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09 10:25:44来源:药明康德
新冠疫情爆发一年多以来,科学家和临床医生们一直想知道哪些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哪些人感染后病情更容易恶化。有些因素我们已经了解得很清楚,比如男性、年龄较大、肥胖以及已有的基础疾病,会增加疾病严重程度。但这些还无法解释病情轻重的各种变化。
还有一个风险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遗传。为了理解遗传因素在新冠感染风险以及COVID-19症状严重程度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世界各国的数千名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在疫情爆发后不久迅速建立了一个大型国际合作网络,即“COVID-19宿主遗传学计划”(COVID-19HostGeneticsInitiative),共同采集、分享和分析数据。今日,这一国际项目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最新结果,揭示了13个与新冠易感性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新基因组区域(位点)。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汇总了46组研究,覆盖东亚、南亚、非洲、美洲、欧洲、非洲、中东等地区的19个国家,包括了不同血统的人群,共涉及近5万名新冠患者,以及作为对照的200万人。这些COVID-19患者中既有确诊但症状轻微的人,也有症状较重需要住院治疗的人,还包括了危重甚至因此死亡的患者。根据严重程度的差异,研究人员开展了三项全基因组关联荟萃分析,分别找到了与新冠病毒易感程度有关的4个位点,以及与新冠肺炎严重程度相关的9个位点。
研究人员指出,这次鉴定出的染色体位点中,包含一些在过去的研究中已发现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或肺部疾病相关的基因。例如一个名为DPP9的基因,它的一种变异会增加患新冠重症的风险,而相同的变异还会增加以肺部组织瘢痕为特征的肺病风险。
另一个位于OAS基因的基因组变异会导致血液中OAS1酶的水平下降。这种酶的作用是消化病毒RNA,OAS1水平的下降会提高感染、住院和出现危重病情的风险。《自然》同日发表的评论文章指出,已有医药公司在针对这一靶点进行研发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现的一些遗传风险只在特定人群中出现。比如,有2个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基因位点仅在东亚血统的人群中发现。
这篇研究论文的通讯作者、芬兰分子医学研究所的AndreaGanna博士说,此次国际合作以空前速度鉴定出了与COVID-19相关的新宿主遗传因素,并将继续采集数据,让分析覆盖的血统规模和多样性都再上一个台阶。“COVID-19宿主遗传学计划”目前仍在进行,它可能为感染如何导致疾病带来新的见解,并有望为药物发现或老药新用提供靶点。
参考资料:
[1]COVID-19HostGeneticsInitiative(2021)MappingthehumangeneticarchitectureofCOVID-19.NatureDOI:10.1038/s41586-021-03767-x
[2]SamiraAsgari&LionelA.Pousazetal.,(2021)GeneticcluestoCOVIDsusceptibilityandseverity.Nature.Doi: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1-01773-7
[3]Callaway(2021).ThequesttofindgenesthatdrivesevereCOVID.Nature,doi: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1-01827-w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药明康德」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