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隋炀帝、唐太宗都曾三征高句丽,为什么只有唐高宗打赢了?

发布时间:2021-12-10 21:09:15来源:朝文社

历史迷聚集地,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问答

音频

探究

视频

辟谣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沈酿川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367,阅读时间:6分钟

高句丽是由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夫余建立的地方政权,《隋书·高丽传》记载,“朱蒙建国,自号高句丽,以高为氏族。”

曹魏时期,高句丽入寇,被名将毌丘俭(《三国志》有传,毌丘读作guànqiū,是复姓),北周武帝册封朱蒙后人高汤为辽东王,隋文帝受禅,改封高丽王,因此,又称高氏高丽。

隋朝灭陈之后,逐渐统一中原,而高汤之子高元担心高丽会成为下一个目标,于是,先发制人,驱率靺鞨人,也就是后来的女真人,开始进犯辽西,于是,隋文帝命汉王谅率军讨伐高丽。

但是,因为地理环境及气候原因,“馈运不继,六军乏食,”导致隋朝无功而返,后来,其子杨广篡立,是为隋炀帝,大业八年、九年、十年,隋炀帝连年三征高丽,不仅以失败告终,隋朝也因而亡国。

高丽将阵亡隋军将士尸骨筑为“京观”,以夸耀其武功,但继隋之后,更为强盛的大唐王朝崛起,而高元同母弟建武继位,贞观二年,唐太宗大破突厥颉利可汗,顺道派人拆毁了高丽人所作的“京观”,此举震慑了建武,为此,主动向唐朝谢罪、示好,与唐朝重修宗藩关系。

但是,后来,高丽权臣盖苏文弑杀高建武,另立高建武的侄子高藏,盖苏文野心勃勃,准备吞并唐朝的另一个藩属国——新罗,企图统一朝鲜半岛,一旦高句丽坐大,势必严重威胁唐朝的东北边疆安全。

为此,唐太宗决定以盖苏文弑君为名,御驾亲征,从水、陆两线“出师吊伐”,但是,和隋炀帝一样,唐太宗三征高丽,同样以失败告终,而最终灭掉高丽的却是他的儿子,被人们视为慵懦、平庸,以致于被武则天挟制的唐高宗李治。

那么,同样常年征战、驰骋沙场的隋炀帝、唐太宗都曾三征高句丽,都大败而归,而从无军旅经验的唐高宗却能攻灭高句丽,这又是为什么?难道说唐高宗比他的父皇,一代雄主李世民还要武功盖世吗?

01

看过电影《长津湖》的观众们,都会有一个很直观的感觉,那就是朝鲜半岛多山,而高句丽又擅长在交通要道上构筑“山城”,便于作为据点,阻击隋、唐大军,易守而难攻,而进军高句丽途径辽东地区,又多沼泽、湿地,对此,三国时期,司马懿东征辽东时,便有所记载。

当然,最为紧要的还是东北地区的气候问题,这一点,同样可以从《长津湖》中有所体会,半岛地区气候秋冬季气候严寒,而七、八月间又值梅雨季节,常常有暴雨和洪涝。

有关气候问题,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中,有着详尽的描述,他写道,“中国东北方冀辽之间其雨季在旧历六、七月间,而旧历八、九月至二、三月又为寒冬之时期。故以关中辽远距离之武力而欲制服高丽攻取辽东之地,必在冻期已过雨季未临之短时间获得全胜而后可。否则,雨潦泥泞冰雪寒冻皆于军队士马之进攻糇粮之运输已甚感困难,苟遇一坚持久守之劲敌,必致无功或覆败之祸。”

一言以蔽之,隋、唐东征高句丽的最大难题,除了地理形势之外,气候也是致命因素,它直接导致了在这一地区一年之中真正适合于作战的时间十分有限,但是,考虑到隋、唐王朝从中原地区远征高句丽,路途又十分遥远,尤其是后勤补给十分艰难,而这正是上文提到的隋王朝初征高句丽失败的原因——“馈运不继,六军乏食。”

对此,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比较,三国时期,辽东公孙渊反,魏明帝派司马懿东征辽东,临行前问司马懿,“往还几时?”也就是往返需要多长时间,司马懿回答,“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一年足矣。”

三国时魏国都城在洛阳,而隋唐的都城在长安,从洛阳至辽东,尚需百日,而从长安至辽东,则更加遥远,为此,隋炀帝第三次东征开始征调民夫,在山东半岛打造战船,准备借由海路,“沧海舟楫,冲贼腹心。”结果,民怨沸腾,国家解体,但是,却为唐朝攻灭高句丽提供了启发。

02

从隋大业八年,即公元612年,隋炀帝第一次东征,到唐总章元年,即公元668年,唐军攻克平壤,灭高句丽,前后两朝,三位皇帝,前后56年,无数将士为国捐躯,以致于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李世民从营州班师途中,抵达幽州(今北京),命人将将士尸骨埋葬,并亲临吊祭,后来,又修建了一座佛寺,用来追荐亡灵,这就是今天北京悯忠寺的由来。

那么,唐太宗最终选定的登陆点,又是哪里呢?其实,根据朝鲜半岛的地理形势,大致有三个选择,其一,是辽东半岛南端,渤海、黄海交汇的地方,其二,则是大同江口,其三则是百济江口,而隋、唐正是由北到南逐渐选定了最适合的登陆地点。

贞观十七年,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新罗向宗主国唐王朝求救,高句丽联合百济夹击新罗,为此,唐太宗第一次提出联合新罗,跨海东征百济的战略,而贞观二十二年,新罗再次向唐王朝求救,唐太宗决定第二年发兵30万再次东征,可惜,一年之后,唐太宗病逝,而这一计划将留待他的儿子——唐高宗来实现。

显庆五年(660),唐高宗派大将苏定方,率13万大军,近千只战船,从仁川登陆,一举攻陷百济,从而,为南北夹击高句丽创造了条件,并最终在668年,彻底征服高句丽。

唐军在朝鲜半岛南部登陆,因此,引起了与半岛南部隔海相望的日本人的警觉,也派兵进入百济境内,后来,留守的一支唐军残部与从山东半岛跨海赶来增援的一支唐军联合,最终大败日本水军,这就是史上著名的白江口之战(详见本号《1300年前,他们从山东半岛出发,为朝鲜半岛和日本打赢第一场海战》)。

参考资料:《三国志》、《隋书》、《旧唐书》、《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好书推荐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