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财经 文章内容

科创+科学!智本+资本!深度解码6万亿张江的文武之道

发布时间:2022-02-24 14:44:41来源:上海证券报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解码资本市场高地崛起基因”系列报道(一)

原标题:积流成渊龙腾张江

张江蝶变:从阡陌乡野到科创之城

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

编者按:

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深化改革攻坚,奋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是时代提出的新命题、新考卷。当前,全面注册制正稳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向纵深发展,而且步入常态化扩容之境,A股上市公司已达4800多家。蔚然大观之中,一批城市、区域涌现出富有产业集群特色的优质上市公司群体,各有所长的资本市场高地纷纷崛起。它们是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力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

2022年开春,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部分资本市场高地,通过多维度专访调研,探究其发展脉络,解码其壮大基因,感知其发展新动能,研判其走向未来的新趋势。即日起,上海证券报开设“解码资本市场高地崛起基因”栏目,以融合报道方式,记录中国资本高地的崛起群像,展现新时代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

从阡陌交通的农村田野,到星罗棋布的新兴园区;从寂寂无名、杂草丛生的荒郊野外,到万商云集、名满天下的科学之城,30个寒暑春秋,上海张江谱写了科技创新、人才创业的时代画卷和沧桑巨变。

“1998年,我第一次到张江是学开车。当时张江到处是农田,只有龙东大道等几条马路,路上空空荡荡,当地人戏言‘草比人高,狗比人多’。”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执行副主任彭崧回忆起初到张江的景象,颇为感慨。

2009年,彭崧履新浦东工作并兼任张江管委会主任,此时的张江已经气象一新。创新创业如雨后春笋,跨国企业与高科技公司纷至沓来。此时,距离上海实施“聚焦张江”战略刚过去10年。

十年再巨变,“小张江”(张江科学城)扩容升级为“大张江”。截至2021年底,“大张江”辖区活跃着36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其中张江科学城77家),占全市上市公司数量62%;其中科创板公司50家(包括张江科学城27家),占全市85%,首发募资总额达1368亿元,占全国近三分之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集群龙腾虎跃,一张独具张江特色的“硬科技”名片蜚声中外。张江,当之无愧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高地之一。

眼下,张江仍在“长高”。川杨河畔,总高度320米的张江“科学之门”双子塔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建成后将与比邻的科学会堂及周边建筑群,共同组成张江城市副中心,科学之城将以更优质的服务助力科创企业逐梦未来,逐鹿全球。

积流成渊,蛟龙生焉。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张江科学城,对话管委会负责人、园区建设者、企业创始人、创业投资者等,深度解码张江智本和资本高地崛起背后的文武之道。

无中生有纲举目张

近日,一个网红“打卡地”在张江火了起来。这是一座三角形建筑,外立面采用两万余片、十种颜色渐变的三角形瓷板材料拼贴安装,夜色中闪耀着科技之光。这里就是即将成为张江科学城新地标的张江科学会堂。尽管尚在建设中,但芳容初露,世人惊艳。

“张江科学会堂的投入运营,将彻底改变原来在张江没有大型会议设施的历史,各种产品的发布会、交流会,还有产业峰会都可以在这里举办。”张江集团董事长袁涛介绍,这里将补齐张江科学城创新生态要素,面向全球科创力量,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共享、融合的科创能量交流平台。

从无到有,无中生有,创造历史,正是张江日拱一卒、茁壮成长的写照。

将时钟拨回到上世纪90年代初,张江还是阡陌农田,只有鸡鸣狗吠、虫鸣蛙声,没有一丝科技的气息。“草比人高,狗比人多”,是当时张江的真实写照。

而彼时的北京中关村园区已大名鼎鼎。那里聚集了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70多所高校和以中科院为首的超过200个科研机构,密集的智力资源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在彭崧的记忆中,每逢去北京出差,一定会去中关村逛逛,感受其间蓬勃的科技浪潮。而张江却贫瘠到连小学都没有,更别说大学。当时张江园区的建设者因此感叹:这是张江“原罪”。

没有大学,还能否顺利建设高科技园区?张江用实践给出肯定的答案。

1999年8月,是一个历史性转折点。对标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上海市政府实施“聚焦张江”战略,聚合资源,整合优势,一时间各种政策、人才、资源、资金、项目集中涌进张江,快速弥补了高科技园区缺高校、少人才之先天不足。转眼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大产业板块从张江浮出水面。

一边,张江抓住台湾集成电路向大陆转移的契机,引进中芯国际、宏力半导体两大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并迅速集聚上中下游产业链关联企业,形成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配套服务完整的产业链;另一边,以罗氏为首的一批跨国药企落户,中科院药物所等10多个国家级新药研制技术平台及众多中小型药企集聚,迅速打响“张江药谷”的品牌。

罗氏制药项目落户张江是“药谷”建设最关键的一步先手棋。据主要亲历者黄彦正回忆,为了此事,时任上海市副市长赵启正同志曾两次找他谈罗氏的问题。第一次是在和一家美国企业的合作项目签约会上,赵启正特地把黄彦正叫到休息室:“你过去跟罗氏有过合资谈判,甚至准备在闵行落地,你是不是再想想办法,把他们再找回来落地张江。如果罗氏花落张江,可能会带动整个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繁荣昌盛。”

彭崧感慨,张江的今天,离不开一代代领导的关心与聚焦。“聚焦张江”成就了张江。

积流成渊蛟龙生焉

张江人工智能岛郭晨凯制图

“太难了。晶圆一片难求!”一位到中芯国际排队等晶圆制造产能的芯片公司高管如此感慨。这两年,芯片紧俏到“飞起”,扎根张江的中芯国际生意红火得要客户排长队。

时间倒流到2000年,辞别台积电的张汝京接受了上海的盛情邀请,带领团队在张江创立了中芯国际。张江打动张汝京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张江能够深刻理解张汝京提出的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理念,二是张江人诚挚务实的态度和优质高效的全方位服务。

如今,张江已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备、综合技术最先进、自主创新能力最强劲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自1992年开园至今,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产业聚变,可谓中国高科技产业腾飞的缩影。

截至“十三五”期末,张江高新区已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300余家,企业营收突破6.2万亿元。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集群迅速崛起,鼎足而立,为张江打造了一张独具特色、驰名中外的亮丽“名片”。

彭崧说:“按照党中央要求,我们始终把三大产业作为最重要的抓手,集中力量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就牵住了张江发展的‘牛鼻子’,也是张江资本高地崛起的核心基因。”

他欣喜地分享了一份最新的成绩单:截至2021年底,张江高新区有境内外上市企业360家(其中张江科学城77家),占全市62%;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50家(包括张江科学城27家),占全市85%,首发募资总额达1368亿元,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彭崧特别指出,2019—2021年,张江高新区境内外上市企业新增125家,而2016—2018年仅新增64家,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上市数量和速度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科创属性日益凸显。

官方数据显示,在集成电路领域,2020年张江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800亿元,全市占比约87%,全国占比20%。产值连年高速增长。

在生物医药领域,张江打造出全国最知名的“药谷”,成为国内创新药研发高地,细胞治疗、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20年,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约1100亿元,全市占比78%,“十三五”期间年均增幅13%,贡献全市98%的增量,其中张江科学城已经形成了新药研发、药物筛选、临床研究、中试放大、注册认证到量产上市的完整创新链条。

在人工智能领域,张江高新区集聚了一批领先的研究机构、创新平台,企业数量和总营收均占全市80%以上,其中张江科学城已汇聚众多国内外最前沿的基础架构支撑和人工智能技术企业。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张江已经亮出了未来3—5年的发展路线图与施工图。

2021年12月31日,上海科创办发布《推进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下称“张江之星”行动),力争到2023年,涌现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及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若干引领全国的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创新型科技企业,集聚一批杰出创新创业人才,建设一批创新型特色基地,提升特色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度,使张江基本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

“张江之星”行动进一步明确,到2023年,张江科学城力争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全市占比达90%以上,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全市占比达80%左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全市占比达80%左右。

“目标清晰化、任务指标化,也体现了我们达标的决心和信心。”彭崧说。

以人为本创智天地

张东路1158号3号楼,对张江人而言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坐标。这里不仅是管委会行政办公的大本营,也是科学城对外服务的主窗口。

今年1月1日,新改造的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没有封闭严实的“窗口”,没有分割空间的玻璃,无需麦克风喊话……办事人与工作人员的距离仅隔一张简单的电脑桌,平等、舒适、友好的氛围扑面而来。

“新改造的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整体风格上突出开放、亲和、便民等改革方向,实现政务空间去‘衙门化’,更能体现我们用心用力为创业者投资者办实事的态度。”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2楼办事大厅的36—40号是科创人才咨询服务窗口,全市、张江示范区、张江科学城的各领域用人单位的各类科创人才所需的各种服务,在这里可以一站解决。

新春伊始,来这里咨询并办理人才落户的青年人有所增多。据记者了解,根据《新时代上海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张江科学城实施人才引进新政,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力度。对于在张江科学城内用人单位引进的各类人才,可申请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年限由7年缩短至5年,对于重点产业用人单位的骨干人才可申请由7年缩短至3年。

科创时代,投资就是投创业团队。善于引才,方可来财。在彭崧眼中,张江资本高地迅速崛起背后离不开两大支撑:智本与资本。

人才就是“智本”。“相比长三角或其他区域发展,上海最大的优势就是人才。得益于城市文化的包容性,上海能够广泛吸引全国各地或全球化的人才,而张江科学城的基因决定了其对高科技人才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彭崧说。

1998年,留美博士微创医疗创始人常兆华回国创业,凤栖张江。弹指24年间,常兆华将3家公司推向资本市场。微创医疗的成长与裂变,让上海浦东工商联副主席洪榕感触颇深。

“张江成功的最大秘诀,是对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洪榕的观点与彭崧不谋而合。他认为,张江的科创定位决定了张江的成功,科创最重要的是人才,而上海的国际化定位对国际化高科技人才有天然的吸引力。在其看来,张江专业人才集聚,产业优势明显,未来有望成为世界科创中枢。

兼容并蓄科创沃土

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规划图

登上浦东陆家嘴东方明珠最高观光层,沿着世纪大道向东南方远眺,依稀可见上海证券交易所新大楼的英姿。

从2019年科创板开市至今,来自全国各地的390多家科创公司登陆其间。如果再给您一副望远镜,沿着上述东南方向继续远眺,还可以看到正在紧张建设中的张江“科学之门”双子塔雏形。陆家嘴金融城和张江科学城遥相呼应,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比翼齐飞。

历史就是这么神奇,一条有形无形的直线,将科创与科学、智本与资本巧妙而天然地贯通起来。

入驻张江科学城4年时间,迈威生物今年1月18日圆梦科创板,成为张江2022年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锐意创新、开放包容是张江精神最突出的特点,创新也是根植在科学城每一寸土地的DNA,这是张江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年轻的迈威生物能够迅速成长的催化剂。”迈威生物董事长唐春山向记者表示。

“来到张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扎根张江18年,美迪西创始人陈春麟对此深信不疑。“我2003年回国考察,曾去过很多生物医药园区,当时的张江药谷只有3栋楼,但我们预测这里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政策、二是开放、三是创新,这是我们看好张江的三大要素。”

谈及对张江最深刻的印象,陈春麟毫不犹豫点赞“张江速度”。事实上,美迪西就是张江速度的一个缩影。18年辛勤耕耘,美迪西已经从一个不足10人的小公司发展为2000多人的科创板上市公司。伴随实验室从1000平方米扩展至70000平方米,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技术的科研人才也如群雁汇聚。

曾几何时,“张江男”成为科技创新创业成功人士的代名词。“这一切都得益于张江开放的机制。张江是人才活跃的区域,希望张江能继续坚持引进更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科技创新人才,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双向发展。”陈春麟对张江未来满怀期待。

一张蓝图绘到底,从“房东”到“股东”,从为科创企业造房子到直接参股投资,早在1996年就登陆沪市主板的张江高科,不仅是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建设者,更是张江资本高地崛起的助推者。其主业的变迁,折射出张江科创力量的崛起。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就涉足产业投资,陪伴这些创新企业成长,然而当时并没有想到,20多年后开设了科创板,为科技创新企业打开更广阔的资本市场之门。”张江高科董事长刘樱对记者说。

刘樱认为,张江之所以能够成为万众瞩目的资本市场高地,主要得益于内外两大基因:一是张江高科技园区始终坚持高科技属性,不断围绕特色主打产业深耕细作;二是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让张江的硬科技快速对接资本市场,实现了科技与资本高水平循环带来的价值提升和企业蝶变。

在刘樱看来,分布在张江科学城的创新创业高科技企业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每一颗“珍珠”都有自身的光芒和价值,而张江高科如同一根金线,希望把这些“珍珠”串联起来,形成一串项链,将它挂在浦东的脖子上。那时,“珍珠项链”的价值就会远大于每一颗“珍珠”的价值,而连接就是张江高科的价值所在。

刘樱进一步告诉记者,张江高科对创新创业企业的连接作用,不仅体现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政策、人才、资源等服务上,更体现在资本的连接。“如果说产业的连接可能有空间的限制,那么资本的连接则是无限的。我们的资本不仅能够连接浦东、上海,更能对接全国、面向世界。正如张江高科作为产业投资人,所投资的企业也遍布上海、长三角、全国乃至世界。”刘樱坦言,张江高科会继续做好创新企业的“时间合伙人”。

作为创投界的明星机构,启明创投在张江投资的多家公司集中在生物医药、半导体等领域。从早期孵化到陪伴成长,从助力上市到战略支持,启明创投在与被投企业共成长中感受着张江精神。

“张江精神融合了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敢于开拓等特质,鼓励成功,也宽容失败。创新创业者勇于破解核心技术难题,也敢于在商业模式上不断创新。同时这些创新创业者具备国际化视野,拥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发展企业,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这是张江赋予企业的魄力,也是企业的魅力所在。”在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看来,张江精神也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城市精神的一种生动折射。

企业的心声让彭崧倍感欣慰。他直言:“这正是张江高地隆起的另一个重要基因——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自由自在的创新创业氛围。在这里,梦想可以成真,蓝图可以变成现实。”

如果说创新型企业是一粒生命力旺盛的金种子,那么张江就是一片阳光充沛、水草肥美的沃土。

创新策源造梦之城

三十年间,从浦东的张江,发展到上海的张江,再晋级全国的张江,乃至世界的张江。张江的“江湖地位”不断升级。

张江高地日长夜大,张江管委会门口的牌匾似乎也在增多。

走近管委会的门口,从右到左依次是: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办公室、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张江管理局、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江片区工作委员会。

亮堂堂的牌匾,沉甸甸的责任。彭崧笑着说:“牌子多是因为我们的工作范围比较广,我们有很多目标要实现。”

仔细看牌匾,张江的特色定位跃然其上。从科创中心到科学中心再到科学城,张江高科技园区被赋予的内涵和职能也不断在丰富和升级。

“科学中心建设实质上是能力的建设,张江要建设综合性的交叉前沿的科学中心,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为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科创中心要以科学中心为核心和基础,尤其要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加快突破补足差距,相比模式或应用创新,真正原始的创新才能加强科学能力建设;而高科技园区、科学城则是科学中心的载体,也是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彭崧认为,三者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在上海工作近30年,彭崧从这座城市“一号工程”的变迁,体悟出上海创新能级的转变。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市的“一号工程”是工业,例如钢铁、化工、汽车等;之后演变为基建,机场、地铁、高架逐渐排在前列;近几年,排第一位的只有科创。

“始终把创新策源能力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最显著的特色,也是我们的使命。”在他看来,创新策源既需要源头创新的能力,也需要驱动创新发展的力量,在此过程中,张江充当着“发动机”的角色。

资本高地持续崛起,后继力量源源不断。

近年来,上海科创办在培育企业上市过程中练就了一套组合拳,从孵化、成长、上市的全生命周期中助力科技企业发展。一是关注孵化毕业的企业,鼓励企业自我壮大;二是关注快速成长的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他们尽快成长为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三是关注获得融资的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获得融资;四是关注具有上市潜力的企业,对标科创板上市企业标准,梳理形成科创板潜力企业,联合有关部门和张江高新区各园区持续跟踪和培育。

“当年聚焦张江,我们举全市之力向张江倾注资金、资源、项目;如今引领张江,我们要让人进得来、留得下、能干事、干成事,这就要建设生态。我们希望张江是科学之城,更是梦想之城。”彭崧告诉记者,今年,就是要推动各项任务快启动、快落地、快开工、快建成、快产出,做到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

张江的发展,早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聚焦集成电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布局和建设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这是一项高远而伟大的目标。

当被问及工作有何困难和挑战时,彭崧沉默良久,谦逊地说:“国家和市场的期待和要求非常高,企业和产业的发展非常快,我就担心我们的服务跟不上这节奏。”顿了顿,他强调说,“我们要有不进则退的危机感,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采访结束时,会客厅茶几上的一株鲜艳生动的红掌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怒放的红掌,似乎在提示人们,窗外的张江已是春色满园……

张江“芯”力量

记者李兴彩编辑全泽源

中国芯片看上海,上海芯片看张江。在这里,从晶圆制造到芯片设计,从设备材料到芯片检测,都一应俱全,完备的产业链正生发出强劲的双创聚集效应。

为何张江的芯片产业能蓬勃发展,甚至成为上海硬科技的名片?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期陆续采访了芯片领域的创业家。

提到张江“芯”事,集成电路圈人士感慨万千。在“硅工”眼里,这里是创业的沃土;在风投眼里,这里是掘金的热土;在全球科技人才的眼里,这里是最值得关注的“芯”高地。

一个高瞻远瞩的开局

近日,季丰电子完成了新一轮2亿元的融资。

“非常抢手。”一家没有拿到份额的PE机构人士感叹,季丰的失效分析等业务是半导体极细分的领域,这充分显示了张江集成电路发展的纵深度。

“1999年我来张江看房子,田野相连、荒草丛生。”提到跟张江的渊源,季丰电子董事长郑朝晖很是感慨,他那时怎么也不会料到,此后20多年,他会在张江工作、创业、安家,见证了张江崛起。

北有中关村,南有珠江路。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电子产业最红火的两个地方。那个时候,张江还犹如桃花源。郑朝晖回忆,“909”工程让张江迎来了华虹集团,但产业依然势单力薄。也正是在1999年秋天,上海启动了“聚焦张江”战略,后来这被视为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但张江集成电路真正开启大发展,源于中芯国际创立。

2000年,离开了台积电的张汝京打算创业,在被最中意的香港拒绝后,他接受了上海的邀请,带领团队在张江创立了中芯国际。在当时,上马耗资10亿美元的大项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996年就进入张江集团工作的殷宏,见证了中芯国际的创立。据他回忆,张江打动张汝京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张江能够理解张汝京提出的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理念;二是张江人务实的工作态度和提供的全方位服务。

说到中芯国际,绕不过江上舟。时任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江上舟,不仅深刻理解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性,其对中芯国际的引入、规划更充分显示上海高瞻远瞩、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在江上舟的主导下,中芯国际按照国际公司理念设立了股权结构及运营模式,大胆引入了美国高盛、风投基金华登国际等,这样的资本结构让中芯国际得以绕开瓦森纳协定的限制,更方便获得设备材料等,从而迅速切入竞争赛道。

“那一代年轻人务实、吃苦,都憋着一股劲,为完成工作,连轴转24小时是常事,三五年后很多人就顶大梁了……”梁大松是最早一批进入中芯国际的“土著”,他参与了中芯国际三个厂的建厂,见证了张江和本土集成电路人热血沸腾的奋斗之路。

仅仅用了18个月,中芯国际(一期)项目就建成。中芯国际在技术上紧跟国际主流,代工模式运营契合全球产业发展趋势。至此,张江确立了自己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模式,围绕中芯国际、华虹集团两大晶圆厂,逐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产业。

一路自由奔放的成长

中芯国际给张江发展集成电路铸造了一个桥头堡,但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才是张江面临的大课题。

BostonProcessTechnologies,Inc(BPTI)执行总裁张健是最早一批回国的创“芯”人,他回忆道,那个时候,国内想发展集成电路的可不止张江,他经常带着各地考察团辗转在旧金山(硅谷)、波士顿。

硅谷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宽容文化,迅速在张江生根发芽。张江崭露头角的产业前景吸引着全球人才、资本来到这片热土。张健在张江先后注册过波申光电通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等两家公司。“不用担心手续繁杂,张江管委会给予全程帮助。”

“硅谷的风险投资人建议我回国创业,他说上海正在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提及自己的创业历程,一位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董事长笑着告诉记者,2004年他到张江张衡路创业,最苦恼的事情是,一到下雨天不得不充当司机把员工逐一送到地铁站。“那个时候,张江软件、硬件都跟现在没得比呀。”

一个强大的晶圆代工厂,犹如发动机,给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机遇,促使着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逐渐聚集到自己周围,芯原股份、展讯通信等一批明星公司犹如链上明珠,熠熠生辉。张江,逐步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芯”高地。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执行副主任彭崧展示了一组数据:至“十三五”期末,张江高新区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备、综合技术最先进、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2020年集成电路行业产销规模达到1800亿元,占全市约87%,占全国20%。产业在“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21%,贡献全市98%的增量。

记者注意到,在集成电路产业上,张江已成为孕育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摇篮,目前已有16家集成电路类公司登陆科创板,还有更多的公司在冲刺IPO的路上。

一直以人为本的坚持

20年前,看好集成电路产业的不止张江。但回头看,张江一马当先,成为了全国产业链最完备的产业集聚区,并辐射到整个长三角。张江集成电路成长的秘诀是什么?

“张江和上海是不可分割的,上海有比较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水路交通、水电能源丰富,还有上海交大、复旦等多家全国著名的高校……”提到张江发展集成电路的优势,作为上海人,张健深有感触。但他认为,张江集成电路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以人为本”,海派风格的真抓实干、兼容并蓄、有所为有所不为精神充分体现在历任管委会领导身上,营造了一个可预期、长期稳定的营商环境,吸引、留住了那些最具有创新精神的研发人员。

万事开头难。上海刚刚开启“聚焦张江”战略时,中国本土的集成电路人才凤毛麟角、风险投资(PE/VC)也不成熟,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初期又需要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怎么办?“别人去硅谷招商,我们去硅谷招人!然后政府牵头组建基金,对初创公司持续投资。”彭崧介绍,这说起来简单,但在那个时候,都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创新,全凭着一股闯劲、干劲。

“一时冒尖的招商政策确实非常有吸引力,但企业更需要的是长期持续的稳定环境。”提及张江集成电路的“以人为本”,从硅谷回来的杨帆感慨万千。杨帆在回国创业时,他同时接到了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多个地区的邀请。最终,杨帆选择了政策“平平”的上海张江,他的小伙伴选择了另外一个“补贴”更多的地方。数年过去了,那个地方的扶持政策朝令夕改,小伙伴的公司早已成明日黄花。

借鉴硅谷发展经验,张江吸收了硅谷的产业逻辑、投资模式、创新文化,并结合本土情况,进行了适应中国产业发展需要的机制创新,在战略定位上超越新竹,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心由晶圆制造延伸到芯片设计、乃至更上游的设备材料,构建了更为多元化的产业创新链。

一以贯之的硅谷精神

最近两年来,一场此起彼伏的缺芯大戏在全球上演,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重要性再度凸显。进入“十四五”,张江在集成电路产业上又有怎样的新追求?

“促进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两极协同,力争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全市占比达90%以上。”2021年底,上海科创办发布《推进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到力争到2023年,涌现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等。

对此,杨帆分析称,张江在走硅谷的路,变得更软、更硬。在张江,集成电路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产业,而成为整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底座和核心,在驱动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的同时,演绎自身的创新、成长故事。

硅谷的秘诀是,每隔十年都会发展出一个新产业。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仙童半导体制造出第一个集成电路后,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半导体和计算机硬件一直是硅谷的支柱产业,诞生了Intel、AMD等国际大公司。之后,硅谷进入软件时代、互联网时代,集成电路成为“幕后英雄”。

张江“进化”的动力是什么?彭崧介绍,创“芯”,张江已将目光再度前移,站在全球科创中心的高度,开启科学城建设,在更基础的光学、材料等领域,铸造集成电路等产业更底层的成长力。杨帆补充说,张江更内在的驱动力是已融入骨血的“硅谷精神”。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硅谷,但硅谷的精神从来都是那一个:鼓励创新、宽容叛逆、容忍多样性。杨帆告诉记者,从肖克利实验室出走的“八大叛逆”创立了仙童半导体,其中的戈登·摩尔、诺伊斯、安迪格罗夫再度叛逆,离开仙童创立了Intel。此后,仙童半导体人开枝散叶,硅谷和硅谷精神就这样诞生了。

背负更宏伟的使命,张江还需要什么?

一位芯片设计公司高管强调,张江集成电路产业之所以成功,源于张江站得高、看得远、早布局、持续支持;任何高科技产业、基础研究都适用这个规律,需要持续积累,不能大干快上。未来,张江还可以充分发挥区域龙头作用,通过溢出效应,带动周边乃至全国有产业潜力的区域,协同发展、共同富裕。

张江高科新使命:

做全球科技产业资源组织者

——专访张江高科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樱

记者祁豆豆编辑全泽源

刘樱

浦东川杨河畔,由上市公司张江高科担纲建设的张江“科学之门”双子塔,正节节攀高。西塔楼与东塔楼预计分别于2024年及2025年竣工。届时,这对高达320米的上海最高双子塔将成为张江科学城的新地标。

从张江开园起,张江高科就担纲园区开发建设使命,其后随着园区崛起及三大产业蓬勃发展,张江高科的主业与使命也在与时俱进——从“房东”到“股东”再到如今的产业资源组织者,截至目前,张江高科已助力43家公司实现上市。主业嬗变背后,是浦东创新能级的步步跃升。“我们是国内最早由园区运营商向产业创投转型的上市公司,房地产开发商是我们的过去式,专注于产业、专注于科技创新,打造平台功能,才是我们的使命。”张江高科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樱如此表示。

作为产业资源的组织者,张江高科的用武之地就更广阔了。《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围绕建设上海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的战略目标,对张江科学城总体空间进行优化调整,规划面积由95平方公里扩大至约220平方公里,形成“一心两核、多圈多廊”空间布局。

内涵与外延都在扩容升级,刘樱将如何带领张江高科奔赴新征程?近日,刘樱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分享了公司在助力张江资本市场高地建设中的新角色与新使命。

上海证券报:在张江高科的助力下,经过近30年发展,上海张江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资本市场高地之一。“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如何确立新使命与新任务?

刘樱:与其说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如说,让我们感到骄傲的是,能够与张江的创新企业一同成长,共同见证了张江由单一工业园区向城市化科创中心迈进的历程。

张江建园30年,特别是近3年以来,我们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实施精准投资,推进“产业+基金”的模式,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本生态圈。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正持续加大对集成电路领域的投资力度,特别是涉及国家核心关键技术,实现国产替代的产业化项目。截至2021年底,张江高科以“直投+基金”方式布局产业投资,累计的产业投资规模已达79.1亿元,投资企业中有43家已经实现上市,拟上市的约有23家,已形成良性的产业投资布局。

公司正定位于“全球科技产业资源组织者”的目标,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做“全球科创平台建设者”“全球科创产业赋能者”“全球科创服务先行者”。这是我们基于新的时代背景对自己提出的定位,即以专业化的产业空间服务为基底,以特色化的产业投资服务为核心,以全场景化的产业创新服务为引领。

房地产开发商是我们的过去式,更是外界市场对张江高科的定位的一种长期误解。专注于产业、专注于科技创新,做生态圈、打造平台功能,才是我们的使命。

上海证券报:如您所说,张江高科这些年股权投资战绩赫赫,已助力43家公司实现上市。公司筑巢引凤、孵化双创企业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

刘樱:如果说张江的创新主体是一颗颗珍珠,那张江高科就是把这些珍珠串联成项链的那根“线”。我们发挥的是“链”的作用,使企业通过整合在一起发挥更高的价值。一方面是产业链,我们帮助企业对接上下游、前后道企业,帮助他们对接各类资源、了解各项政策,从企业自身产业化发展的角度帮助其把研发做强、把市场做大。另一方面是资本链,张江有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球的资本,而张江高科上市公司及园区开发主体的天然属性让我们成为这些资本对接园区企业的一个通道。我们帮助企业对接无限定的资本,同时,我们自己拥有产业投资功能,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就尝试产业投资,是国内最早由园区运营商向产业创投转型的上市公司,所以,我们也能通过自身的投资服务,帮助企业对接全球资源。

上海证券报:张江高科一直倡导做企业客户“时间合伙人”的理念,如何做好这个合伙人?

刘樱:我们从“一体两翼”到“时间合伙人”,从“创新生态圈”再到最新的“产业资源的组织者”,这些概念在不断升级,其实是在传承中不断升华。

张江高科已经率先实现了从“房东”到“股东”以及“产业+基地+基金”的经营模式转变,从2017年开始,连续多年产业投资都对业绩产生重要贡献,有些年度甚至产业空间载体的销售业务为零,也可以保持稳健的利润增长,进入良性循环。

当前,我们也正在升级我们的服务,真正深入到产业生态的链接,加强企业与我们的黏性。我们希望自己成为某个产业板块的“灵魂人物”和“领军者”的角色。正如一些专业的产业投资机构已经成为某产业领域的资源整合主体。我们也正思考,努力让张江高科从“产业园区开发运营企业”成长为“产业资源的组织者”。

张江高科通过搭建整合产业上下游的平台,选择优质的投资标的,孵化和招商并举、投资和并购联动,逐步实现产业的深度融入。要围绕“2+2+X”产业导向,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为核心,以生命健康、数字经济为抓手,以量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作为未来布局方向,精准定位、前瞻切入优质赛道,培育并拥有高科技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力争在“十四五”末,实现产业规模、龙头企业均双倍增长,打造出新的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

上海证券报:张江高科的一大特色是拥有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通道优势。伴随全面注册制改革渐行渐近,张江高科将如何发力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刘樱:张江高科始终致力于不断打造和完善我们的科创金融生态圈,服务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在广度方面,我们不仅持续加强与科创板的联系,也与港交所、伦交所等建立了联系,为我们的科创主体拓展更广的上市融资渠道。

在深度方面,我们致力于提供针对科创企业从孵化到上市一条龙的金融服务选择。我们虚实结合的双孵化器(895创业营、895孵化创新基地),缔造的孵化联盟和创投联盟,帮助科创主体更快突破孵化、加速成长、得到融资;我们参股的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张江小额贷款公司,为早期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我们搭建、引入多种服务平台,包括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长三角科创企业服务平台、长三角技术转化平台,完善科创企业培育上市通道;另外,我们不仅有全资的创投主体平台,有发起设立的张江燧锋科创基金,我们还不断拓展强联系、强纽带的基金朋友圈,投资、引入以构建全阶段覆盖的各类基金(从天使基金到并购基金到科创母基金),聚焦重点行业,以满足张江科学城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金需求。

上海证券报:在您看来,上海张江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高地之一,有哪些独特的成长基因?

刘樱:2021年,上海共有74家企业上市,科创板上市共有23家,占据全年上市数量的31.1%;张江科学城共有18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同时,截至2021年底,来自张江科学城的科创板公司总数已达27家,2022年又新增2家,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本市场高地。

张江资本高地崛起主要有两大独特的基因:一是强化创新策源、鼓励企业创新、注重产业转化。张江科学城的科学特征日益明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研发机构加速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主体加快集聚,原创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同时,张江尊重科技创新的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坚持以创新策源为核心,以自主创新为动力,让科学家自主探索研究方向,关注青年科创人才、小微创新企业的需求,营造创新环境和产业生态,塑造“鼓励探索、包容失败”的张江文化。

二是科技金融扶持、资本市场助力。围绕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创新链,张江打造高水平、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强化金融赋能科技创新,鼓励境内外投资机构在张江科学城集聚,聚焦重点领域,加大早期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比重。支持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试点,支持国资创投机构在科创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同时,支持商业银行在张江科学城设立科技支行、科技特色支行和专属科技金融部门,鼓励银行、保险公司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商标保险等规模。支持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建立科创板储备企业库。鼓励张江优质红筹企业回归境内上市,在“中证张江自主创新50指数”基础上推出有关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

资料链接

张江科学城成长记

张江科学城(小张江)的前身是张江高科技园区,1992年7月,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园,成为第一批国家级新区,面积17平方公里。1999年,上海启动“聚焦张江”战略,张江高科技园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复同意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7年7月,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复原则同意《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2018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重组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调整张江管理体制,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

目前,张江汇聚企业1.8万余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3家,高新技术企业828家,初步形成了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为重点的主导产业,聚集了中芯国际、华虹宏力、上海兆芯、罗氏制药、微创医疗、和记黄埔、华领医药等一批国际知名科技企业,旨在聚焦重大战略项目,打造世界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引领产业发展。

上海张江高新区前世今生

上海张江高新区(大张江),原名上海高新区。1991年3月,国务院批准漕河泾新兴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全国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自1992年,上海陆续将知识经济集聚的区域纳入上海市级高新区范围,先后成立张江高科技园、金桥园等高科技园区;张江高新区从1园、2园、6园、8园、12园、18园,到目前的22园,总面积531平方公里,覆盖全市16个行政区,营收突破6.2万亿元,聚焦高新技术企业9300余家,境内外上市企业360家,拥有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33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2011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赋予张江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的使命。

目前上海张江高新区已经形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9大产业集群。

编辑:全泽源

视频:仇子兴

制片:张骄

校对:孙洁华

图编:张大

制作:何永欣

责编:邵子怡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往期回顾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