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08 15:20:13来源:大专家
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
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为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寒露时节气温比白露时节更低,清晨地面的露水寒冷,快要凝结。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是秋天的节气中第一次出现“寒”字,标志气候从凉爽转向寒冷。寒露过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时间减少,昼夜温差更大,晨晚有明显寒意,空气渐干燥。
寒露时节:南岭以北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即将进入冬季。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三候
初候鸿雁来宾: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寒露时鸟雀不见踪影,水里捡到的花蛤颜色与鸟雀相同,仿佛是鸟雀变的。
三候菊有黄华:寒露时节,菊花竞相绽放。
寒露农事
寒露至霜降之间,是金秋九月秋熟作物成熟、越冬作物开始播种的秋收秋忙时节,秋季蔬菜在此时长势良好。
此时北方正值玉米丰收和种植秋小麦的时候,也是南方冬春棚菜地力培育和育苗的有利时期。
寒露习俗
1.吃花糕
寒露节气与重阳节时间相近,九九登高后民间有吃花糕的习俗。
因“高”与“糕”谐音,所以应节糕点叫做“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2.秋钓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少日照,鱼儿开始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因此有寒露秋钓的说法。
3.饮菊花酒
此时菊花盛开,我国有些地方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菊花酒由菊花、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甜美清凉,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寒露养生
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寒露时节气候渐冷,此时人体阳气收敛,阴静藏于体内,所以秋季养生须注意“养阴收阳”。
寒露时节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燥邪最易伤肺伤胃。所以此时节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注意补充水分,同时还要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损耗精气津液。
饮食养生
日常饮食在做到膳食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甘温、滋润的食物,以起到健脾益胃、养肺滑肠、滋阴润燥的功效。
宜食:
梨子、柿子、香蕉等水果;
胡萝卜、冬瓜、银耳、百合、藕等蔬菜;
此外,豆制品、菌菇、海带、紫菜等也是很好的饮食选择。
芝麻具有健脾胃、利尿、助消化、化积滞、顺气中和等功效,是寒露时节重要的养生食物,尤其适宜老人和孩子。
起居作息
此时节天气变化大,起居时间也应适当调整。《素问》中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起顺应阳气通达,早睡则可以涵养体内阴精,顺应时节气候以达到养元气调阴阳的作用。
此时节气温下降、空气干燥,最易感冒咳嗽,甚至可能诱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因此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不宜再穿着短袖短裤,合理安排日常作息,以健康的状态度过这个寒冷的末秋。
寒露食谱
1.桂圆红枣银耳汤
养生润燥,补脾开胃
2.川贝炖雪梨
清热滋补,润肺化痰
3.黑芝麻粥
补肝肾,润五脏
版权声明:
1.文章版权归大专家.COM所有;
2.尊重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大专家.COM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喜欢就请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