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2 20:06:25来源:科技杂谈
|科|技|杂|谈|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本文作者:高超
本文来源:通信产业网(ccidcom)
杂谈投稿邮箱:631255063@qq.com
互联网企业早期积累所赖以“放水养鱼”的原始生态,到了需要重新调整的时候了。重建互联网与运营商新商业关系,惠及产业整体生态。
“天下苦秦久矣。”近日来自欧洲13家电信运营商CEO在一则联合声明中大倒苦水,也将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价值创造上的倒挂问题再一次摆上台面。
据媒体报道,德国电信、沃达丰等13家主要欧洲电信运营商的CEO日前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大型科技平台产生了庞大的网络流量,且不断增长。他们从这些不断增长的流量中赚取了大量的收益,但是为了应对这个流量需求,电信部门却要进行不断的、大规模的网络投资和规划。
德国电信、沃达丰等13家主要欧洲电信运营商的CEO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互联网企业支付网络建设费和带宽使用费。
他们认为,要想欧盟公民能够持续享受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成果,这些大型科技平台也要合理地支付一部分网络建设成本。
尽管上述声明并未指名道姓,但是业界普遍认为这些所谓的大型科技平台意指Netflix、YouTube、Facebook等美国科技巨头。
事实上,这并非是电信运营商第一次将矛头指向互联网巨头,但是13家运营商联合“揭竿而起”并不多见。那么电信运营商为何在此时向互联网公司集体发难?背后折射了什么?
矛盾由来已久
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的矛盾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3G时代。
3G时代,移动互联网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迅速成长起来,以即时移动通信应用为代表的移动APP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社交工具,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用户。如2009年创立的美国即时通信应用WhatsApp,仅用了四年时间,月活跃用户数(MAU)就突破4亿,后被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以190亿美元收购。而2011年上线的微信近用了14个月时间就获得了1亿用户。截至2021年9月底,微信合并WeChat的MAU已经达到12.6亿。
文字、语音、图片、视频聊天和分享是这些即时通信应用的基本功能,且免费使用,用户仅需要在使用这些功能时向运营商支付少量的手机上网流量费用。随着这些即时通信应用的用户逐渐增多,运营商在语音、短信息等传统业务受到严重冲击的同时,还要为满足这些流量需求不停地投资建设和扩容通信网络。
德国电信CEOTimotheusHottges就曾表示,80%的流量是由WhatsApp等互联网企业产生的,但是他们并没有为使用基础设施或扩建成本支付一分钱,以换取来自运营商用户的所有数据价值。
据咨询机构Sandvine的统计报告,2021年谷歌、Facebook、Neflix、苹果、亚马逊、微软6家公司瓜分了全球56.4%的流量,较两年前增长了30%。
这些企业在消耗大量网络资源的同时,也给通信网络造成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时期的欧洲地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欧洲各国开启了远程办公模式,加上线上娱乐流量暴涨,导致带宽需求大增,令欧洲宽带网络吃紧。为此,欧盟要求Netflix、苹果、亚马逊等流媒体平台限制视频码率,以避免流量过载,影响在家办公人群。
此后,应当地主管部门的要求,上述限速措施又迅速向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以色列、阿根廷、智利等国扩展。
显然,欧洲电信运营商遇到的问题正在成为一个全球运营商共同面对的课题。
问题根源在哪?
欧洲13家运营商集体炮轰互联网企业,主要基于一个现实问题。
互联网企业基于通信网络开发了大量应用,吸引用户使用并产生高额的利润,而电信运营商花费巨额资金建设通信网络,但是仅从与互联网企业和用户的交易中获取了少量收益,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收益剪刀差。
以2020年业绩为例。据相关企业的年报,全球流量消耗第一大户谷歌的运营收入约为11909.70亿元,全球流媒体巨头Netflix的运营收入约为1630.96亿元。但是这些巨头均没有单独披露网络资源使用费。但毫无疑问,这些企业的每一分钱都来自网络的支持。
同期,德国电信的净收入约为8105.17亿元,其中面向ToB的业务收入有1046.38亿元,而从这些流量大户获得的收益则更少。而为了满足市场对流量的需求,电信运营商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来升级和维护通信网络。据悉,2020年,欧洲电信行业的网络投资达到4200亿元,创六年来新高。其中,仅德国电信的资本开支就有1364亿元,较2019年上涨30%。
中国市场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据相关企业的年报,2020年,腾讯的运营收入为4820.64亿元,几乎全部依赖网络获取,但是带宽及服务器托管费开支仅有218.76亿元,占总运营成本的6.5%,仅是腾讯人力成本的1/3。
中国电信的运营收入为3935.61亿元,其中面向产业数字化收入有839.68亿元。而中国电信2020年用于网络运营和支撑的成本就有1195.17亿元,占总运营成本的32.8%;2020年的资本开支则有848亿元。
在利润层面,2020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净利润分别是1078.43亿元、208.5亿元、124.93亿元,同期腾讯的是1598.47亿元,三大运营商的利润总和,不及腾讯一家。
通过网络,互联网企业实现的较高速度的成长,也备受资本市场青睐。而背负沉重负担的电信运营商们则备受冷遇。截至12月1日,腾讯港股市值约3.7万亿元,而谷歌的市值更是高达12万亿元。相比较之,中国电信的市值不到4000亿元。
显然,互联网企业们以极小的代价享受运营商网络带来的利益,但是运营商却要为此付出更高的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负重前行。TimotheusHottges将这种行为视为一种“剥削”。他还表示,为什么监管机构没有将谷歌、微软等视为通信平台,因为这些企业正在建设自己的网络,为客户提供连接服务。
或许,面对互联网企业们的春风得意,电信运营商们实在不堪重负才开始反击,上述13家欧洲电信运营商CEO的集体声明便是集中爆发,试图改变价值创造倒挂的现状。
揭竿而起?
问题已经提出,那该如何解决?换句话说,在互联网企业产生大量流量的情况下,运营商如何合理地获得回报?
正当欧洲运营商还停留在口水仗的时候,韩国运营商已经有了实际行动。
据了解,6月25日,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民事合议20庭就互联网视听服务(OTT)平台Netflix向SK宽带提起的“债务不存在确认案”作出一审宣判,裁定原告败诉。这意味着,Netflix必须向SK宽带支付宽带流量费。据业内估算,Netflix每年需要向韩国运营商支付超过1000亿韩元(约合5.71亿元)的总费用。
然而这场交锋并没有顺利落幕。对于上述判决,Netflix一直持否定态度,并表示,该公司审查SK宽带提出的索赔,同时继续寻求通过公开对话来探索合作,以确保为客户提供无缝的流媒体体验。
从目前获得的消息来看,Netflix至今并未向SK宽带支付宽带流量使用费,而两家企业之间关于流量费的激辩也还在继续。
据悉,因为近日爆火的韩国剧集《鱿鱼游戏》,两家公司再次对簿公堂。SK宽带方面表示,随着《鱿鱼游戏》《D.P.》等韩剧在Netflix上热播,从2018年5月到2021年9月,SK宽带所处理的Netflix数据流量增加了24倍,达到1.2万亿bps。为此,该公司已起诉Netflix,要求其支付因网络流量骤增而产生的维护费用,以及过去三年的高额带宽开销费用。
目前,Netflix是韩国第二大流媒体平台,仅次于YouTube。但这两家平台均未向当地电信运营商支付网络使用费,而亚马逊、苹果和Facebook等企业则会支付费用。
事实上,Netflix在韩国是采用与当地运营商合作的模式落地。据悉,Netflix已与KT和LGU+建立了营销合作伙伴关系,Disney+也与LGU+签署了类似的独家合作协议,在韩国开展业务。
以具体流量业务,具体互联网企业与运营商的判例,似乎给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商业关系重构带来想象空间。
合则共生
尽管Netflix与SK宽带的诉讼还在继续,但是却给中国运营商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在2017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时任中国电信董事长的杨杰就曾将基础运营商比喻为一根扁担,分别挑着信息通信制造和互联网应用。他认为,基础电信企业的这根“扁担”能有效带动和支撑信息通信制造和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壮大。
时至今日,电信运营商扁担作用变得日益重要。作为新基建的核心,电信运营商正在加速推进5G规模部署和5G+行业应用落地。而三大运营商高管也在不同场合提出,要建设5G精品网络,推动5G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形成诸多可复制、可广泛推广的行业标杆案例。
与此同时,三大运营商也在持续投资建设5G网络。据统计,2019年,三大运营商5G相关投资总额为412亿元,2021年飙升到1847亿元,三年投资总额高达4000亿元。不过这个数字与此前业界预计的到2025年5G总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相比仅是个零头。通信的路越修越宽,但修路的高昂成本却成为电信运营商一家的负担。
而这只是5G的建设成本,在数字时代,运营商为构建“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支撑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不仅需要部署一张5G精品网,还要加大对新型光纤网络、超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资源、边缘计算网络、人工智能、网络安全、ICT等的投资力度。显然,这些开支要远远大于当前运营商对5G网络建设的投资,以三大运营商当前的收益来看,这些成本是难以全部覆盖的。
客观地讲,互联网丰富的业务,也让网络建设更具意义。互联网应用也为运营企业带来流量业务的收入。但总体而言,仅算经济账,运营商来自互联网的收入与拓宽网络投入成本之间的买卖,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那些高耗带宽、高耗流量的特定互联网应用、高度依赖网络的特定头部企业,为自身业务的巨额收益支付一定的基建费用和贷款成本,不仅是完全合理的,也是商业模式支持的。
近一年来,很多领域加大了反垄断监管力度,査处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互联网成为反垄断反不正竞争的重点目标领域。但事实上,与“二选一”等滥用市场垄断支配行为相比,资本推动下野蛮生长的互联网企业早期积累所赖以“放水养鱼”的原始生态,也到了需要重新调整的时候了。
当然,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也不会是简单的甲方乙方,或竞争对手的关系。电信运营商是5G网络的建设主体,互联网企业也拥有丰富的应用开发经验,在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两者可以成为亲密的合作伙伴。这意味着,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可以在多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杀手级应用,建立和培育一个以数字服务为核心的商业生态,这是电信运营商的需要,也是互联网企业的需要。
看来,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商业关系,是到了需要重构的时候了。保持运营商来自互联网市场的合理收益,将激发运营企业更大的建网积极性和新基建自觉,这种市场的激励,或许比行政手段、政策引导要更富建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