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职场 文章内容

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必须迈过这道坎

发布时间:2022-02-07 20:12:26来源:看懂经济

作者|苏文力

阳光保险集团总裁助理,金融科技专家,看懂经济专栏作家(TA已经入驻)

一位同事为了完成在读MBA的作业,找我了解公司数字化转型的进展情况。当听到“不容乐观”的答复后,一脸的惊讶和迷惑。交流后得知,我们之间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理解并不相同。

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要求

同事关注的数字化转型更多是在应用数字技术的层面,并未考虑企业借此最终想要达成的目标。很多人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理解都与此类似,以为只要企业采用了数字技术就算成功了。

数字化浪潮正在大幅改变客户的日常习惯和需求,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运作方式。企业只有与时俱进,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并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组织运营体系,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不是应用数字技术本身,而是以此为起点,创新带动业务实现全面的数字化升级,打造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数字化转型是一场变革,推动企业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在这场创新变革活动中,必须将数字技术的应用与企业所追求的业务目标相结合,借助新技术创新出新的机制、模式或方法。这涉及企业发展战略、组织架构、核心业务流程等诸多方面。

该变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标准答案,极为复杂和艰巨。每家企业都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借鉴先行者的经验,探索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截至目前,尚未看到哪家金融企业明显占据了优势。

近年来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在数字化转型上打开局面,并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前文中的同事因此就以为公司数字化转型进展还算顺利。遗憾的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尚未有很明显的提升。

经常感到有劲使不出来,很长时间也没搞明白其中的原因。学习了团队教练后,对照一支团队所应具备的特征要求,检查自己所带领的队伍,以及参与到的一些集体,居然发现大多并不是真正的团队。

部门间更关注于做好本职工作,不太会主动关心他人有什么需要,更不思考自己应提供哪些帮助。即使别人请求给予支持,只要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明确事项,一般都不会认真对待,甚至可能不予理会。

创新变革会引发原有工作事项的一系列改变,需要相关各方主动承担责任,共同协同配合应对。延续过去按部就班做好份内工作的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创新变革中相互协同的需要。

为了提升所分管队伍的团队协同水平,想从公司文化中寻找依据。翻看公司的企业文化手册,却没找到涉及团队协同的阐述。担心自己学习理解不到位,又去请教负责企业文化工作的同事,可还是证实了上述结论。

回顾老东家宇宙行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同样并不强调团队协同。又去网上搜索了一番,发现传统金融企业的文化里,很少涉及该方面的要求。按理说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一定离不开团队协同的力量。

传统金融企业的组织运作和业务模式,是长时间打磨验证的结果,已经非常成熟。基本都是通过合理的专业分工、流程管控和扩大经营规模,不断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以最大化的实现规模效应。

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确定的岗位分工,对应着专业的职责规范要求。组织控制着大家以正确的方式和顺序,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做正确的事,就能达成协作的效果,最终形成完整的金融服务产品。

当今数字化时代,市场瞬息万变,竞争空前激烈。企业必须迅速响应客户的需求,采取灵活的应对措施,整合调动现有资源,开展一系列创新。这让企业无法继续其对于规模化和稳定性的追求。

现有组织中的协同困境

曾经的老东家十分强调创新,率先成立了产品创新管理部。自己还负责过该部门的工作。当创新涉及到部门之间的相互协同时,就会变得十分棘手。有时候靠刷脸还能应付,但大多数情况则会令人很无奈。

有次创新派生出了一些新工作事项。相关部门的领导从各自职责出发,都觉着不关自己的事。恰好出差时碰到一位在行里很有影响力的副行长,聊起来这件事,其主动答应帮我协调。

行领导说到做到,出差回来就组织召开了行长办公会,把各相关部门的总经理都叫过来一起讨论。这其中有很多部门并不在其分管范围内,会上大家更多是在商量形成解决的方案。

大家各说各的理,就是没谁愿意主动把事情承担下来。行领导又摆事实又讲道理,努力想把事情落实下去。会开到中午吃饭的时间,就是协调不下来。行领导被气的够呛,最后愤愤的说:“今天这会就算没开,散会!”

这么德高望重的行领导,能量和水平比我高出好几个数量级,遇到跨部门的职责协同问题居然也搞不定。那项创新最终只能绕道走,效果自然打了折扣。这让我明白了,组织里有些事情不是轻易可以解决的。遇到一些跨部门的协同事项,只要没在公司文件中有明确说明,想要办下来大多要靠个人面子。当你跟对方有交情,或者对方对你有需求依赖,才可能把一些公事当私事给办了,至少会帮你想些办法。

想要推动创新,就需要在公司里有比较好的人脉,最好掌握着可以交换的资源。有时候还需要借助公司里非正式组织的力量。你在这个由一些人情关系形成的圈子内,就比较容易办事情。

公司里的老人,特别是那些在公司上下左右待过许多地方的领导,人头熟,说话办事就比较方便。可若你没有这些经历,或是刚从外部新进入公司,就会感到很无助,想要协调点事情会很难。

若事情涉及到相互间的利益冲突,就更难办了,毕竟大家都受利益驱动。创新很大程度会影响到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利益受影响的部门和人,为了维护自己利益,一定会明里暗里的拼命抵抗。

有些事情可以走正规流程请大领导拍板解决,可对此大家都会比较慎重。大家知道许多事情涉及到错综复杂的关系,大家所占的角度又各不相同,很难说清楚究竟怎样才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避免既劳神费力又伤了大家的和气,不到万不得已,一般都不愿意上交矛盾。大多小心谨慎,尽量不触碰别人的边界,尽可能严守自己的职责领地。最简单的应对策略就是公事公办。

若事情一定要提交到高层解决,一般处理周期也会很长。先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然后还要对回复的意见再给予回复,再征求意见。各方态度明确后,再开会讨论。若会上发现有考虑上的缺失,则要重复以上流程。

为让企业取得创新突破,一些公司不惜代价从市场上挖来业内的领军人才。他们许多曾在互联网大厂或知名外企证明过自己。一开始时信心十足,想在新东家施展出自己的才华。可很快就会有陷入泥沼的感觉。

一个人所表现出的成就高低,不仅取决于其个人实力,还与其背后的支持体系密切相关。外援只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带不来其背后的完整支持体系,只能依赖新东家快速给予配套。

有些事情可以在其自己的岗位责任范围内搞定。可创新必然会闯入别人的职责领地,或落入三不管的区域。所需要的协同支持一般并未在公司现有的文件中有明确说明,基本无法通过公事公办的方式解决。

外援刚来到新公司,人生地不熟,仅仅拥有岗位所赋予的影响力,协调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即使请大领导出面帮助,表面上大家会表示支持,可在内心中的优先级排序会很低,更多只是在应付差事。

外援要将大量精力耗费在建立必要的支持体系上。随着时间快速的流失,业绩却没有特别的起色。还没等到其有机会施展出自己真正的才华,公司就已经失去了耐心,最后只能暗淡的离开。

有些大领导认识到创新变革的重要性,亲自下场领导。短时间或许能产生不错的效果,大家都会以大领导的马首是瞻,积极调整做出配合。可时间一长,就会回到原有专注完成自己考核任务的模式上。

想通过组织调整来解决,效果并不会太理想。单独安排一队人马负责企业中的关键创新,同样会遇到与现有组织的边界关系问题。若做出整体大的职责调整,又会对原有组织的运作带来较大的冲击。

毕竟传统金融企业当前所经营的业务必须正常进行,否则会马上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大领导无法忍受原有业务下滑的局面,不敢轻易改变原有的组织体系。相互协同问题成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道很大的坎。

打造团队协同的文化

数字化转型变革要求企业的组织具有灵活、敏捷和创新的特征要素。大家应对此达成共识,并采取一致的行动。为此就要打破企业中原有的职责边界,积极打造团队协同的文化。

在此过程中,企业的最高领导者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公司真正的文化,并非是从口号里喊出来的,而是企业一把手的行为影响出来的。依赖于其的积极倡导、及时反馈和模范带头作用。

一把手先要把领导班子打造成一支团结协同的团队,再要求各位班子成员打造其所分管部门领导层的团队,以此层层向下推动。让各级领导都在上一级团队中学习体验,在自己所带领的团队中仿效实践。

团队领导要放下掌控一切的想法,避免事无巨细的布置指导,要允许下级相互间直接沟通协同。其主要工作职责是通过提出好问题,让大家思考产生觉察,激发出大家的主观能动性。

可以通过共创讨论,让团队认清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承接上级的战略意图,肩负起自身的责任,明确出团队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实现的路径,形成团队成员各自的角色定位和相关的运作规则。

要培养大家的团队意识,每个人不能只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要共同为整个集体的目标负责。大家都要思考能为团队做出什么贡献,期间需要别人怎样配合,自己可以为其他人提供哪些支持。

业绩考核应着重强调整个团队的成绩,以及每个人为团队做出了多大贡献。团队成员要经常一起开会沟通,分析复盘前段时间的团队行为和任务进展,从中学习总结好的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

领导要及时对团队中所表现出来的协同行为给予积极的反馈,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对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采取包容的态度,鼓励大家走出旧习惯。一开始可能并不顺利,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有惊喜发生。

去年所在板块条线的领导积极推动团队协同,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家共创确定的任务目标符合公司的战略要求,举措清晰有效,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加强,部门间甚至出现了主动补位的状况。

虽然距离理想的团队协同目标还有差距,可还是让大家树立起了信心,愿意持续深入下去。可惜这样的团队协同局面仅停留在局部的板块条线内,尚未在整个公司层面倡导实施。

曾经的分工合作模式成就了金融企业过去的辉煌,却无法帮助其在新时代获得荣光。打造企业中的团队协同文化,将唤醒团队中所蕴含的惊人力量,让金融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之路上书写出新的篇章。

苏文力在看懂经济上发表的文章

一、创新与转型

1、

2、3、4、

二、数据隐私

5、6、

7、

三、区块链

8、9、10、

四、IT与业务

11、

12、13、

14、15、16、

17、

18、

19、

20、

五、领导力与制度建设

21、

22、23、

24、

25、

26、27、

28、

29、

30、

31、

32、

33、

六、营销

34、35、将

七、其他

36、

37、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