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职场 文章内容

收到“开工利是”了嘛?小小红包门道超多,这些劳动风险要注意哦!

发布时间:2022-02-07 19:12:38来源:劳动法全集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Followus

今天搬砖不狠

明天地位不稳

开工啦家人们

开!工!啦!

春节长假结束,想必有不少南方伙伴在开工的第一天收红包收到手软了吧?本北方人酸了酸了!

“开工利是”=“开工红包”,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习俗。不少企业领导为了图个吉利,在年后第一天开工时会给员工发开门红包,一般装8元、18元等象征吉祥发财数目的纸币。

每名员工都一样,不与业绩挂钩,大家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象征开工大吉,生意兴隆。当然啦,某些知名的互联网公司财大气粗,红包那是成百上千的发啊!

然而本是讨彩头的一件好事,近年来却在职场上发生了多起因“利是”翻脸的劳动纠纷。

红包利是能有啥“套路”?因此而翻脸的劳动纠纷有那些类型?借开工之际给你们稍微说说!

“开工利是”是工资吗

是否计入工资总额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国家税务总局对于派发“红包”的行为是怎样界定的。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中,个人所得被分为以下十一类:

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

其他所得。

很显然,《个人所得税法》并未把开工红包列入“工资薪金所得”,而是列入了“偶然所得”。现金网络红包应当按照偶然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派发红包的企业代扣代缴,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现金网络红包不在征税范畴。

因此,这种“红包”应属于劳动者的个人所得,不宜算为工资。

由“开工利是”

引发的若干劳动争议

01.开工利是能否替代加班费?

●案例

“按照往年的惯例,春节可能没有加班费,不过老板会发个‘利是’。”在广州市越秀区某酒楼做厨师的王师傅说,其在这间酒楼工作了近10年,除了刚进酒店时由于技术还“不咋地”,春节能休息之外,近几年的春节,则年年需要加班加点做年夜饭。

“从来没有看见过加班费,老板也不提,我们也不好意思问。”王师傅说,虽然春节加班没有加班费,但老板还比较够义气,凡是加班的人都会发一封“利是”,有多有少,“我资历比较老了,老板给的也多,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算作是加班费了”。

《劳动法》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也就是说,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春节(大年初一、初二、初三)上班,除正常工资外,还应另外支付加班费,即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大年除夕、年初四、初五、初六上班,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就应依法支付加班费,即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由此可见,依法支付加班费是用人单位法定义务,是强制性的,不履行义务将被受到法律制裁。而“利是”只能算作老板对员工的一种嘉奖,相当于奖金等福利,可有可无,法不限制。因此,用人单位以发红包(利是)来代替加班费,明显违法。

02.跨部门索要开工利是,违纪了?

●案例

“按2015年春节后第一天上班,姗姗与同事逐层扫楼,收获不小,一共讨来了20多个利是。本是一件皆大欢喜之事。但,欢喜之余,次日,她接到了公司人事部的“处罚通知”,称其“跨部门讨利是,已经触犯了公司《员工守则》中有关‘擅离职守’的情形规定,属于轻度违纪,给予警告一次,并扣罚50元”。

跨部门、扫楼讨利是,已是见怪不怪了。显然,没人会跟擅离职守联系在一起。但是,如果规章制度有明确规定,员工就要遵守,否则属于违反劳动纪律。

上述公司按《员工守则》对姗姗进行处理,属规则范围。但需要注意的是,“扣罚50元”的规定有悖于法律法规,涉嫌违法,因为法律并未赋予用人单位的罚款权。

另外,用人单位的人性化管理也不能忽略。春节后讨利是,是件开心愉悦的事情,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用人单位在执行规章制度时,在特殊时期应张弛有度、特事特办,而不能过于铁面无私。

03.讨要利是“过火”?小心被解雇

●案例

在东莞石龙镇西湖信息产业园一公司做保安的李某三人却因为索要红包“过火”结果丢了“饭碗”。来自湖南的李某三人,是石龙镇西湖信息产业园一大型光电企业的保安,2011年春节期间,三人均留在工厂值班。李某回忆称,就在被辞退的前天傍晚,总公司一位副总到公司办事,他们曾到办公楼内找副总拜年索要红包,他猜,可能就是他们此举引起了工厂高层不满,所以才将他们辞退。

该公司人事部门一负责人称,公司之所以将解雇李某三人的原因说成是裁员,是不想伤害三人的尊严,实际对三人的处置是开除,原因也并非仅仅是因为他们向公司领导索要红包,因为据他们了解,李某三人春节期间曾利用春节值班职务之便,向进入工厂办事的供货商、客户强行索要红包,有时要不到红包还不给放行,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形象。

“春节要个红包可以理解,但是他们的行为已经变了性质,这已经是道德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当天傍晚公司领导有大量公务,三人在被告知领导已经有安排派红包的情况下,依然趁人不备纠缠领导索要红包,行为过火。综合三人的种种表现,公司这才作出开除的决定。

凡事都要适可而止,讨利是也是如此。李某三人趁人不备纠缠领导索要红包,其行为显然“过火”。作为用人单位有权给予说服教育。至于这种行为是不是达到可以“开除”的程度,应看看其规章制度来判断。如果该公司没有具体的制度予以明确,又无法证明“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形象”,辞退李某三人显然不合适,也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04.约定发放的利是,一定要兑现吗?

●案例

东莞某公司为了鼓励返乡农民工按时返厂上班,保证工厂顺利开工,遂制定了相关制度,明确“自2014年开始,凡是在工厂春节后开工日准时上班的,可凭返乡车票,获得300元的开工利是”。

2016年春节,小王没回老家,因为自己在东莞买了房,全家均在东莞过年。工厂开工之日,他早早来到车间上班,但当他讨要“开工利是”时,厂长私人给了10元的红包。小王不解,厂长称“你没回家车票,不能享受300元”。

事后,小王觉得心凉,便辞职另谋他就。

利是虽是可有可无的福利,但规章制度有约定的,就应遵照执行。

东莞某公司对发放开工利是做了制度明确,本算是件好事,既可避免“用工荒”,也可缓解员工的经济压力,但仍然存在缺陷,忽略了没回家过年的员工的感受,容易激发矛盾。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不是具有人性化,关键看它在执行过程中,会不会误伤人。东莞某公司的做法显然误伤了小王等未回家的人。而事实上,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异地务工人员在就业地安居乐业,类似小王不回家过年的人将会越来越多。所以,任何一项制度都应与时俱进,否则其优势必定变成劣势,最终制度被淘汰,工厂被人抛弃。

虽然咱不能给每位伙伴包红包

但开工祝福不能少

新的一年

祝愿所有迎接新挑战的职场人

顺风顺水

成为大腿

END

编辑|乔一的桃子

律师|欧朗

#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有群啦

不管你是HR还是打工人

有问题还是没问题

都欢迎你来呀

在群里

我们一起讨论劳动法问题

从招聘入职到薪酬福利

从劳动合同到工伤管理

这全部关于你

扫码添加客服

备注【冲啊】

通知、福利、答疑

群里啥都有

只差一个你

入群福利已经给大家准备好啦

年假/工伤/加班/离职/医疗期

所有问题全涉及

一起交流一起学习

进群就可以领到啦

(自家律师整理)

实用易懂的思维导图

学好劳动法

知己知彼

从今天起

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laodongfaquanji

如果觉得我们的内容还不错

记得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呀

分享集

点赞集

在看集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