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不考虑影视加成,古代朝鲜 日本 越南哪个最发达?

发布时间:2022-02-07 07:12:44来源:历史教师王汉周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

授权自

zhihu.com/question/322439931/answer/2277783318

选个时代吧,19世纪初的越南、日本、朝鲜。

这时西方势力已经拉到亚洲东部,但还没有全面深入,大概还可以算是古代。

(往前推,比如明末的时候,越南现代的疆域还未形成,更往前越南和朝鲜北部甚至是中国领土)

疆域对比

越南——

明命帝在位时(1820~1841年),越南疆域大约如图所示,比今日越南大。

此时柬埔寨和老挝地区为越南和暹罗势力拉锯的区域。

明命帝时,湄公河三角洲归属越南不过一两百年历史,但越南已经在这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越南版“改土归流”,并试图在柬埔寨(图中镇西城地区)推行类似的措施,但激起反抗和暹罗的干涉。

朝鲜——

李氏朝鲜的领土范围,在明朝时已基本确定,此后变化不大,没有扩张空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朝鲜加上韩国。

日本——

江户幕府时代的日本,当时日本已经在北海道进行开拓,势力范围向北一直到达库页岛,比现在更北。

南方的琉球此时同时向清朝和日本朝贡,名义上还算独立国家,所以南方范围不如今天,总体范围和今日日本类似。

按疆域面积计算:

此时越南>日本>>朝鲜

越南——

根据估计,明命帝时期的越南人口大约在800—1050万之间,没有确实的统计数据。

1890年,越南有了比较详细的人口统计,此时人口约1475万。

考虑到越南人口的迅速增长,大多发生在19世纪之后,19世纪30年代时,越南的人口大约在1000万左右。

朝鲜——

1732年,朝鲜官方统计的在籍人口约为727万。

当时朝鲜还有为数不少的奴隶等不在籍人口。

按照人口学家的估计,18世纪的朝鲜人口约有1350万。

另一方面,1910年疆域和李氏朝鲜类似的大韩帝国,按照统计有1742万人口。

因此19世纪30年代,朝鲜半岛人口应在1300-1600万之间。

日本——

江户时代的日本,天保五年(1834年),根据幕府的调查,此时日本人口在籍人口约2720万。

1872年,根据明治政府的调查,当时日本在籍人口为3311万。

考虑到这些统计都包括一些不在籍的人口,根据人口学家的推算,早在1750年,日本的总人口就超过了3000万,比当时的奥斯曼帝国人口还多。

虽然当时日本人口增长较慢,但在19世纪30年代,人口至少也在3100-3300万之间。

不同人口学家估算的江户时代日本人口

按人口计算,

此时日本>>朝鲜>越南

越南——

阮朝初期,越南全国约有15万地方的省兵(linhco)和1.2万的中央军(linhve)。

明命帝时期,省兵数量缩减到5-6万之间。

法国人绘制的阮朝步枪手

持有传统武备的阮朝卫兵

中央军负责保护首都顺化和周边地区,配有标准的号衣,欧式步枪和刺刀。

由于越南靠近东南亚贸易路线,在接受西方武器方面,相对日本和朝鲜半岛是有优势的。

阮朝初期,嘉隆帝时期铸造的大炮

省兵的装备比较差,大约仅有10%配备火器,其余皆为冷兵器,训练有限,战斗力比较低。

越南战象

自古以来,战象就是越南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840年前后,越南拥有约280头战象,以及2340名相关的战象兵。

越南战象的体积相对较小,一头战象一般配备30支箭、30支标签和一个铁钩。

最后一次战象作战发生于1885年,当时顺化城内的象兵冲击了城外的法国军队。

越南海岸线比较长,根据欧洲观察者的记录,1823年,阮朝的海军包括:

50艘带有14门舰炮的大型帆船;

80艘单杆小型炮舰;

100艘其他帆船;

300艘80-100支船桨的桨帆船;

500艘50支船桨的桨帆船。

顺化的中央军另有200艘战船,战船是欧洲和越南混合风格的,整支海军在东南亚,称得上是最强大的本土海军之一。

但是在1840年后,越南海军规模迅速缩减。

考虑到越南从南北朝、阮郑纷争、西山起义到阮朝建立扩张,这是个有长期战争经验的国家,战斗力应该不会很弱。

朝鲜——

19世纪初,朝鲜半岛已经数百年没有遭受外敌入侵,武备荒废。

由于《代贡收米法》的实行,军队实际能够动员的人员非常有限。

面对1811年的洪景来叛乱、1892年的东学党起义,政府军应对的都相当吃力。

19世纪初的朝鲜铠甲和头盔

朝鲜军队装备的红夷大炮

虽然朝鲜很早就开始应用火器,不过直到19世纪,朝鲜军队的装备还是比较传统。

当时的朝鲜步兵可能主要以鸟铳为主要武器(萨尔浒之战、雅克萨之战都有朝鲜火枪手的记载,想来火枪应该还是比较普遍的),另有一些欧式的红夷大炮。

万历朝鲜战争期间,朝鲜人曾建造了著名的龟船,不过到19世纪,除了一些岸防炮台外,朝鲜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海军力量。总之,相对于庞大的人口来说,当时朝鲜无论是陆军和海军都比较弱小。

日本——

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相对比较和平的一个年代。

19世纪初,此时的日本已经数百年没有外敌入侵,岛原之乱后,日本本土也已经有数百年没有经历大规模战乱(北海道阿伊努人有起义,规模不大)。

这一时期的日本和朝鲜有些类似,即使是倒幕的戊辰战争,规模也并不大。

19世纪的日本和朝鲜都因为长期和平,武备废弛。

日式火绳枪,朝鲜的火枪与之类似

配有欧式板甲的日本具足

因此军事实力方面:

越南>日本>朝鲜

生活方面,具体资料不好找。

总之,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朝鲜半岛和日本差不多已经到了农业社会的极限,内卷严重。

至于当时的越南,坐拥红河和湄公河两大平原,无论是土地的富庶还是光热条件都比朝鲜半岛和日本好得多。

当时湄公河三角洲人口还比较稀疏,有足够的耕地可供移居,因此在整个19世纪,越南的人口增长速度都远高于日本和朝鲜半岛。

东南亚大多位于热带,相对来说,开发要比东亚和东北亚晚,因此在近代之前,东南亚的人口规模一直不大。

另一方面,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水果、山珍、香料、海鲜样样不缺,从平民吃喝这方面,个人觉得当时的越南应该是要比日本和朝鲜半岛好的。

数十年后,随着照相术的发展,我们能够通过照片看看当时越南、朝鲜、日本平民的生活状态,仅供参考。

下面几张越南的照片,

来自1892年,

法国殖民时代的明信片——

官员出行

街边小摊贩

戏班子

北宁省某城市街景,摄于1884-1885年之间

下面几张朝鲜半岛的照片,

摄于大韩帝国时代,

大约是20世纪初的景象——

Chemulpo市场街景

汉城街景

汉城西大门,已经有电车了

一家人,看上去是当官的

下面这些日本照片,

来自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收藏,

都摄于明治时代,

大约相当于19世纪末——

东京城

节日游行

布匹店

抬轿子

这图上日本人看着好矮

比当时的越南人还矮的样子

05

物品制造

越南、朝鲜、日本在数百年前就开始生产瓷器,在明清之交,由于中国的战乱,日本的瓷器出口甚至一度超过了中国,也有不少越南的瓷器出口海外。

越南——

越南的瓷器制造,可以追溯到中国统治时期。

独立之后,越南也逐渐发展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瓷器风格和装饰。

11-12世纪的越南白瓷制品

13世纪末,越南也开始生产青花瓷,逐渐成为主要的贸易产品之一。

14世纪,越南ChuĐậu窑青花瓷器

还是ChuĐậu窑瓷器

会安沉船中发现的贸易瓷器

17世纪,河内附近的BátTràng窑兴盛起来,取代了ChuĐậu窑,成为主要的出口产品。

19世纪越南阮朝时期的BátTràng窑瓷器

朝鲜——

三国之中,朝鲜的瓷器在古代是最有名的。

甚至在中国古代,高丽青瓷也是著名的特产。

高丽王朝时代,朝鲜人从中国引进了青瓷的生产技术,随后逐渐发展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高丽青瓷。

在12世纪,高丽青瓷达到其鼎盛。

高丽青瓷香炉,大约12世纪,属于韩国国宝

12世纪的高丽青瓷,属于韩国国宝

高丽青瓷梅瓶,属于韩国国宝

李氏朝鲜时期,流行起了朝鲜白瓷,青花瓷等也逐渐兴盛起来。

15世纪中期,李氏朝鲜时期的青花瓷器

17世纪初,朝鲜白瓷扁壶

日本——

平安时代,日本就出现了简单的瓷器。

不过和同时代中国、越南、朝鲜相比,这时日本的瓷器还比较粗糙。

13世纪末的景德镇瓷器(左)

14世纪的濑户烧(右)

13世纪,日本出现了模仿中国瓷器的濑户烧。

16世纪后,随着佛教和日本茶道的发展,日本兴起了崇尚质朴古拙的审美。

同时,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日本从朝鲜半岛掳走许多陶工。

其中一个陶工在日本发现了合适的瓷土来源,改进了烧制技术,于是日本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成熟的瓷器。

17世纪,柿右衛門风格的伊万里瓷器

17世纪中期,九谷烧瓷盘

17世纪末-18世纪初,锅岛烧瓷器

18世纪中期,出口的伊万里瓷器

18世纪末—19世纪初,平户烧镂空瓷器

明清之交,日本的瓷器生产走向成熟,当时日本的瓷器出口一度非常发达。

虽然很多瓷器都是应甲方要求而制造的,但很多瓷器还是带有浓厚的日本风格。

个人感觉,在这三国中,日本的瓷器是最有本国特色的。

很久以前,造纸术就传入了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这几国也各有自己的传统纸张。

越南——

越南有种以鼠皮树纤维制作的竹纸,这种纸轻便、柔软、耐用,可以用来印刷、绘画,是制作越南传统东湖画不可或缺的材料。

竹纸上的东湖画

朝鲜——

朝鲜半岛有以纸桑和蜀葵等制作的高丽纸,轻薄坚韧、经久耐用。

这种纸张在元明时代传入中国,也是朝鲜古代主要的出口物资之一。

写在高丽纸上的蒙古文信件

针对房屋装修、温室搭建、印刷甚至制造铠甲等各种需求,朝鲜半岛古代就有许多种不同的纸。

日本——

日本的和纸通常由雁皮、三桠或纸桑制成,坚韧,耐久,但产量不高。

和纸被广泛应用于绘画、折纸、折扇等日本工艺品的制作之中,也有许多种类。

杉原纸

雕版印刷起源于中国隋唐时期,不久之后就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

8世纪,朝鲜半岛和日本就出现了本土的雕版印刷制品,越南的印刷可能发展的晚一些。

不过至少在13世纪,越南人就用雕版来印刷佛经了。

早期,在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佛教都是推广印刷术的主要动力之一。

其中,朝鲜半岛可能是印刷技术最发达的地区。

《白雲和尙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

11世纪前后,中国出现了活字印刷技术。

13-14世纪期间,中国和朝鲜半岛都出现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

出土于朝鲜半岛,印刷于1377年高丽王朝时代的《白雲和尙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文物(尽管有人认为,此前中国的纸币中已经用了金属活字),比古登堡圣经早了78年。

15世纪,朝鲜的世宗大王创造了相对汉字字符数量更少的谚文,谚文的普及,也许有助于活字印刷的推广。

但在古代,韩国的印刷术主要由皇家垄断,读书人阶层基本都看汉字书,写汉字。

总之,活字印刷的早期发展,并没有在朝鲜半岛引起像欧洲那样的印刷革命,一直到近代,雕版印刷还是东亚最主要的印刷方式。

1590年,日本的天正遣欧少年使节从欧洲带来了新式的活字印刷机。

此前,日本军队也从朝鲜抢来了一些活字印刷设备,这标志着日本活字印刷的开端。

后来,日本国内开始生产木活字用来印刷书籍。

虽然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1640年后,日本的活字印刷风潮就逐渐衰退,在整个江户时代,雕版印刷还是日本最主要的印刷方式。

至于越南,17世纪末,越南出现了雕版印刷的《大越史记全书》,这可能是现存最早的越南印刷书籍。

这一时期,佛寺是越南最活跃的印刷场所之一。

虽然比不上朝鲜半岛和日本,但越南已经是东南亚印刷技术最发达的地区了,因为其他地区在西方人到来之前,基本没有印刷技术。

受中国印象,越南、朝鲜、日本在古代都用方孔铜钱,看看各国钱币制造的工艺水平如何。

越南——

1830年前后,越南通行的嗣德通宝,因为越南缺少铜矿,因此也生产了一些黄铜或锌制造的硬币。

银币版嗣德通宝

朝鲜——

李氏朝鲜后期通行的常平通宝,不同大小和背后的数字代表了不同的面额。

日本——

江户时代的日本金币——小判

1830年间流行的铜钱,天保通宝

越南——

关于越南古代的科技成就,实在没找到多少介绍。

据说越南古代的火器技术不错。

永乐帝征服越南时,就从越南带来了一些火器专家,一些越南人参与了故宫的营造工作,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建筑师阮安。

1770年,由海上懶翁编写的《海上醫宗心嶺》被认为是越南医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此书28卷,66册,包括医学理论、方法、制药、医学伦理、预防和辩证治疗以及各科问题的医治等。

朝鲜——

朝鲜古代的科技发展基本沿着和中国类似的脉络。

14世纪末,朝鲜人开始制造金属管状火器。

发明家崔茂宣,从中国商人那里得到了火药配方,发明了一些火器,用来防御掠夺朝鲜沿海的海盗。

著名的神机箭就是他发明的。

神机箭

朝鲜古代最有名的发明家也许是世宗大王时期的蒋英实。

他在世宗大王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发明了雨量计(测雨器)、水量计,改进了活字印刷设备和武器制造技术。

蒋英实的发明创造也许并不如韩国介绍的那么有原创性,他曾到中国学习科技技术,虽然他制造过浑天仪、自动报时的水钟和类似仰仪的日晷,但这都是当时中国已经有的东西。

蒋英实创制的日晷,虽然外形类似,但功能比郭守敬的仰仪简单

即使是前面所获得雨量计,南宋时秦九韶的著作中也介绍过类似的仪器。

16世纪的医学家许浚编写的《东医宝鉴》是朝鲜古代最重要的医学著作之一。

全书25卷,包括内景、外景、杂病、汤液、针灸5篇,此时在中国医学的基础上,吸收了金元医学四大家的成果,创制了独特的编排体例,被认为是确立了韩医独立地位的开创性著作。

和越南、朝鲜相比,日本古代倒是有不少值得一提的传世贡献,其中既有在中国基础上的传承和创造,也有对西方科学的吸收。

江户时代,日本学者在中国数学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有日本特色的数学—和算。

最著名的和算家是关孝和。他被称为日本“算圣”,开创了数学学派“关流”。

关孝和发展并超越了中国的“天元法”,发展了笔算代数“傍书法”,提出方程组求解理论并发展出行列式、判别式等概念,建立有关圆弧和球的几何问题的理论(后来被称为“圆理”),他比伯努利更早发现了伯努利数,提出了类似导数的等价概念,讨论了无理数,以一遍增约术加速圆周率的运算。

关孝和的著作《括要算法》,可以看到,当时的日本也是用算筹计数的

关孝和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是建部贤弘(1664-1739)。

他用更简略的计算完善了正多边形逼近圆求圆周率值的方法,算出了41位的圆周率值,早于英国数学家的理查德森外推法200多年。

通过连续分数扩展法,他以极高的精度算出了圆周率的近似分数。

建部贤弘还提出类似泰勒公式的展开式,以取之不尽表示极限概念。

1779年,日本学者长久保赤水采用西方测绘技术绘制的日本地图,已经有很高的精确度了

明清之交,日本学者通过荷兰这扇窗口,翻译了一些西方的医学和科技书籍。

虽然那时的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在学术方面,并未完全与世界隔绝。

天文学家涩川春海(1639-1715年),在中国《授时历》基础上,编制了首部由日本学者编写,适合日本情况的历法《大和历》。

他还制作了日本第一台球形地球仪以及天球仪。

在他之后,西川如見(1648-1724年),首次向日本人介绍了美洲。

他结合中西方天文学理论,撰写了一些天文学著作。

在江户时代,西川家族长期以来都是官方天文机构天文方的负责人。

1787年出版的《红毛雑话》,描绘了显微镜的观测

18世纪上半叶,幕府将军德川吉宗当政,发起享保改革,放宽对西方学术的管制。

将军本人对天文很感兴趣,此时望远镜也早已传入日本,受此影响,一些日本学者也将望远镜瞄准天空,描绘起日月和星空的细节。

岩桥善兵卫所著《平天儀図解》中用来用来测量天体和潮汐的平天仪,主体是一架望远镜

早期的望远镜制作者中,比较出名的是岩桥善兵卫和国友一贯斋,他们都制作了不少望远镜。

除了反射式望远镜,国友一贯斋还发明了实用气枪、钢笔、照明设备、魔镜等装置。

他还绘制了日本最古老的飞机设计图“阿鼻机流大鸟秘术”(虽然不大可能飞得起来)。

这一时期,日本学者橘南谿还组织了对太阳和行星的观测,留下了世界最早的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记录之一。

1720年之后,日本学者开始将西方医学书翻译成日文,促成了对医学实验和解剖的关注,并引起了传统中医和西医的争论。

1774年,日本出版了基于荷兰著作的解剖书《解体新书》,这是日本第一部译自外语的解剖书籍。同一时期,日本学者也开始对静电等物理学话题产生兴趣。

奉茶童子机关人偶

日本人造机器人的传统,也许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

17-19世纪,日本人受西洋技术(比如时钟)的启发,制造了一系列机关人偶。

这些造型精巧的自动机器很快就成为富人们追捧的高级玩具,后来更出现在日本各地的节日游行中。

东芝公司的创始人田中久重,最早也是个做机关人偶的。

在科学技术之外,日本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创造也许是K线图。

江户时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出现了类似期货的交易方式。

当时日本最重要的交易物资是大米,有人认为,1730年开张的大阪堂岛米会所是全世界第一个期货交易市场。

为了标识记录米价,商人本间宗久(1724-1803年)发明了最早的K线图。

以上,各国发展怎么样,可以自己判断。

(还有艺术方面,找图找的眼花,贴图贴到手软,以后单独发一篇吧)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