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朱棣为何选体弱多病的朱高炽为太子,而非战功卓著的朱高煦

发布时间:2022-03-09 07:55:09来源:历史D学堂

作者:杨上柳下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文约2300字

阅读需要6分钟

与现在很多宫斗穿越小说影视作品里将皇帝歪曲到只会在后宫女人堆里“沾花惹草”不同,在历史上并不缺乏尚武阳刚、战功卓著,极富个人魅力的“马上皇帝”,而明成祖朱棣算是这个“圈子”里的“顶流”,作为燕王他在“靖难之役”里批坚持锐,作为成祖他在“五伐漠北”中御驾亲征。

除此以外,朱棣还命数十万大军南伐安南(今越南)并取得辉煌胜利,又命郑和率领当时最庞大的舰队六下西洋,宣大明国威于海外,就连其最终都是逝于第五次北伐途中,可谓是戎马一生、战功卓著。

上图_朱棣(1360-1424),即明成祖,永乐皇帝

不过和其赫赫武功相比,在子嗣数量方面朱棣就有些乏善可陈。朱棣一生“仅有”四个儿子,其中小儿子还过早夭亡,其他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都是徐皇后所生。就其子嗣数量而言,朱棣属于帝王中“偏少”的一类,和其生了26个儿子的父皇朱元璋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身为嫡长子的朱高炽,先是被立为藩王世子,后来“升格”为皇太子,但朱棣似乎也并非就对其“绝对满意”,作为一个“马上天子”,相比于体胖多病的朱高炽,次子朱高煦则尚武好斗、勇猛善战,在某种程度上也更合朱棣的心意。

在“靖难之役”时,朱高煦就多次立下赫赫战功,还曾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对此也是颇为肯定赞赏,甚至据称曾对朱高煦说出“勉之!世子多疾”这样极度“暗示”性的话语。

尽管如此,朱棣一直到最后也并未更换过太子,而朱高炽也就顺理成章的即位为明仁宗。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朱棣选择了和自己性格迥异的朱高炽,而没有选择更像自己的朱高煦做继承人呢?

上图_朱高炽(1378年-1425年),即明仁宗

首先作为”秩序破坏者”上位的朱棣,出于当时和后世稳定的需要必须重新成为“秩序维护者”

身为藩王的朱棣,通过战争手段夺位上台,即使最后结果成功,但在封建社会其行为本身依然是大逆不道。不仅方孝孺就当面咒骂朱棣百年之后依然逃脱不了篡逆的骂名,哪怕朱棣已经称帝后多年,不少朝臣也采取反对迁都北京等行为来发泄对其的不满。朱棣对此也深知肚明,身为封建秩序“破坏者”的他,要得到天下的拥戴,不仅只能靠武力,还必须重新成为“秩序维护者”,通过一系列的道德建设、文治武功,重新树立起自己的正面形象。而

这其中,由于夺位上台的身份,朱棣自然对皇位继承一事又是格外慎之又慎,选择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不仅向天下昭示在皇位传承上符合伦理纲常,也是给当时以及后世的没有继承权的皇子们敲响警钟,让他们安分守己,甘于“躺平”,不要再走自己的老路。

上图_解缙(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

除此之外,也算是朱棣对自己过去道路的一种“否定”。而朝中重臣如内阁首辅解缙也劝说朱棣“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并深为朱棣接受采纳。

试想一下,如果“得位不正”的朱棣再选择了一个非嫡长子的朱高煦做继承人,那不仅意味着自己从头到尾都在“破坏秩序”,而且更会给后世的皇位传承带来极为恶劣严重的影响,这当然是不可想象的。

上图_《饮马流花河》中的朱高煦

其次,朱高煦本人肆意妄为,口碑不佳,朝中支持度不高

朱高煦虽然本身屡立军功,但其本人肆意妄为、言行轻佻,明太祖朱元璋就很不喜欢这个皇孙。到建文帝朱允炆时期,朱高煦更是劣迹斑斑,不仅将舅舅徐辉祖(徐达之子)的宝马盗走,还在涿州因琐事杀死驿丞,朝臣更是借机将矛头直接指向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指责其管教无方。

而后来朱高煦继续变本加厉,不仅一再打压朱高炽,而且更是处处以唐太宗李世民自居(朱高煦自认为与李世民一样都是嫡次子身份,都擅长带兵,也都有野心。不过其各方面能力和李世民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其野心暴露无遗。他的种种所为都使得其口碑甚差,不仅朝臣都对其避而远之,就连一度对其欣赏有加的父皇朱棣都逐渐疏远甚至对其厌恶。

而与其交好的军方大佬丘福(被朱棣称为靖难功臣第一)又在北伐漠北途中战死沙场,使其本来就有限的支持度更是大打折扣。这些因素都使得朱高煦最终都没能登上太子之位。

上图_《郑和下西洋》中的丘福

再次,朱高炽也绝非好拿捏的“软柿子”

虽然被朱棣称为“多疾”,但历史上的朱高炽也绝非只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靖难之役中,面对建文帝麾下大将李景隆重兵围攻,坐镇北平的朱高炽沉着冷静,奋力应战,最终击败了李景隆,确保了朱棣大后方的安全,可以说功劳也并不逊于在前方冲锋陷阵的朱高煦。

而在朱棣意外病逝于北伐漠北途中时,朱高炽也能毫不慌乱、周密部署,一面急令漠北的精锐骑兵火速返回北京布防,另一面又派出亲信将领率军坐镇南京,以做好“最坏打算”,直到最后顺利登基。从以上来看,朱高炽也堪称政战两道的高手,而并非是好拿捏的“软柿子”。

上图_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

最后,“好圣孙”朱瞻基让朱高炽“父凭子贵”

据称,在朱棣一时为立储有所犹豫之时,内阁首辅解缙用一句“好圣孙”让朱棣最终下了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这里的“好圣孙”,就是朱高炽的嫡长子,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本人文武双全,不仅熟读经史,也孔武有力,曾多次跟随朱棣一同讨伐漠北,深得朱棣喜爱。比起那些深宫大院里“母凭子贵”的后妃们,朱高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父凭子贵”,沾了自己儿子朱瞻基的光。

而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就驾鹤西去之后,匆匆上位的明宣宗朱瞻基就以雷霆之势粉碎了叔父朱高煦的叛乱,并先后三次率军巡视北部边境,继续保持对漠北蒙古诸部的军事优势,又命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延续大明国威。

与此同时,朱瞻基也更加注重休养生息、安抚百姓,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其统治时期与明成祖一脉相承,史称“永(永乐)宣(宣德)盛世”,可见这位好“好圣孙”的确实至名归。

参考资料:民国孟森著《明史讲义》

更多精彩点击观阅

....................END....................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百度百科TA说,历史领域特邀科普合作平台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大学堂】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您“赞”、“在看”了没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