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14 07:07:11来源:品读诗词歌赋
作为文坛领袖,他一生都在与浮靡雕琢、怪僻晦涩作斗争,开创了一代文风;
作为科考主考官,他秉公执政,慧眼识才,为朝廷挖掘了大量栋梁之材,苏轼、曾巩、王安石等皆是受到欧阳修的赏识才得以在文坛上大放异彩;
作为国家官员,他从不装腔作势,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和当地的百姓迅速打成一片,一起游山玩水,喝酒唱曲。
他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庐陵欧阳修,但其实欧阳修还有另一种不为人知的一面,你了解吗?
如果说要为古人翻拍一部纪录片的话,我认为欧阳修的纪录片题目一定是《铁齿铜牙欧阳修》。因为他的嘴实在太损了。
对待朋友,他调侃戏弄,引得朋友掩面无语。
景祐三年,欧阳修受范仲淹改革派的牵连,被贬为湖北宜昌县令。被贬后不久,在王拱辰的牵线下,欧阳修娶了已故宰相薛奎的二女儿。因为王拱辰娶的是薛奎的大女儿,欧阳修长王拱辰几岁,这时却喊他姐夫。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王拱辰的发妻死后,他又娶了薛奎的三女儿,也就是他娶了自己的小姨子。对于欧阳修来讲,以前是姐夫的王拱辰,一下变成了妹夫王拱辰。他们始终是连襟的关系,一担挑。
于是,欧阳修写诗调侃他说:“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王拱辰看后无言以对,只能悻悻收起诗来。
这里欧阳修对王拱辰的调侃也并非是无聊而写,大有一报当年王拱辰偷穿欧阳修衣服一事之恩怨。
话说在天圣七年春天,已经是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欧阳修仿佛一下子开了窍,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之后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
欧阳修在广文馆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才19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一天晚上,王拱辰调皮地穿上并不合身的状元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没想到,正应了王拱辰的喜鹊嘴,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
不过此次巧合并非因为王拱辰真的才华盖过了欧阳修,而是欧阳修“连中三元”,锋芒毕露,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故意给他减去几分,给了个第十四名。这件事虽没有让两人反目成仇,但还是让两人之间产生了隔阂。欧阳修此次的调侃倒像是在报当年王拱辰偷穿状元衣一事之仇。
对待上司,他毫不嘴软,无理也要搅上三分。
公元1031年,初入官场的欧阳修就遇到了一位通情达理、十分开明的上司——钱惟演。
一次欧阳修和同僚到嵩山游玩,傍晚下起了雪。欧阳修等人还未尽兴,可工作在身,不得不回去,正一筹莫展之际,钱惟演的使者赶到了,带来优秀的厨子和歌妓,并传钱惟演的话说:“府里没什么事,你们不用急着回来,好好地在嵩山赏雪吧。”因此在这样自由的氛围下,欧阳修有大量时间去琢磨古文,留下了无数千古名篇。
可不久后钱惟演政治失意,被迫离开洛阳,而他的继位者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干部——王曙。王曙一向管理十分严格,他对欧阳修等青年十分不满,因此把他们召集起来,教导他们说:“你们自比寇准大人,可知他晚年因生活奢华而获罪贬官?寇准大人尚且落得如此下场,何况你们呢?”
只见下属们诺诺称是,面红耳赤。
此时欧阳修却朗声说道:“宴饮取乐本是小事,寇准大人被贬,主要是他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退隐。”
一下子把王曙怼得都说不上话,只能匆匆结束训话。
对待考生,他义正辞严,严厉打击不良文风“太学体”,倡导言之有物,平易自然的文风。
欧阳修51岁的时候,受命担任礼部科举考试主考官。当时的文坛,正流行文风艰涩怪癖、深奥难懂的“太学体”,为了改掉这种不良风气,他批阅试卷时,看到险怪奇涩之文便大笔划掉,一律不予录取。当时欧阳修看到一份试卷写道:“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欧阳修心想:不就是天地交合,万物产生,圣人出现吗?为什么要写得这么怪癖晦涩。于是便在他的试卷上写下了“秀才剌,试官刷”的批注。
然而刘几确是有才之人,几年后他再次重整旗鼓,参加考试。这一次他改名为刘恽,并一改之前的“太学体”文风,凭借一篇“故得静而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罪之诛。”得到欧阳修的赞赏,夺得状元。由此可见,欧阳修虽然爱怼人,但秉持着自己的一份原则。
对待同僚政敌他能言善辩,正颜厉色。
公元1036年,范仲淹以吏部员外郎的身份向皇帝进献了一幅自制的《百官图》,为皇帝梳理了朝中百官错综复杂的关系。但这张图却触碰到了保守派的利益,范仲淹因此遭到激烈抨击,宋仁宗为了朝廷稳定,无奈把范仲淹贬出京城。
范仲淹被贬后,一名叫高若讷的谏官趁机落井下石,在一场聚会中公然嘲讽范仲淹是罪有应得。欧阳修恰巧也参加了那次聚会,碍于面子他没有当场发作。于是,他回家后立马写了一封公开信——《与高斯谏书》。这封信言辞锐利、逻辑严密、层层深入,把高纳若狠狠钉在了“君子之贼”的耻辱柱上。虽然骂得痛快,写得舒畅,但他违反了宋仁宗不得再议范仲淹之事的旨意。
于是,他也被贬到偏僻的湖北夷陵担任县令。
纵观欧阳修这一生都在执着于改革,执着于与不良风气作斗争,文学界也好,政坛界也罢,他秉持着自己的原则在热烈地活着,千年之后,当我们回看北宋那段星光璀璨的历史,欧阳修无疑是最耀眼的启明星。
希望我们每个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斗争,全力以赴,像日出一样越来越耀眼,不惧世俗的阻挠。既不纠结当下,也不担忧未来,始终活得热烈且自由!
投稿信箱:1871084747@qq.com
—后台回复“早安”,每天收获新惊喜—
让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