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18 22:18:47来源:中医护理
概述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中医学称为“不寐”。
取穴
主穴:神经衰弱区、神经衰弱点、神经系统皮质下、催眠点、失眠点、心、神门、枕。
配穴:脾、肝、胆、胃。
取穴依据
相应部位:枕区(神经衰弱区)、垂前(神经衰弱点)——利眠两要穴。
经验用穴:神门、枕、肺区(催眠点)、耳背肝区(失眠点)——镇静、安神、利眠。
神经学说:皮质下(神经系统皮质下)——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
藏象学说:心——心主神明。
随症加减
多梦,加耳背肾(多梦区);早醒,加耳背肾(睡眠深沉点);肝郁化火——加肝、胆,以疏肝利胆;胃气失和——加脾、胃,健脾和胃;心肾不交——加心、肾,养心安神,水火相济;心脾两虚——加心、肝、脾,补益心脾。
按语
1.在治疗前可在神门、皮质下、枕部寻找敏感点,效果更佳。
2.耳穴对失眠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效果不理想。有些病人可能会复发,但继续治疗仍会有效。
3.医患之间要相互配合,病人应该放松自己,减少不良刺激。
来源:中医出版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