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04 22:20:19来源:临床用药
关于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问题,已是老生常谈。然而,即便医师们讨论了很久、药师们点评了很久,部分手术的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问题,依然是个充满争议、让人头痛的话题,比如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手术。
笔者经过对多家医院的了解,关于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大致如下:
1.很多手术医生认为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属于治疗性应用,药师认为这属于预防性应用,两方各说各话。
2.品种选择不合理,绝大部分没有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选择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3.疗程普遍偏长,多用至术后4~7天;
4.鼻腔填塞物时间较长,导致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时间较长
这些「普遍认知」究竟正不正确?让我们从指南中找答案。
一、算预防性用药还是治疗性用药?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确认该手术切口的分类,指南等权威文献中对不同类型切口的抗菌用药选择都有明确说明。
内容整理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有较为明确的描述,其中的表1-1指出「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口咽部手术」属于II类切口。其《附录2-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指出「头颈部手术(经口咽粘膜)属II类切口」、「耳鼻喉科(复杂性鼻中隔成形术,包括移植)属II类切口」。
《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在发病机制中指出:「细菌是否为引起慢性鼻窦炎的初始原因尚不明确」,同时指出「慢性鼻窦炎稳定期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由此也可以推断,这类手术不可能划分为IV类切口,只能是II、III类切口,故只能按照II、III类切口预防用药。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性用药首选一、二代头孢,有循证学依据的一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唑啉,二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呋辛。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预防应用应严加限制。[1]
不过这里也有个矛盾的地方:耳鼻喉手术不属于IV类切口,不能按治疗常规使用抗菌药物,但《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在药物治疗部分却加入了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这是为何?自己打自己脸?
其实不光是《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提及,1998年《日本慢性鼻窦炎治疗指南(草案)》、2007年和2012年《欧洲鼻窦炎和鼻息肉意见书》均推荐应用14元环大环内酯类药物。我国《南昌指南(2008)》和《昆明指南(2012)》也推荐了该疗法。
但需要指出的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抗细菌生物膜和免疫调节作用;指南中推荐这类药的原因并不仅仅因为它是抗菌药物,更重要的是大环内酯类的免疫调节作用。
综上,笔者认为: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切口应归为II、III类,属预防性用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也只能按照预防用药选用。使用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均为不合理用药。
二、鼻腔填塞物多久可以取出?抗菌药物可以使用多久?
为了防止或减少鼻腔出血,术后鼻腔填塞物是常用的操作用手段。而鼻腔填塞物是导致感染的高危因素。
《鼻出血诊断及治疗指南草案(2015)》明确指出:前鼻孔填塞术应在24~48小时取出,填塞期间酌情使用抗菌药物;后鼻孔填塞术,填塞物一般应在3天内取出,填塞期间应使用抗菌药物。
《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围术期部分则指出:需填塞后24~48小时取出。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术后有鼻腔填塞物期间可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疗程与填塞时间相同,为术后24~48小时,最长不超过3天。以鼻腔填塞物为由延长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的均为不合理用药(少数出血难止,必须延长填塞时间的病例除外)。
三、小结
慢性鼻窦炎发病与微生物感染有一定关系,但细菌不是慢性鼻窦炎发病的唯一和关键因素。从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鼻分泌物中可培养出以需氧菌为主的多种细菌,且有生物膜形成,菌株耐药现象严重,还可伴有厌氧菌感染。由于风险高于获益,尚无足够证据表明慢性鼻窦炎患者口服或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有效。[3]因此治疗以抗炎为主,抗感染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慢性鼻窦炎手术切口归属于II类或III类切口,围术期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但为预防性用药,应按照预防用药的原则选择抗菌药物品种,疗程为术后24~48小时,最长一般不超过3天。个别特殊情况除外,并发其他部位感染的情况除外。
以上为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同仁继续讨论。
策划|hdd
作者|张崇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师
投稿|drugs@dxy.cn
题图|站酷海洛
参考来源(向下滚动)
1.国卫办医发〔2015〕43号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54(2):81-100.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鼻出血诊断及治疗指南(草案).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4):265-267.
临床诊疗干的好,实用工具不可少!文中提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已被用药助手收录,打开用药助手App,「在临床指南」模块中搜「2015抗菌」,第1篇就是啦!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用药助手
万篇指南随时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