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汽车 文章内容

汽车产业科学“减碳”,究竟需要怎样的创新?| 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21-04-22 18:59:17来源:中国汽车报

2021年4月19日,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拉开帷幕。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诸多变化,但为平稳过渡,诸多车企在去年都选择蓄势待发。而到了今年上海车展,在这片“老战场”上所展现出的“新势态”,给业界和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展体验,本次车展以“拥抱变化”为主题,将热点锁定在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

伴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在衡量一款汽车产品时已经不再拘泥于做工、用料、配置等传统评价维度,包括智能座舱、智能安全等“软实力”的权重正在迅速增加。例如在此次车展上首发亮相的宝马纯电动SUVBMWiX所搭载的BMWiDrive系统,带来诸多中国特有的数字化服务,包括应用了中国本土企业所开发的车机系统,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从自主品牌最先开始,到如今世界级豪华品牌也在加速智能化落地,科技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融合正在变得愈发深入,车上的服务也正像手机的应用一样,逐步融入到消费者生活中。

对于不造车的腾讯来说,对汽车未来的思考并不止汽车产品本身的智能化。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提出“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腾讯在本届车展期间与汽车企业共同探讨一个对行业发展和生存环境更息息相关的话题——“碳中和”。

“双碳”目标挑战下

汽车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作为仅次于电力热力系统的第二大碳排放源,交通产业一直是全球石油消耗最大且增长最快的领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分享了一份数据:交通领域占全球碳排放的四分之一,而道路交通(以汽车为主)的排放占到了交通领域的四分之三。因此,道路交通尤其是汽车行业的减排,基本上代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减排。

侯福深认为,降低碳排放是环境发展的大势所趋,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碳中和”会是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新高地。“汽车产业对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拥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未来有可能会成为全球竞争新型贸易壁垒的工具,像欧盟对于高排放的产品要征碳税,对电池要进行碳足迹的管理等,如果我们的产品不是低碳的,不是零碳的,未来出口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未来汽车产业实现碳达峰主要有三个途径:节能技术和混合动力技术的普及,在原有燃油车的基础上降碳;纯电动、氢燃料电池的使用,实现零排放;能源生产环节用碳捕捉方式进行减碳。

对此,腾讯副总裁钟翔平表示:“减碳并不是某一家企业的事情,我们希望运用自身的技术能力,与行业一起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从互联网科技企业的视角,我们认为,数字化的方法将更好的助力绿色化的发展。”钟翔平说,数字化技术能够为碳排放提供可测算、可规划的量化参数标准,并可有效减少很多领域不必要的碳排放。“例如,在智能驾驶的研发过程中,腾讯为车企提供的虚拟仿真技术,也用虚拟测试的方式取代实际道路测试,以更高效低碳的方式,加速自动驾驶的研发落地。在汽车生产制造流通等链条中,数字化的连接能够提高各环节间的运行效率,行业也在积极探索供应链碳足迹的捕捉,有针对性的推进减碳工作。”

低碳化发展给科技企业和汽车企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但与此同时,也为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动力和机遇。

数字化技术背后支撑

车企开启积极“减碳”行动

汽车产业究竟该如何减碳?上海车展期间,在由腾讯和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发起的“拥抱变化、拥抱绿色发展——碳中和驱动下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论坛上,国内几家头部车企在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表示,长安经过多年实践,目前定位“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未来五年将推出26款产品,2025年实现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30%,与此同时,在制造领域的目标是2025年将制造过程的碳排放降低60%。“新汽车、新生态产业公司是未来给消费者提供的愿景,我们的梦想是作为数字化电动汽车的普及者。”谭本宏说。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表示,吉利控股集团未来的定位是“电动智能出行公司”和“能源服务技术公司”,吉利发布了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智能化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和计划二(智能化电动汽车架构),坚定完成智能化、电气化的转型升级,并与腾讯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汽车全产业链低碳发展,从制造到供应商到工厂到物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提升减排的力度,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技术普及。据悉,吉利控股集团层面研究在2050年之前实现旗下产业的整体碳中和目标。

沙龙智行CEO文飞谈到,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是能源与汽车产业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产业链雏形初步建立,技术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同时,电动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智能网联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设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将从更高层面提高交通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文飞表示,长城汽车将立足氢产料电池核心技术,联合上下游企业,共推氢能产业发展。实现场景的闭环,更需要与各方实现合作。

在运行使用环节,行业共识一方面通过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充换电配套设施,提高电动车的使用体验和普及率;另一方面车企也在发力构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用户运营能力,搭建数字化运营体系,形成有效的用户低碳出行运营机制。蔚来汽车在此领域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方向,让更多人开上电动车,提供全场景补能体系。

蔚来电源管理副总裁沈斐表示,前不久,蔚来与中石化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建设充电换电网络,走向了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企业的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提高充电、换电的公共服务效率,打通用户、app或者小程序以及充电桩体系,让补能的基础设施之间互联互通。同时,车电分离的BaaS服务,也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运用数字化能力对电池资产高效集中的管理,提高电池使用率。

长期可持续发展

依赖数字化和绿色化双化融合

在汽车的生产、制造和供应链之外,科技企业能够发挥的数字化助力还应该体现在创新的用户服务和倡导方面。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通过建立连接用户的数字化运营平台,建立绿色积分体系,鼓励用户绿色低碳的驾驶行为和出行方式,才能形成有效的影响力。围绕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用户低碳行为运营服务,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探讨建立碳消耗的计算和追踪体系,实现碳排放的数据透明化和可追溯化等减碳路径,需要科技企业和汽车企业投入共创。

碳中和关系到每一个个体,也是全世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在汽车产业面向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的时代命题下,科技产业与汽车产业将成为产业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彼此开放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我们欣喜地看到,整车企业正在做出行动,无论是广汽集团在本届车展上发布的“GLASS绿净计划”,还是WEY品牌推出的混动DHT产品,都在不遗余力地为降低碳排放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仅凭车企的努力显然势单力薄,随着数字化发展,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在数据领域、软件实力等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显现,并且在以更优算法实现节能减排的道路上一路持续探索。基于此,汽车行业企业与互联网科技企业之间需要加深合作,更需要取长补短,发挥1+1>2的合作效应。

文:张海天编辑:齐萌版式:刘晓烨

喜欢请点亮“在看”↓↓↓

© 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