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14 14:57:12来源:北京吃货
如果要说哪种食物最具有争议性,大蒜一定能算作其一。爱的人往死里爱,讨厌的人闻都闻不得那味道。
就像和香菜一个道理,小北本身是巨爱吃香菜的,觉得香菜就是灵魂,不管干啥都要放上几坨子香菜碎,火锅、冒菜、家里的炒菜,最后都要用这一抹迷人的绿色点缀一下。
作为一个地道北方人,吃蒜的快乐,似乎南方人是永远不会懂的。因为身在北方的人,大蒜是和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是形影不离的。哪哪儿吃饭都要就着一颗“白胖子”。
最常见的就是吃烤肉的时候,一颗大蒜足以解腻,比冰水、冰啤酒都好使。在家做菜时,对锅最好的洗礼就是用一瓣蒜“呛呛锅”。
“好吃不过糖醋盐,美味不过葱姜蒜”,有人会在麻辣烫里倒上半壶醋,也有人因为在炒饭的时候加了葱而“绝食”。和这些“食物挑剔者”一样,北京人也是如此。
表面看似狂野的北方人,其实骨子里是个喜爱蒜的精致boy!和众多北方人一样,北京人爱吃大蒜,和湖南人吃辣,四川人好麻,江浙人喜甜,山西人嗜酸一样,长久以来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为什么北京人爱蒜
北京人爱吃蒜的本性,和气候这些有没有什么关系呢?答案是有关系的。
北方气候冷,吃大蒜、葱这些能产热,北方人吃东西味道也比较喜欢偏重的,所以像葱大蒜这些,虽然辣口,反而在他们眼里,吃起来更加舒服。
其实这盒四川重庆乃至湖南人吃麻吃辣是一个道理,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是气候所致。在当时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云贵川湖南这些地区的气候更适宜辣椒的生长,慢慢的,大家辣椒便成为了一种“天生的”习惯。
小北曾经是个不怎么吃蒜和饺子的北方人,直到有一天,把这二者结合了起来,再配上醋和辣椒酱,那滋味~
在北京,是不是纯爷们,就看你能不能吃整口蒜了。
有这么一句话,你们肯定听过:“一碗面、一头蒜,给个杨幂都不换”。杨幂表示确实说过此话......北方人一向吃蒜的势头很汹涌,而且他们吃的也猛,不管是吃什么、在哪吃,吃面、吃馒头、吃饺子、撸串儿烤肉,都离不开它。
图上的这位兄弟,可谓是生吃大蒜的终结者,不仅仅是大蒜,他还是面粉终结者、葱蒜界的国王,一日三餐,假设早餐没有吃蒜,当然也有可能会吃,一天按照七八掰算的话,一年365天,他一个人就能吃掉2190头大蒜,差不多就是210多斤的量。
这个量,三分之一的南方人几年都不可能达到。
出门吃饭自带大蒜的男人,太狠了!别觉得惊奇,在北京,这种是很常见的操作。北京的一位视频博主“特别乌啦啦”也是,别人出门带包他带蒜。都不需要问服务员,吃饭的时候自觉就把大蒜掏了出来。
古时候对于蒜就有众多说法。西方医学的老祖宗、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先生,认为大蒜天下无敌,不仅能杀菌还能利尿通便。古希腊人航海的时候,吃大蒜、橄榄油和鱼,这辈子就算是满足了。雅典娜人,觉得用橄榄油炒菜,再配上个煎鱼头,既美味,又能加强自身抵抗力杀菌。
大蒜几乎能完美适配一切日常美食。
其实它算是一种比较“私密”的食物了,平时吃的各种蒜泥,吃完之后嘴里留下的大蒜味儿就已经很重,更别提那些一口一瓣蒜的“勇士”了。基本上吃完之后,一天就别想怎么和别人讲话了,就算是刷上个七八九十次牙,也挺无济于事的。即使如此,仍然撼动不了蒜在北京人心目中的地位。
北京人的理想生活,和几个好友在家里聚会之时,“放飞自我”舒服嚼上几瓣大蒜,不像在公众场合那样还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咱想吃几颗就吃几颗。
“吃面不吃蒜,味道少一半。”
“吃肉不吃蒜,味道少一半。”
可能也正是因为北方人嗜蒜如命,所以他们长的大都高高壮壮,而南方人呢,不太能体会到蒜的美好,他们就如江南阳春面那般精致纤细,毕竟不是被大蒜洗礼出来的一方人~两极对比实在是有些明显~
说到北方人的爱吃蒜,当然要一块儿说的就是北京人的又爱吃面又爱吃蒜。
北京人在吃面上,丝毫不会输给南方人的,论北京的吃面历史,可是能一直往上面数的!您看这北京大大小小的面馆里,蒸的、煮的、炸的、煎的,样样不带少的。
比如咱们北京人一年四季离不开的炸酱面,除了黄瓜丝儿、胡萝卜丝儿这些必不可少的外,还有就是摆在桌上的蒜头了,再配上一份带着肉丁的炸酱,齐活儿!
面还没上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动起手忙着剥蒜了。八九十口人围一桌吃蒜吃面,越吃越有滋味。尤其是热乎乎的面条和浇头拌均匀之后,刺激感更是冲击着面条的口感。末了,再喝上一口面汤,原汤化原食,北京人可太会吃了!
就算有遇到不好吃的面,有了大蒜这位主角,也能救场!
根据高端的“吃蒜学家”研究出来,剥好的蒜,放置15分钟之后吃口感更佳。
再多的面码子也抵不过手中的一片蒜。
除了面条,吃的最多的就是馒头,掰开馒头一般配上辣酱菜就已经够有味了,北京人再夹上蒜,口感算是相当的丰富,不会觉得过辣,反倒是清甜解腻,完美提升了馒头单一的味道。
北京人的大蒜的做法,那可是花样百出,能从年头吃到年尾,真是毫不夸张。
春天到了,吃点大蒜增强抗抗菌,冬天来了,吃点大蒜暖暖身子。
如果遇上了远房亲戚是不吃大蒜的,北京人还会发自内心的发问:“大蒜这么好吃,你们怎么会不吃呢?”
是啊,北京真是一个毫无剩蒜的地方,不光吃蒜,还会自己在家里养蒜。随随便便找上一个盘子或是盆,就可以开始养了,到了绿意盎然的时候,便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
别看长出来蒜这么多,只要到了北京人的餐桌上,就不存在会浪费掉的蒜。
“腊八粥、腊八蒜,方丈的送信儿,欠债的换钱。”据传闻,腊八这天既是债主给送信儿收钱的日子,也是吃腊八粥和腊八蒜的日子。
腊八这天是债主给人送信儿收钱的日子,当然,这也是吃腊八蒜的日子。
腊八蒜在北京可算得上是个稀罕玩意儿,因为北京是没有卖腊八蒜的地方的,北京的胡同里,只要有人在胡同口喊上一嗓子:“腊八蒜诶!”,欠债的人听到之后便会慌的饭都吃不香了。
加上这腊八蒜不能送人,只要一送别人就会以为是要还钱的意思,所以每户都搁家里自己腌~
每次快到腊八的时候,喜欢吃蒜的挨家挨户就开始张罗了,在阳台或者小院儿的窗台上都有一个泡着腊八蒜的罐子,不知道这为何物的小孩儿还会问爸爸妈妈,罐子里的这一大坨的绿色是什么?
腊八蒜的原配,便是北京人逢年过节都得吃的饺子,当然也要用蒜佐料。并且是那种腌制过的腊八蒜,甚至在北方的有些城市,他们会直接用蒜来做饺子馅儿。真猛!
泡好的腊八蒜,脆脆的,因为是米醋浸泡,多了一分米醋的香气,可以清口吃,有点糖醋大蒜的感觉,也可以搭着白米粥一起。甚至可以炒菜哦,和肉一起,荤素搭配,看起来就像是蚕豆的完美替代。
可见蒜已经和北京人的生活融为了一体,他们将蒜泥打成蒜汁,配上鸡蛋和面粉,做出北京知名小吃——糊塌子。
把蒜拍碎,撒上盐和水拌匀,和蒜汁完美融合,再蘸上糊塌子,外焦里嫩的,那真叫一个香啊!
除了中老年人爱吃蒜,年轻人渐渐的也被带的吃起了蒜来。很多北京姑娘被称作“大蒜女孩”,不能说顿顿都有蒜吧,起码是家里常备大蒜两条。火锅蘸料、无骨鸡爪,介样里面都可以来点儿!
加上现在吃完蒜之后的口气问题,通过很多方法都能改善,咱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吃大蒜呢?
由此可见,外面的高级西餐厅再好,这换做北京人那,都不如家里的一口蒜来的实在!
-----end-----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ygdong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