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9 14:40:49来源:育儿网
又有一对“名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离婚事件的女主陈亚男或许大多数人都不认识。
但男主的爸爸可是一位流量大户——“大衣哥”朱之文。
去年10月,他们的婚礼也算是轰动一时。
“草根明星”的儿子和比他大两岁的漂亮护士媳妇的婚礼,曾被媒体争相报道。
然而,刚过一年。
12月3日,大衣哥儿媳在社交平台承认婚变,宣布离婚:
她说要退还朱家所有的财物,也称对于前夫会依旧有姐姐对弟弟一般的牵挂与不舍。
措辞不可谓不体面,但网友们却不买账:
为什么网友会对这个似乎无比“真诚”的人怨气这么重呢?
一切还得从他们结婚之前说起。
陈亚男之前在一家大型医院做护士。
有些姿色,再加上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在当地的相亲市场肯定算块香饽饽。
然而,她偏偏选择了“大衣哥”的儿子朱单伟。
朱单伟在父亲成名后就没人管教,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每天就是打游戏、玩。
无论是长相还是学识,两个人都不怎么相配。
很多网友当时都十分不解:
陈亚男究竟看上朱单伟什么了?
其实,她婚后的一系列“操作”,明眼人都能看出她是看中了他家的流量,希望通过朱家成为网红。
刚举行完婚礼,她就开通了抖音账号,在上面po出自己和朱单伟生活的点滴。
很显然,网友似乎对她的生活并不是很感兴趣。点击量不高,没有实现陈亚男的“网红”梦。
但她很快改变了策略,开始记录公公婆婆也就是“大衣哥”夫妻的点点滴滴。
不仅会邀请婆婆来自己的直播间和大家打招呼,还会让“大衣哥”来一起拍“舞蹈”视频,有时还会唱上两句。
不得不说,名人效应是真的很好用。
有了“大衣哥”就有了流量,短短几个月,陈亚男的抖音账号疯狂涨粉。
聪明的人掌握了财富密码,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呢?
后来“大衣哥”参加活动,陈亚男就全程直播。
结婚一年多,其实陈亚男并没有在丈夫的老家居住。但每次回去,都是拿着手机对“大衣哥”拍个不停,也不管时机是否恰当。
自己的账号做起来了,陈亚男就开始“密谋”别的事情。她明白自己不可能一辈子都靠着“大衣哥”的流量生活。
于是,她开始让自己的父亲做直播,还去爸爸的直播间助阵。
陈亚男父亲的直播间,明晃晃的打着“大衣哥亲家”的名号,也算是掌握了财富密码。
尽管当时有很多网友对他们这种行为发起了质疑,陈亚男也并没有停止自己的直播,保持自己的热度才是关键。
很显然热度一起来,直播带货就来了。
即便一开始,她的带货成绩平平,但她似乎不会退缩,而是越战越勇。
她也丝毫不否认是“大衣哥”给她带来的热度。
本以为她是一个清醒的人。但没想到的是,她似乎只在乎眼前的利益。
热度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她就着急和“大衣哥”一家撇清关系。目的性太强,功利心太重。
网友看了怎么会不指责她“过河拆桥,用完就扔”呢?
毕竟网友也不会在乎陈亚男是谁,他们认识的只是“大衣哥”的儿媳妇。
对此,“大衣哥”做了什么回应呢?
陈亚男公开发声的当天,“大衣哥”的助理也更新了夫妻俩最新的日常,两个人看起来都笑嘻嘻的,并没有受到儿子离婚的影响。
“大衣哥”穿着红色的外套,参加节目录制。“大衣嫂”也在直播中唱起了《梅花泪》,助理还在抖音上点赞了关于离婚的评论。
一个名为“大衣哥文化”(其认证为大衣哥的传媒公司)的账号还发出了陈亚男的“七宗罪”。
总结下来就是:
婚后很少回家,一年来只回家过10余次,中秋、公公婆婆生日她都未露面;
结婚不到半年,撺掇小伟卖掉花费近200万购置的婚房;
觉得回老家住有点吵,大衣哥随即盖了两层小楼,可陈亚男没有看一眼,也没有住过;
作为儿媳妇,和娘家人一起开公司,没有告知其他家人;
结婚前不看短视频的人,婚后第三天开始直播,是何居心;
谁在炒作、陈亚男的流量从何而来;
小两口的事,为什么要给大衣哥写信,为什么让作为公公的大衣哥澄清。
这场“闹剧”到这似乎已经告一段落。但从中,我们看到了两个真相:
“
一夜爆红后,心理上的变化可能会就此改变人生
曾经生活穷困潦倒的“大衣哥”是在42岁那一年,凭借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夜爆红。
曾经有过一个“大衣哥”在银行的视频曝光,工作人员一句“一年挣了1600万。”也是在网上引起一番热议。
然而,一夜爆红,突然有钱也并不全是好事。
家里“一夜暴富”对于本就在学习上没有什么长进的朱单伟来说更不想学习了,产生了辍学的念头:
“上学的时候烦得慌,不想上。”
但作为父母,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的让自己的孩子辍学呢?
每次朱单伟产生不想上学的念头,“大衣哥”就用钱来哄骗他,但是拿到钱的朱单伟转头就去玩游戏了。实在没办法,朱单伟最后辍学在家,窝在家里打游戏、看电视、沉迷于上网。
对于儿子如此堕落的人生,朱之文很“豁达”:
“最后让他在家种地也可以,找个通情达理的媳妇,过完这一辈子就行了。”
这边儿子以离婚草草收场,那边女儿也不是个省心的。
青春期的女儿朱雪梅是个“宅女”,没有固定工作,只有拿快递的时候才会出门。
一双儿女的人生似乎都可以一眼望到头,除非他们本人能觉醒过来。
这大概就是突然地成功带给他们的“灾难”吧,本来可能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但是“天上掉了馅饼”,他们一家都不知道如何承担。
“
“不求上进”的婚姻终究难以存续
陈亚男的一系列操作自然是“司马昭之心”,但如果一开始夫妻两个人能够一起钻研,认真带货,好好经营,说不定还是会有不错的结果。
然而19岁就结婚的朱单伟对婚姻、家庭、责任等并没有深刻的认知。
即便一开始,朱单伟也跟着陈亚男直播带货,但自从设置了助理一角后,坐在后面的朱单伟仿佛就是一个外人。
直播中没有存在感,对事业不上心。和在带货中侃侃而谈的陈亚男相比,仿佛一个背景板。
本身两个人的自身条件就相差很大,“不求上进”自然更会拉大差距。
朱单伟显然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让他没有忧患意识。他可能从来没有假设过:
如果有天父母不在了,自己应该靠什么生活。
都说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其实并不单单指的是家庭条件。夫妻双方认知上的“门当户对”才更重要。
毕竟婚姻不是寄生关系,实力弱的一方依附于实力强的,这样只会让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婚姻应该是共生关系,夫妻双方互相成长,彼此成就。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事情能发展到这一步,双方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陈亚男是一个聪明人,知道如何利用别人的流量,将利益最大化。
“大衣哥”也显然是一个聪明人,如此聪明能干的儿媳如果能和儿子长长久久下去,显然儿子的未来是有了保障。
但靠着踩踏别人走捷径的人生终究会付出代价。
同样的,父母无底线给予孩子物质、财富、名利,没有底线的纵容,只会养出一个“巨婴”。
希望本是普通人的“大衣哥”,在误入了名利场之后,在经历了这次“闹剧”之后,可以真正看清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