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7 21:00:58来源:糖友管理中心
吃粽子是我国传统的端午习俗。如今,各式各样的粽子早就成了餐桌上的常客。专家提醒,大量食用粽子,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有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患者,要少吃或不吃粽子。老人和儿童也不宜过量进食粽子。
端午节期间,贪图省事的人们早晚都把粽子当饭吃,有时一顿要吃两三个。粽子虽好吃,但大量食用,可能引起消化不良。
糖尿病患者吃粽子也应有所节制。因为粽子是高热量食品之一,营养专家说,一个粽子相当于一碗半米饭的能量。其中还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地吃,就会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老人和儿童、胃肠道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粽子。
面对各种各样的粽子,怎么吃才更健康?建议:吃粽子时可以搭配吃些蔬菜、水果等,不仅享受美味,还可营养均衡,帮助肠胃蠕动,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
粽子属糯米类食物,比较难消化,不宜当夜宵,否则易引发肠胃不适,甚至胃溃疡发作。此外,粽子应加热了吃。一些市民喜欢把粽子当作早饭吃。粽子虽然可以冷食,但会比较硬,人们从冰箱取出粽子后,应充分加热,蒸热变软后才吃。早上起来吃未加热的冷藏粽子,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胃腹胀痛。
专家提醒,粽子不能长期当做早餐来吃。
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加关注、转发朋友圈,别的糖友们一定会非常感谢您!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为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
视频: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专家形象解答通俗易懂,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