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2 15:33:20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柴雅欣报道3月11日上午,2022年全国两会完成各项议程,圆满落下帷幕。
今年,党的二十大将要召开。走过党的百年华诞,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在这一关键节点,此次全国两会任务重大,意义非凡。
全国两会是共商国是的民主殿堂,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逻辑和独特优势
人民当家作主、协商凝聚共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践行“中国式民主”的重要途径。在全国两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逻辑和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彰显。
从在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提出关于加大信用贷款比重、降低贷款利率等支持中小企业的建议,到收到中国人民银行的连线回应,全国人大代表、广东远光投资集团董事长蔡仲光只等了不到48个小时。
视频连线另一端,中国人民银行607会议室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马贱阳和他的同事详细解答。蔡仲光边询问边记录,不一会儿就写满了一页纸。
“代表建议办理的速度越来越快,政府部门回复的质量越来越高。”蔡仲光深切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梳理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的五次大会可以发现,代表们在大会期间共提出议案2282件,且五次大会期间的议案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这些议案都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发展战略落实,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2年3月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二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车工王尚典、李洪亮、王晓菲(由左至右)。(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中国的民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有基层一线的同志当人大代表,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优势。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一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邮区中心邮件接发员柴闪闪首位亮相。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柴闪闪提出的关于完善新业态中灵活就业劳动者社会保障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列为重点督办建议。2021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平台企业对劳动者权益保障应承担相应责任。
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明确提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要比上届有所上升。草案同时明确,农民工代表人数要比上届有所增加,党政领导干部代表的比例要继续从严掌握,妇女代表的比例原则上要高于上届。
2022年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女代表们在广场合影留念,庆祝“三八妇女节”。(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全国两会是关切民生的务实大会,“百姓盼的”与“党和政府干的”同频共振,政声民意交融共鸣
在全国两会上,民主与民生紧密相连,“百姓盼的”与“党和政府干的”同频共振,政声民意交融共鸣。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两会前夕,人民网公布了“2022年全国两会调查十大热词”结果,经过超562万人次网友投票,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社会保障位列热词榜前三位。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等作出规范,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陈海仪说。
翻开今年的“两高”报告,一系列反腐败数据释放了党中央坚持不懈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推向纵深的鲜明信号。最高法工作报告指出,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3万件2.7万人,秦光荣、王富玉等14名原中管干部受到审判。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规范监检衔接,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2万余人,同比上升5%。与国家监委等共同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起诉受贿犯罪、行贿犯罪同比分别上升21.5%和16.6%。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等暖心举措,饱含民生关切之情。
减税降费是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财政部部长刘昆介绍,自“十三五”以来的6年间,我国累计减税降费规模超8.6万亿元,千万企业和数亿群众享受了政策红利,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
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发展走向的窗口,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为全球共克时艰注入信心与力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实现5.5%左右的增长,这是在高水平上的稳,实质上就是进,是不容易的,必须有相应的宏观政策支撑。”在回答外媒记者关于经济增速的提问时,李克强总理表示,看似速度放缓了,实际上分量更重。
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人均GDP突破8万元……“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这是在高水平上的稳,实质上就是进。图为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人均GDP突破8万元……“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迎来开门红。今年,我国经济遇到了新的下行压力和挑战,各种复杂环境在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政府工作报告着眼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同时亮出准备充足的政策“工具箱”。
“面对动荡的世界,中国寻求经济和社会稳定。”《西班牙日报》网站报道称,中国早就开始转向更为成熟、理性的经济模式,相较于增长数字,中国更关心的是其经济的健康。美国彭博新闻社评论称,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处于许多经济学家给出的预测区间高位,将会提振陷入困境的世界经济。
新时代振奋人心,新征程前景壮阔,圆满落幕的全国两会恰是中国踔厉奋发的新注脚。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完整版内容
编辑:张琰
校对:张颖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