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19 11:50:38来源:大专家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
雨水与谷雨、小雪、大雪同为表示降水现象的节气。但不意味着这天一定降雨,只表明“东风解冻,散而为雨”,温暖湿润的春天已经悄然来临。
雨水节气到来,标志着春雨即将开始,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
此时我国北方地区尚未迎来春天的气息,而南方大多数地区在春雨的滋润后呈现出春意盎然的早春景象。
雨水三候
一候水獭捕鱼
二候大雁北归
三候草木萌芽
雨水花信
一候油菜花开
二候杏花带雨
三候李花怒放
伴随着春雨的到来,气温逐渐回升,江南地区金黄色的油菜花漫山遍野,由南向北次第盛开,凸显了春回大地的壮丽美景。
雨水时节日照时数和强度相对增加,气温回升较快,但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倒春寒”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天气,应该如何养生保健?
调养脾胃,祛风除湿
雨水时节,地表湿气渐增,温润不燥,调养脾胃最为重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脾消化五谷,是气血生养之源。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下降。
同时,随着降水增多,寒湿之邪最易侵入脾脏,故雨水前后要着重养护脾脏。
营养均衡,少酸多甜
春季气候转暖,然而风多物燥,常常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情况。
且春季肝旺而脾弱,为了保持肝气调和顺畅,饮食方面宜少酸多甜,注意营养均衡,保持五味不偏,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少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劳逸适度,起居有常
“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因此在精神调摄方面要清心寡欲,心境平和,以养元气。
起居方面,要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劳逸结合,顺应天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最后,注意个人保健也很重要。雨水期间天气变化无常,各种细菌、病毒极易滋生和传播,常易爆发流行性感冒,应从各方面积极预防,保护自身健康。加强锻炼,多做有氧运动,提高和增强自身抵抗力。
俗话说“雨水至,万物生”,你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
参考资料:
【1】科画丨“雨水”节气:春天来了,你感受到了吗?
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2-02/18/content_14511156.html
【2】二十四节气养生:雨水[J].养生大世界(B版),2009(02):27.
声明:
1.文章版权归大专家.COM所有。
2.尊重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大专家.COM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4.上述图片除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介绍科普知识及新闻报道适当引用。
喜欢就请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