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为了这件事,浙江女子两个月饿瘦40斤!结果进ICU抢救了一天一夜

发布时间:2020-10-12 18:20:10来源:浙江在线健康网

浙江宁波市民任女士

最近在鬼门关转了一圈,

由于严重的酮症酸中毒,

她在医院ICU经一天一夜的抢救

才脱离险境。

任女士为何会突发酸中毒?

背后的原因让人吃惊:

原来她确诊糖尿病后不肯吃药,

为降血糖,硬生生饿着,

最后导致病情严重。

专家提醒,

糖尿病尚不能根治,

控制血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急功近利、旁门左道的做法

很可能威胁到生命。

为降血糖,她两个月

“成功”减掉20公斤

任女士今年56岁,是宁波人。两个半月前,她体检被查出糖尿病,空腹血糖9.4mmol/L,餐后血糖13.2mmol/L,病情属于中等、初发,还没到注射胰岛素的地步。医生开了两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叮嘱她要按时吃药、按时监测,同时配合饮食和运动,减轻体重。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文无关)

查出糖尿病时,任女士身高1米56,体重60公斤,体质指数(BMI)24.7kg/m2,属于偏胖体型。减轻体重有利于控制血糖?在得到医生的肯定答复后,一项计划在她心中成形:减肥,降血糖,不吃药。“患上糖尿病就要吃一辈子药,我接受不了。”任女士担心“是药三分毒”。

但是减肥谈何容易?任女士不爱运动,只好采取最为简单粗暴的方法:节食。

之后,她的食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天天变少。起初,戒零食,戒夜宵,渐渐地发展为戒荤腥,戒主食,经常一顿只吃几小口。饿得受不了怎么办?她就大量饮水,同时吃一点点蔬菜水果。

就这样,凭借钢铁意志,两个月时间,任女士硬生生减掉了40斤,BMI降到16.4kg/m2,瘦成了“纸片人”。

这么瘦了,血糖达标了吗?没有。尽管偶尔监测的空腹血糖已降为7.3mmol/L左右,但仍高于标准值。任女士打算“再接再厉”。

图片来源:新华社

减肥降血糖还没成功

身体却出了问题

但是,减肥降血糖的计划还没成功,任女士的身体却出了问题。半个月前,她出现奇怪症状:明明没吃什么东西却总感觉腹胀,还伴随恶心呕吐。在附近医院查出尿酮体阳性,按糖尿病性酮症治疗几天毫无起色,症状反而越来越重。之后她被转到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当时的任女士精神疲软、呼吸深大、腹部膨隆,检查提示严重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多项指标都远超出正常范围,随机血糖也有12.12mmol/L,腹部CT提示胃扩张。

考虑到任女士有糖尿病,人如此消瘦,血糖又算不上严重升高,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毛玉山觉得难以用常见的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来解释,推测是相对罕见的饥饿性酮症酸中毒,当务之急是补充能量和电解质,纠正酸中毒,否则人可能撑不过一周。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毛玉山

任女士被转到ICU接受血液净化(即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简称CRRT)治疗,一天24小时以持续缓慢透析方式清除体内过多水分和代谢废物,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同时确保营养支持。

CRRT借助的是一种体外循环设备。设备运行了一整天,各种药液用量达到42500毫升。次日,任女士的情况好转了。又经过一天的观察,她被转到内分泌科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近日,任女士康复出院了。

控制血糖是持久战

不能操之过急

出院前,任女士还是很不解:辛辛苦苦减肥,本该有利于血糖控制,怎么差点要了命呢?

对此,医生表示,科学减肥确实可以改善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提升全身健康状况,从而延缓甚至部分逆转糖尿病的发展进程,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和加重。

但是,减肥应该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任女士两个月饿掉40斤的“成绩”,是操之过急、用力过猛了。

据介绍,日常门诊中,糖尿病患者的“神操作”包括但不限于:

不肯吃药,寄望于保健品,殊不知有些保健品中添加了种类、剂量不明的降糖药物,患者突发低血糖入院抢救;

期望通过磁疗、按摩等办法控制血糖,也不肯好好吃药,结果血糖忽高忽低,过早出现了种种并发症;

自行减药、停药、加药、换药,用药之随性、大胆让医生们都吃惊……

医生强调:

糖尿病没那么可怕,

不讲科学胡乱管控才可怕;

药也没那么可怕,

脱离医嘱随意使用才可怕。

疫情通报

来源:宁波晚报、健康浙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主编:尉洁婷

责编:隋雪

点击右下角“在看”,推荐给大家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