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他最经典的五首诗,道尽了人间的残酷真相

发布时间:2022-03-09 10:54:35来源:物道

物道君语:

怀着悲悯之心,听见战场的哭声。

最近新闻中的“顶流”莫过于俄乌战争。

我第一次与战争如此接近。互联网带来各种清晰的声音与影像,有战车,有炮火,更多的是那些在战火中的普通人,或是迷茫,或是呼救,或是恸哭。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一句诗在脑海中浮现,那位同样饱经战乱的诗圣杜甫,仿佛也要对此言说。

以往读杜甫,虽知其诗沉郁顿挫,却只像是隔窗看景;知道他卷入战乱,我却无法想象出战乱带来的痛苦。

图|清可©

重新翻开《杜工部集》,诗中的悲戚与眼前的现实慢慢重合,那些藏在诗里的哭声逐渐清晰,那些故事仿佛依然发生在当下,牵动人心。

杜甫为战争写诗,写的是战乱中的芸芸众生。在逃亡与流离之中,杜甫步入了名为战争的人间地狱。无数苦难,发出不能语的哭声,进入了杜甫耳中,落到笔下,化作无限的悲恸同情。

杜甫被尊为诗圣,不同于超凡脱俗的“诗仙”,他以圣人之心关怀世界,以悲悯之心直面血淋淋的现实,把满腔悲愤融化为了慈悲。

细听那些哭声,令人感慨不已,不忍卒读。

图|清可©

天宝年间,那场巨大的祸乱仍未降临,唐玄宗治下的大唐仍保有盛世气象。

但杜甫却看到了与盛世极不相符的悲伤。

在声势浩大的队伍中,已经披挂戎装的征夫,跟在扬起烟尘的战车和战马后面。

征夫的父母妻儿,在道路两旁哭嚎,急切地想找到队伍中的亲人。战场凶险,或许这一次匆忙的见面,就会成永别。想到此处,两旁的哭声更为凄厉。

无论在什么时期,我们都会经历离别。在和平年代,我们说“再见”,带着重逢的希望。而对战争时期的人们来说,离别,可能就是永别。

图|清可©

最近在互联网流传着一段视频,在乌克兰东部,一位即将走上战场的父亲与将要被送到俄罗斯安全区的女儿相拥而泣。无论对哪一方来说,意识到重逢无望的分别时刻,往往格外刺痛人心。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说过:“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对于每一个渴望和平生活的人来说,建功立业、金戈铁马的气概与荣耀,远不能抵消亲人生死未卜的恐惧,与亲人被迫别离的痛心。

我们憧憬着一个和平的世界,人们不必经历这般生死未卜的永别。而是身边的人离开时,也能坦然地道一声“再见”,期待着不久后的重逢。

图|清可©

一个被征召入伍的士兵,趁着兵败逃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眼前的光景让他有些头晕目眩:以往人来人往的寻常巷陌,现在已人去楼空,惨淡的阳光照下,更映出被战乱破坏的萧条与凄凉。

我们多少都读过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那是一种岁月流转后的演变,虽眼前陌生,但故乡特有的烟火气依然令人怀念。

而战争则像是无情的重锤,把故乡砸得粉碎。我们习惯了邻里的闲谈,菜市的喧闹,和家里的柴米油盐,但这熟悉的生活又在战争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当战车碾过,留下的只有一地的支离破碎。

图|清可©

曾有人在网上为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等国家战前与战后的对比图,那繁华的街道、庄严的清真寺碎作断壁残垣,留下的只有无家可归之人的哭声。

当士兵回到家时,亲人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把荒屋当做巢的野狐狸,邻居的男丁也被强征殆尽。战争的肆虐,又岂止是在直面战火与淋漓鲜血的前线。当故乡也变得易碎,又有什么能保护游子的心呢?

故乡,代表着人心中最深处的美好与怀念,它呵护着人们内心深处的脆弱,是人们最坚实的后盾。愿战火熄灭,愿故乡月明。

图|清可©

“长相思,摧心肝”,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与爱人别离,相隔两地。

若要给这痛苦加上一层,那便是身处战乱之中,难得音讯的担忧和恐惧。

杜甫困在沦陷的长安城,周围已经是一片残垣断壁,原来怡人的春色反而更衬托出此时大唐的破败和杜甫心中的感伤。

战火纷飞之际,原本不方便的交通变得更为凶险,长久未能收到家书令杜甫胆战心惊。现在妻儿身在何处?是否躲过了战火?为什么还没收到她们的书信?

无数忧虑涌上心头,他只能抓挠着头发,希望抚平心中的不安。但忧虑没有减少,本已不多的白发又掉落了几根。

图|淸凉地儿-了琹©

跨越千年,电与光为我们带来了更方便的联络。当我们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熟悉嗓音,看着屏幕中的熟悉面容,是否有想过,如果这一切被战火摧毁,我们又该如何看到所爱之人?

相思,是因为爱得真切。那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烦恼;是夏劝加餐,冬劝添衣的关怀。爱不应被战火阻隔,而应化为种子播撒大地,培育出和平之花。

图12|淸凉地儿-了琹©

普通人身处战乱之中,经历得最多的是什么?是失去。

老人在动乱中经历了无数次失去。儿子,孙子,都在战场中,像无数跟他们一个岁数的人,化作了一堆枯骨。

失去得太多,让老人变得有些麻木:“只剩下我一个,又何必苟且偷生呢?”

老人也明白,现在大唐正值危难时刻。安、史的叛军存在一天,神州大地就要多经受一天战乱之苦,世间就要多几个像他这样的可怜人。

想到此处,老人抛下拐杖,加入到从军的队伍中。同行的年轻人仿佛看出了老人背后的沉重故事,不由得感到心酸。

图|淸凉地儿-了琹©

每每谈起战争的幸存者,我都很难去认同这个“幸”字。在那些照片中,我们看到孩童隐藏在血迹下的天真眼神,看到老人看着逝者的无助背影,也看到父母抱着已经僵硬的孩子的痛哭。

他们本不应该承受这种荒谬的“幸运”,但战争破坏了许多人真正的幸福,以至于痛苦和悲伤成为了幸存者的特权。

但活着至少意味着未来。在战争以后,人们慢慢吹散蒙在心中的硝烟,开始重建未来的新生活,重新去追求新的希望,同时祈祷着:世界远离战火,光明永存人间。

图|淸凉地儿-了琹©

在陈陶,唐军遇到了一场惨烈的大败。

战争过后的野外格外寂静,只听到烈风划过被染红的湖水,仿佛战死的冤魂在呜咽。

入侵者们耀武扬威地走过被占领的长安城,享受着这鲜血淋漓的战斗成果。而长安百姓只能向着战场所在的北方哭泣,盼望着官军能够赶走侵略者,重整山河。

最近人们流传着一句感叹:“我们不是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在了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我认为还需要加一句,“只是生在了一个能够保护国民的国家”。

图|梅森1949©

那些在战火纷飞之处无能为力、肝胆欲裂的普通人,他们何尝不想要和平,但战火如野火,不敢攀上坚硬的山石,却只能灼烧着树木和青草。

近代百年,中国饱受战乱之苦,不是因为好战,而是因为孱弱。无数先烈用血与火,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和平的今天。当纪念日的防空警报想起,我们都应铭记历史,不忘自强。

以往有一句话“止戈为武”,代表着中国人的战争思想:和平需要武力来保护,而武力也只能用于保卫和平。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已在别处道出了和平的本质:抗战之力,止战之心。

图|梅森1949©

或许有人会问:听见那战乱的哭声,有什么用呢?

我的回答是:唤起我们心中的善。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你感受到痛苦,那么你还活着。如果你感受到他人的痛苦,那么你才是人。

无论我们如何论证某一场战争的合理性,我们都不能忽视,在这强大的破坏力下,无辜的百姓不得不经历各种各样的悲剧。

图|梅森1949©

杜甫深知安史之乱的祸根在于叛军,他为官军收复蓟北而“漫卷诗书喜欲狂”,不影响他为石壕村中被强征的老妇感到哀伤。

杜甫写下了战乱的哭声,并不是为了支持或反对某一场战争,而是对战乱下具体的人致以真切的同情。

即使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什么,但揭露苦难、心怀光明依旧是一种难得的善,无数的善聚在一起,便是一个和平的世界。

当和平成为共识,战火便失去了肆虐的土壤。

图|梅森1949©

·致亲爱的物道家人们·

人生似水,

悠然泛舟。

如若欢喜,请点个赞!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