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治咽痛、喑哑可用的 7 种中成药(如何选用)

发布时间:2022-02-27 13:44:44来源:养生正道

导读:

咽痛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可见于感冒、扁桃体炎、鼻窦炎、百日咳、急慢性咽炎等。喑哑则是指声音嘶哑甚至失音,是喉部(特别是声带)病变的主要症状,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过度用嗓、暴怒所引起,也可因声带结节、声带息肉、喉部手术(如甲状腺手术)造成。中医治疗从咽痛虚实两端入手,或清泻肺胃热毒,或滋阴清热利咽。

//////////

治疗咽痛、喑哑的中成药

主编/龙一梅

1.实证(热毒上攻)

以咽喉红肿疼痛、喑哑失音、舌红苔黄、便秘等为主症者。一般急性起病,发病迅速,咽痛明显,可酌情选用以下中成药

羚翘解毒丸

【成分】羚羊角(现多用山羊角等替代药)、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赤芍、淡竹叶、甘草。辅料为蜂蜜。

图:金银花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应用】本品既疏散风热解表,又清热解毒利咽,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身痛、四肢酸懒、咽喉肿痛。也可用维C银翘片、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等。

【注意】1)不适用于怕冷明显、不出汗、浑身酸痛等症状明显的风寒感冒患者。2)年老体弱、儿童、哺乳期妇女、脾虚大便不成形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孕妇、高血压、心脏病、胃病患者慎用。

清咽滴丸

【成分】薄荷脑、青黛、冰片、诃子、甘草、人工牛黄。辅料为聚乙醇6000。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应用】1)用于风热上攻,症见咽痛、咽干、喑哑,或微恶风、发热、咽部红肿;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2)本品疏散风热解表力弱,可与维C银翘片之类合用。

【注意】1)忌辛辣、鱼腥食物。2)孕妇慎用。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

黄氏响声丸

【成分】薄荷、浙贝母、连翘、蝉蜕、胖大海、酒大黄、川芎、儿茶、桔梗、诃子肉、甘草、薄荷脑。

图:胖大海

【功效】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开音。

【应用】风热外束、痰热内盛所致的急、慢性喉炎,症见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咽干灼热、咽中有痰或寒热头痛、便秘尿赤;急、慢性喉炎及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初起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1)禁食辛辣物。2)孕妇禁用。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4)胃寒便溏者慎用。5)用于声带小结、息肉之初起,凡声带小结、息肉较重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清喉利咽颗粒(慢严舒柠)

【成分】黄芩、西青果、桔梗、竹茹、胖大海、橘红、枳壳、桑叶、醋香附、紫苏子、紫苏梗、沉香、薄荷脑。

【功效】清热利咽,宽胸润喉。

【应用】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咽喉发干、声音嘶哑;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常用有保护声带作用。

【注意】1)忌辛辣、鱼腥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3)扁桃体有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4)声音嘶哑较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2.虚证 (阴虚内热)

一般慢性起病,病程长,长期反复发作。以咽干、咽燥、咽痒、干咳、喑哑等为主症者,可酌情选用以下中成药。

养阴清肺丸(颗粒)

【成分】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

【功效】养阴润燥,清肺利咽。

【应用】用于阴虚肺燥,症见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治疗白喉、急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肺燥咳嗽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1)忌烟、酒及辛辣。2)便溏者慎用。

玄麦甘桔颗粒

【成分】玄参、麦冬、甘草、桔梗。

图:麦冬

【功效】清热滋阴,祛痰利咽。

【应用】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干痛;慢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2)便溏者慎用。

咽炎片

【成分】玄参、百部(制)、天冬、牡丹皮、麦冬、款冬花(制)、木蝴蝶、地黄、板蓝根、青果、蝉蜕、薄荷油。辅料为蔗糖、明胶、滑石粉、硬脂酸镁、食用色素。

【功效】养阴润肺,清热解毒,清利咽喉,镇咳止痒。

【应用】用于慢性咽炎引起的咽干,咽痒,刺激性咳嗽。

【注意】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2)便溏者慎用。

医生提示

急性咽炎患者要休息,多喝水,吃稀软食物,禁烟酒,不吃辛辣和过于油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这对急性咽炎的早日痊愈十分重要。平时可早晚用淡盐水漱口,漱口后不妨再喝一杯淡盐水,为咽部杀菌、清洁和湿润,改善咽部的环境,预防细菌感染。注意调畅情绪和用嗓卫生。慢性咽炎病情常迁延难愈,严重的咽痛、喑哑一定要去耳鼻喉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登场书籍

《抓主症选用中成药》

本书按老百姓能理解的主要症状(如:感冒、咳嗽、头痛、眩晕等)和老百姓熟知的常见病(如:胆囊炎、糖尿病、脂肪肝等)来分类,每小类选市面上常见中成药5~6个,以“抓主症”选药的思路编写并附图片、成分、功效及注意事项,以求图文并茂,简单明了,准确实用。

中医书院购书链接——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抓主症选用中成药》,龙一梅◎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全部图片所有版权图片,请勿盗图。

商业合作或投稿:cptcm2016@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在微信有赞平台购书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