍‍‍‍‍‍‍‍‍‍‍|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