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离谱!大鼠(Rats)怀孕 40 周生下小鼠(Mice),中国医院奇葩论文叕刷新下限

发布时间:2022-02-27 11:44:50来源:丁香园

本文作者:EVEE

在最近一篇来自中国医院的文章中,大鼠(Rats)怀孕生出了小鼠(Mice)。

大鼠和小鼠是同亚科,但不同属的物种。大鼠小时候叫小大鼠,小鼠长大了叫大小鼠。如果说大鼠怀孕生出小鼠,就好比是大熊猫生出了小熊猫。

图片来源:科学公园

大鼠(Rats)生小鼠(Mice)?

这篇文章发表在期刊SaudiJournalofBiologicalSciences上,题为EffectofIL-18onintrauterineinfectionofHBVinmiceoncellmolecularlevel。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这篇文章的作者只有两位,通讯单位为陕西省某医院妇产科,论文研究的内容为「IL-18在细胞水平上对小鼠乙肝(HBV)宫内感染的影响」。

在摘要里的方法部分,出现了怀孕大鼠这个「乱入」的主角,到方法末尾又出现了小鼠这个真「主角」。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有人在Pubpeer进行了提问,质疑小鼠怎么会是大鼠的后代,作者亲自下场回复,明确说明小鼠就是大鼠的后代。

图片来源:Pubpeer

上一次「试图打破大鼠小鼠之间生殖隔离」的文章,还是研究大鼠-小鼠嵌合体,已经登上了期刊Cell,还被Nature的新闻版块特别报道。

研究人员为了达成嵌合体的目标,先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创造了敲除掉器官形成基因的小鼠胚胎,然后将大鼠干细胞注射到小鼠胚胎中,最后再将胚胎植入小鼠子宫,成功造出了大鼠-小鼠嵌合体。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小鼠感染乙肝、孕期40周?

事实上,除了大鼠生小鼠这一点以外,整篇文章还充斥着不少违反常理的描述。

第一,摘要部分提到,通过实验观察怀孕大鼠(rat)所产的小鼠(mouse)的宫内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

网友对此提出了质疑:「大鼠小鼠根本不会得乙肝,土拨鼠勉强可以得土拨鼠肝炎,但是这个模型能否类比乙肝也都还得小心谨慎」。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虽然当前已经有不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小鼠模型,但在自然界中,乙肝病毒的宿主谱相对较窄,只有少数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和毛里求斯食蟹猴易感染HBV。

土拨鼠肝炎病毒已被用于研究其自身宿主中的HBV复制和发病机制,然而,这种特定的病毒宿主系统与人类感染HBV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既然都有对应的小鼠模型了,那本文用的会不会就是对应的小鼠呢?

答案是否定的。本文采用的BALB/c小鼠是最常用的近交系小鼠品系之一,生产性能好,繁殖周期长,比较容易群养,和那些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小鼠模型并不相同。

第二,方法部分提到,每只怀孕大鼠被抽血3毫升,但是每只刚出生的小鼠被抽血6毫升。

先不说小鼠被抽血比大鼠还多的这个问题,以刚生下来的小鼠大小,抽成鼠干都抽不出6毫升的血液。

此外,网友在Pubpeer上质疑,如此多的血液流失已经超过成年大鼠能够生存的上限。

图片来源:Pubpeer

喂养条件也很惊悚,喂的都是啮齿动物,多少有些凶残了。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第三,结果部分提到,101只怀孕大鼠只生出了101只小鼠,而且孕期平均接近40周。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事实上,老鼠不可能一窝只生一只,还得怀孕40周,否则堪称是「鼠中哪吒」降世了。

低级错误频发,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这些年来,离谱的科研论文似乎越来越多了,从男性宫颈癌,女性前列腺癌到怀孕40周的大鼠生小鼠。

大家可能要说,这种论文灌水发的都是水刊,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这个发表大鼠小鼠论文的期刊为SaudiJournalofBiologicalSciences,并不在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中,影响因子也不低,已然过四分,被列为中科院SCI分区的生物学3区期刊。

图片来源:期刊主页

这些问题论文之所以发表到期刊上,无非是因为滥竽充数的论文工厂,第三方机构捉刀代笔。但论文买卖背后更本质的原因依旧还是那句话:「论文有用」。

对于医务工作者而言,论文和职称评定的挂钩,让不少人想方设法弄上两篇论文。如果做好本职,好好治病救人就可以升职,也许便不会有人冒着被查的风险去买一篇问题论文了。

策划:地猫

监制:gyouza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生物学霸(ID:ShengWuXueBa)。生物学霸是丁香园旗下科研资讯平台,生医领域头部大号。最新科研资讯+满满科研干货,欢迎关注!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