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汽车 文章内容

2021汽车业十大话题:#房地产造车比造房子难

发布时间:2022-01-07 07:42:59来源:汽车K线

恒大许家印、宝能姚振华,“双线作战”还能无往不利吗?

作者|木子

责编|尚武

出品|汽车K线

曾经抓住机遇,靠造房子起家的房地产大鳄们,看着新能源汽车的风口,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尤其是以恒大、宝能为代表的地产商巨鳄,尤其引人瞩目。入局造车以来,以恒大和宝能为代表的地产商,几乎成了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是因其入局造车时的高调和豪横,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其造车,还是圈地的质疑。

然而,入圈时有多高调,2021年摔的就有多疼。

1

深陷困境的房地产大鳄

2021年,许家印治下的恒大,因财务困难陷入危机。为了自救,恒大也算是手段尽出,增发新股、回笼商票、出售资产、期房“大甩卖”……甚至引发了中国房地产业地震,国家也不时地出面表态和干预。

与此同时,许家印在汽车产业的“买买买”,也沦为“卖卖卖”。不仅如此,恒大几家上市公司的股东们,开始抛售手中股份。

或受此影响,恒大汽车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一落千丈。

截止1月6日收盘,恒大汽车报收3.82港元/股,与52周最高股价72.45港元/股,相差近19倍,市值则从一度逼近7000亿港元,跌至414.23港元。所幸的是,比之前的1块多港元,已经有所回暖。

无独有偶,地产商造车,除了恒大集团,野蛮人姚振华的宝能,也遇到了财务危机。

拖欠工资、断缴社保公积金、大幅裁员……形象与初入汽车圈的每年投入100亿的“财大气粗”大相径庭,口碑更是碎了一地。从奇瑞到宝能的观致,还能熬出头吗?

为了解决危机,姚振华和宝能也在积极应对,减持上市公司股份、质押股权,已经成为了时下宝能系公司的惯常操作。

但从目前来看,无论是恒大还是宝能均还未从困境中走出。

2

“大干3个月”,然后呢?

事实上,地产商造车齐齐陷入资金困境,并非偶然。

一方面是地产商多数负债高起,而“三道红线”(要求房地产企业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超过100%;现金短债比要大于1倍。)融资监管政策的出台,掀起房地产企业降负债大潮,不少地产商都受到冲击;另一方面,造车本就是烧钱的项目,这对突然手头很紧,不堪重负的恒大和宝能而言,无异于火上浇油。

从目前来看,恒大造车的决心依然较为坚决,更曾立志“大干3个月,确保恒大首款量产车型恒驰5,在天津工厂下线。”

正所谓,不破不立。面对生死存亡的困境,许家印和恒大选择新能源汽车,反而让笔者相信,许家印和恒大造车并非戏言。而许家印也曾表态,要把房地产业务比重大幅降低,提高汽车在其集团的占比和地位。

令人欣慰的是,媒体报道称,恒大汽车首款量产车型——恒驰5首车“已经下线”。

3

战略性取舍下的战略新车

相较之下,宝能虽然负债没有恒大多,但情况似乎更加糟糕。

有消息称,宝能拖欠员工工资,且不少人已经申请了劳动仲裁,不过还没有上法庭。

此外,宝能汽车板块,一段时期以来也频频爆出全国大面积4S店关门倒闭;而继李峰、蔡建军、徐建明、胡信东等一批汽车圈职业经理人高管之后,入职仅半年的宝能汽车集团副总裁洪浩,也被曝出已挂印而去。

值得一提的是,宝能汽车前员工还透露,原本定在今年三季度上市的代号为GX16的战略新车,“如今基本上没戏了,欠了各种供应商的钱,供应商早不给供货了,后续系列测试与验证都没法做”。

虽然进军汽车圈后,恒大和宝能的2021年有些“惨”,但也不妨碍地产商们继续进军汽车圈。

4

“双线作战”能否突围?

如今房地产大跃进的时代,短期可能一去不复返,加上房产税试点已经箭在弦上。在此背景上,不少房地产巨头们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找新出路。

本就风头正劲的新能源汽车,在蔚来、理想、小鹏、哪吒汽车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们,相继踏入月销万辆俱乐部后,虽然仍然普遍亏损,但无形中更为新进入赛场的造车新势力们和观望者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或基于此,王健林和他的万达也在去年成立了万达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不过,区别于恒大、宝能亲自下场造车的做法,万达并不涉及整车制造,业务主要是向新车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机动车充电销售等服务领域发展。

例如,王健林傍上了一汽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万达高管还集体换了红旗车。没造车,先买车,也是挺奇葩的一件事。

当然,不管是地产商也好,科技公司也罢,选定造车,困难一定会有,但并非不能做成。毕竟马斯克和李斌,也是这么过来的。只不过对于恒大、宝能等房地产大鳄们来说,在当今的市场环境和经济背景下,想实现双线作战的优势和弊端都十分明显,就当下来看,其中的难度或许超出了最初的想象。

至于房地产造车转型之路能否成功,不能只看华夏幸福和王学文溜了,或许不久后的恒大,会交出不同的答卷。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