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36岁男星因「主动脉夹层」离世!每年10月是它的发病高峰期

发布时间:2020-09-21 16:20:15来源:生命时报

在医学界,有一种急症死亡率极高,用“九死一生”形容也不为过,从青年到老年,都是它的狩猎对象,这便是「主动脉夹层」。

据台媒报道,9月16日,中国台湾艺人黄鸿升(艺名“小鬼”)去世,年仅36岁,舆论认为其死因系在浴室滑倒撞到头,无人发现救治不及时离世。

9月20日,黄鸿升的经纪人透露,其真实的死亡原因,其实是主动脉剥离(又称主动脉夹层)造成血管阻塞。

主动脉夹层到底是什么病症?哪些人是高危人群?怎样及时识破并预防?《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权威专家一一解答。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心外一科主任刘永民

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教授孟庆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健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是人体最粗的一根动脉,也是人体承受压力最大的一根血管。它从心脏的左心室发出,向上、向右、再向下,像一根弓状的管道,沿脊柱下行,并在胸腔和腹腔内分出很多分支,向全身各处输送血液。

主动脉壁分内、中、外三层,内外壁就像房子的内墙、外墙,中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好比房屋的钢筋混凝土。

正常情况下,主动脉中间的“钢筋混凝土”非常结实,牢固地稳定住内外壁,但如果存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危险因素,血流的冲击力会把内膜撕破,让中层断裂(暴露),血液跑到内外膜之间,就形成了主动脉夹层。

通俗地讲,主动脉夹层就是血管劈了。若不及时救治,血流会冲破外壁,就像黄河决堤一样,造成大出血、休克,死亡就是一瞬间的事。

主动脉夹层的典型症状是:多急性起病,前胸、后背感到撕裂样剧痛,疼痛可向下延及腹部,严重者可导致休克。

累及升主动脉的夹层,叫A型主动脉夹层,夹层朝着心脏方向撕裂;发生在主动脉弓以下部位的叫B型主动脉夹层。

A型主动脉夹层疼痛部位一般在前胸、后背,B型疼痛部位偏下一些,多在后背、腹部。

临床统计,主动脉夹层患者中,B型略高于A型,但死亡率远低于A型。国外统计显示,A型主动脉夹层一旦发生,随着时间推移,每小时死亡率增加1%;如果不及时手术,48小时的死亡率为50%,一周内死亡率为70%,一个月内死亡率为90%;即便上了手术台,国外统计的死亡风险也有15%~20%。因此,用“九死一生”形容这个急症一点不为过。

5类人要格外小心

主动脉夹层有较为明显的高发人群,以下5类人要特别警惕。

1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据统计,该症患者八成都有高血压病史。

有的病人平时血压控制得还可以,但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屏气用力等情况下,血压一过性升高,就可能诱发主动脉夹层。

2

动脉硬化患者

动脉硬化患者主动脉的弹性变差,尤其是血管中层的结构变“糟了”,患者在上身突然扭转、伸展或抬起的瞬间,主动脉受到猛烈牵拉,就可能造成血管壁撕裂。

“曾有个病人打麻将时,举着牌先往后仰,然后突然往桌上一拍,血管就劈了。”孟庆义教授表示,我国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年龄提前,是我国主动脉夹层越来越多、且发病年龄早的主要原因。

3

肥胖者

胖人腹部脂肪多,会造成膈肌上抬,主动脉根部须承受更多压力。

4

孕妇

孕妇因为胎儿的存在,主动脉也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另外,孕妇由于激素变化会使主动脉中层发生囊性改变,因此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发人群。

5

马凡氏综合征患者

这是一种较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这类人的心脏和大血管存在先天性缺陷,容易发生主动脉夹层。

每周三、十月份,主动脉最易撕裂

虽然主动脉夹层发病凶猛,但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它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月份和昼夜规律,在这些危险时刻不妨格外小心。

北京安贞医院孙立忠教授研究团队联合美国耶鲁纽黑文医院研究人员发现,每周三、十月份,主动脉夹层高发。

研究人员分别从所在医院选取研究对象,共纳入164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中国患者1397例,美国患者245例,患者平均年龄51.6岁,其中76.7%为男性。结果显示:

冬季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为33.6%,夏季为17.2%,春季和秋季均为24.9%。

按月份来看,10月发生率最高,为10.5%,其次是2月和12月份,8月发生率最低。与每年5~8月相比,每年9月至次年4月,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研究还发现,一周中周三发生率最高(15.5%),周一次之(15.2%),周日发生率最低(12.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研究人员,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在分析了2011~2018年在同济医院确诊的2048名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数据后,研究人员发现:

34.2%的病例发生在冬季,夏季发病率最低为14.8%;

夜间2~3点发病率最低,上午9~10点是第一个发病高峰,下午16~17点是第二个高峰,但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发病早高峰在上午7点,老年患者发病早高峰在10:40。

防治主动脉撕裂的5个关键

主动脉夹层属于心血管急危重症,死亡率高,但可防可控,关键是去除高危因素。

No.1

控制好血压

人人都要关注自己的血压,一旦发现偏高,一定要积极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生活中要避免大喜大悲、熬夜、过劳等可引起血压骤然升高的因素。

生命君提醒广大高血压患者,血压高不仅会慢慢地伤害心、脑、肾等器官,还会引发主动脉夹层这种能迅速夺去人性命的急症。

No.2

防治动脉硬化

现代人因为饮食结构调整及体力活动减少,动脉硬化逐渐增多且出现年龄越来越早。

应该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控制热量摄入,多吃果蔬,增加运动量。

临床上有个衡量动脉硬化的指标叫“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是用压力感受器或多普勒超声信号等方法检测不同部位的脉搏波,能准确评估动脉血管的僵硬程度),应将其列入中老年人常规体检中。

No.3

减少某些突然发力的动作

老年人多有动脉硬化,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上半身突然性大幅度扭转、拉伸等动作。

例如,起床、从沙发上站起身时动作要慢;厕所马桶边最好有个扶手,起身时借一下力;东西掉在地上,不要探着上身去够,而应该走近然后蹲下再捡,可减少主动脉夹层发生的风险。

No.4

尽可能地避免外伤

外伤也可能导致主动脉撕裂,如车祸伤、坠落伤等,这些力量可引起受伤局部及远处的主动脉内膜广泛撕裂,造成一个或多个裂口的主动脉夹层。

No.5

重视体检

心脏彩超、X线平片,有助及早识破主动脉夹层,MRI、CT均可做出明确诊断。

一旦怀疑或确诊主动脉夹层,应该立即到医院治疗。成功获救的前提是迅速就诊、准确判断、及时手术。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胸痛患者千万不要盲目地使用抗凝药,应该首选心脏彩超检查。

如果发现主动脉管腔内有漂浮的内膜,就可以怀疑主动脉夹层。目前我国很多医院开辟了胸痛门诊,几家大的血管外科中心水平居国际前列,手术死亡率低于国际平均值。▲

本期编辑:郑荣华本文作者:生命时报记者张彤张冕

等等,右下角点个赞再走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9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欢,就点个“在看”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kf#twz.ink(#换成@)进行处理。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