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17 14:12:02来源:贵阳晚报
核心提示
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招聘,1091家在黔央企、省属国企和贵阳贵安重点产业企业提供了13878个就业岗位;
这是一次诚意满满的招聘,九项就业创业支持政策,成为在黔高校毕业生在贵阳实现梦想的助推器。
12月16日,贵阳贵安“筑人才·强省会”2022届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启动仪式暨贵州大学招引活动举行。
广邀四海精英“筑人才”,汇聚八方智慧“强省会”。贵阳市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政策倾斜、加强服务保障,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全力打造“全省人才蓄水池”,为“强省会”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A规模空前千企万岗期待青年才俊
“请问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有哪些方面的政策支持?”“现在贵阳落户的政策是什么?”
16日上午,在贵州大学西校区体育馆,不断有求职大学生咨询贵阳贵安的人才和就业创业政策。
为方便他们详细了解贵阳贵安引才政策,中共贵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门印刷了《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问答》摆放在现场咨询台。通过这本小册子,前来应聘的人员可以全面了解到贵阳贵安在落户、住房、社保、创业贷款等方面的系列举措。
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在贵阳就业创业,推动人才“强省会”,贵阳贵安相关部门以省内高校2022届27.58万名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启动实施了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首先是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所有来到贵阳贵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零门槛”落户。其次,对来贵阳求职的毕业生免费7天入住“筑梦驿站”,对申请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入住的,给予最高30%的租金补贴。同时,贵阳贵安还将搭建系列“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平台,进一步为创新创业政策咨询、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等提供“直通车”服务,积极打造全方位的资金扶持体系,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这场招聘是近几年来规模最大的,共吸引1091家在黔央企制造业企业、省属国企和贵阳贵安重点产业企业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3878个。”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林开正说。
这些岗位按照专业类别和产业分类,将全部提供给2022届在黔高校毕业生。除线下应聘外,求职学生还可通过“筑人才”APP线上投递简历。活动现场,共有145家用人单位和学生进行了“面对面”接洽,其中大数据、工业制造业企业占比接近50%。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将多措并举,确保更多的省内高校毕业生到贵阳贵安就业创业,为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贵阳市委组织部人才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和产业类别,贵阳市制定《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岗位征集任务分解表》,到2022年底,将落实14万个毕业生就业岗位。
B抢抓机遇拓宽就业创业“赛道”
贵州大学毕业生胡芳表示,这次招聘会帮了她“大忙”。胡芳说,“之前在一些线上平台投过不少简历,但都石沉大海,没了下文。这次招聘会让我得以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求职效率比线上高了不少。”
贵州财经大学的姚嵩山也表达了对这次招聘会的肯定。
姚嵩山告诉记者,这次招聘会现场发放的各企业及招聘岗位名录给了他很多帮助,通过这份名录,他得以理清思路,方便快捷地找到了心仪的岗位。“点对点精准匹配,这是我认为这场招聘会最大的亮点。”姚嵩山说。
优厚的人才政策展示了贵阳贵安引才的诚意,也让高校毕业生对贵阳贵安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贵州大学的苟英治和记者聊到他毕业后的打算:“我并没有想去外省的想法,相反,我认为我们这一届毕业生,很幸运的赶上了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地黄金时期”,苟英治表示,“强省会”行动给他们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成长空间,并拓宽了就业创业“赛道”。
另一位毕业生毛昊旻拿着自己的简历,自信满满地站在中建西部建设贵州有限公司展位前,等待初步面试。
“我很喜欢这次招聘会,它给了我和企业一对一交流的机会。而且这次提供的岗位有上万个,给了我们更多选择。从推介会上,我也看到了贵阳贵安对人才的旺盛需求,这坚定了我留在贵阳的想法”,毛昊旻告诉记者,在贵阳求学的七年,让他切身体会并见证了贵阳的飞速发展,“现在的贵阳,非常适合我们年轻人就业和创业打拼。”
贵州省青年商会会长戴军认为,“强省会”行动的实施为青年创业带来更多的机会,贵阳贵安对青年创业的政策支持也是干货满满,贵阳贵安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的实施更将促进青年创新创业需求与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未来,贵阳贵安在经济环境、创业孵化、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将会更加突出,也将会吸引更多青年创业留驻。
c招才引智企业提供广阔舞台
招聘现场,求贤若渴的企业主动向毕业生抛出了“橄榄枝”。
“这次招聘,我们集团提供了涵盖财务会计、汉语言文学、法律等专业的共94个岗位供毕业生选择。”贵州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王方说,“这次招聘,是我们广纳人才、补充新鲜血液的好机会。”
“我们惜才、爱才,希望同学们踊跃投送简历。”王方发出了邀请。
在贵阳市装备制造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展位前,该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刘佳正整理着收到的简历。招聘会开始仅半小时,已经有十余人与他们进行了洽谈。
“目前,已经有不少毕业生向我们表明了入职意向。”刘佳说:“公司董事长非常重视这次招聘,特意叮嘱我们要发现人才、留住人才。在这样的企业氛围中,他们今后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当前,处在新发展阶段的贵阳贵安企业深知人才资源的稀缺可贵和无限潜能,及时“搭台子”“架梯子”,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干事创业提供良好条件和广阔舞台。
文/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庭静万露梅王倩李华雄图/郭然
编辑:兆赫丨审校:欢喜丨签发: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