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17 13:49:04来源:主观认知下降
编者按
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前期治疗的药物已经问世,我们医生已经可以在临床前期诊断并治疗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东风就是临床前期AD患者的及时就医。如果人人都能够及时就医,医生就有信心把2050年预计将要出现的4000万AD痴呆患者的数量减少到2000万以下。医生最担心的就是国人对AD认识不足,只知道晚期AD,不知道早期AD还有长达20年的潜伏期。
可能今天的中青年将关注的焦点都投向了家中老人。其实,到了2050年八零后将全体步入60岁。关注早期AD,做好上医,不仅为家人,也为自己。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引起失智症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便不可逆转。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AD防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
临床工作中,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早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人群呢?FrankJessen教授2014年率领国际工作组,提出了AD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的概念,这是我们在临床前期能够做到早期发现AD的一大法宝。
患者有不舒服,第一时间去的就是当地医院,所以,要在临床前期发现AD,就要把全国的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都联合起来,在统一的标准下诊断AD,才能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受益。
为了发挥协同研究优势,宣武医院依托于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2017年成立了中国AD临床前期联盟。与国内26个省市180余家单位(医院、科研院所)签署了合作协议,通过数据采集规范与标准化培训,建立全国AD生物样本库,旨在为拟定AD诊疗最佳方案提供依据。
从2016年起,我们在中德中心资助下,与国际上统一了主观认知下降称谓的第一人——德国科隆大学医学院记忆中心主任FrankJessen教授,共同组织召开了三届“中德双边研讨会”,展开AD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中德双边跨文化比较一致性研究,旨在推动中国AD临床前期联盟与国际先进组织的合作接轨,
2020年双方合作又获得了国自然重点国际合作项目支持。我们借鉴了德方成熟的主观认知下降研究方案,建立了我国认知下降纵向队列研究(Sino-LongitudinalStudyonCognitiveDecline,SILCODE)(详情点开超链接:;)。
中国AD临床前期联盟的建立,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早期AD干预的探索。现在国际上已经有了靶向淀粉样蛋白治疗AD的单克隆抗体生物制药,国内也有了国产原研药甘露特钠胶囊,今年已进入了医保。改变了仅有非药物干预来改善主观认知下降人群认知功能的尴尬局面。目前又有两种靶向药物在走FDA的快速通道申请上市。未来多种治疗方式结合,降低中国AD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日子的到来还远吗?
为了彻底控制AD这一天的早日到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全面了解AD,实现早期发现AD,早期诊断AD。无论您身处哪个城市,都可以就近找到我们联盟内的记忆门诊。统一的诊断标准与神经心理评估方法,犹如在同一个医院就诊,还可以上下联动互相转诊,方便您确诊与日后长期跟踪随访。
下面是最新版,前一版在“阅读原文”里,如有遗漏,请您自己在留言区补上,谢谢!
主观认知下降的临床特征
1.有记忆下降的自我感觉;
2.这种感觉在近5年内出现;
3.这种感觉在60岁及以上出现;
4.对这种感觉很担心,怕患上了AD;
5.这种是感觉持续存在的;
6.因为这种感觉主动看医生了,即使初次量表筛查全正常,也不能说没有问题,需要动态监测,每年查一次量表,看变化趋势最有意义。如果是持续下降的,就要赶快检查淀粉样蛋白;
7.知情者证实,患者的记忆力有下降或者有轻微的精神行为异常的症状。
以上七条,其中第4条最重要,只要有担心,就要高度重视,尽快就医,尽早检查淀粉样蛋白。因为时间就是大脑,一旦确定是AD临床前期,就要尽快开始治疗,按下AD进展的暂停键,拒绝AD。
早期筛查不妨从以下主观认知下降(SCD-9)自测问卷开始做起:
主观认知下降(SCD-9)自测问卷
1.你认为自己有记忆问题吗?
(1)是(2)否
2.你回忆3-5天前的对话有困难吗?
3.你觉得自己近两年有记忆问题吗?
4.下列问题经常发生吗:忘记对个人来说重要的日期(如生日等)
(1)经常(2)偶尔(3)从未
5.下列问题经常发生吗:忘记常用号码
6.总的来说,你是否认为自己对要做的事或要说的话容易忘记?
7.下列问题经常发生吗:到了商店忘记要买什么
8.你认为自己的记忆力比5年前要差吗?
9.你认为自己越来越记不住东西放哪儿了吗?
注参考评分标准:回答“是”记1分;回答“否”记0分;回答“经常”:1分;回答“偶尔”0.5分;回答“否”0分。最后得分=各项分数相加
60-80岁的人,如果最后得分大于5分,那么就需要去医院的记忆专科门诊或者主看记忆问题的专家门诊就医了。
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AD是可以预防的,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合理利用保护因素可以显著降低A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韩璎
微信加群
我们组建了:“担心AD及照料者之家”微信群。提示:不担心自己患AD或者家里没有AD患者的,请勿添加!
可先加微信号(ddykxy),或长按二维码添加,并提供备注信息(申请进入AD群),之后再邀请进相关的群,非诚勿扰。
上一版的记忆门诊在阅读原文里面。
点亮“在看”,
让推送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