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一年中最虚的时节:必吃“这一宝”,大补元气,把你肝心脾肺肾虚全包了!

发布时间:2021-10-19 09:49:31来源:素问轩

大家好,我是米医生

上海今年

经历了史上最长夏天

和史上最短秋天

一夜狂风后

气温跳水近十度

昨天长裙

今天加绒卫衣

让人不禁发出灵魂拷问:

这叫入秋吗?

no,

这是直接入冬的节奏!

如果我们把天气

比作最近大热的“鱿鱼游戏”

那大伙儿应该全都被迫参加了

体质好的选“三角形”

体质一般的选“五角星”

体虚感冒易生病的

比如鼻炎患者

也就剩个最难的“雨伞”选选了。。。

为什么气候一变

有的人没啥事儿

有的人呼吸道就那么脆弱呢?

因为你们肺气虚啊

因为你们气不足啊

气不足毛孔就闭不牢

风一吹直接顺着毛孔钻进身体

然后咳咳咳

除了阿嚏还是阿嚏

所以每到这时候

很多人来问我:

米医生,我能不能泡点黄芪补补气啊?

其实可以

比如中成药里

比较有名的玉屏风散

就是专治体虚不固表

容易出虚汗,易感冒的

但黄芪是单味药

药总归有偏性

黄芪性偏温,有燥性

容易补气补出火

阴虚的,体质热的

吃了黄芪容易口苦口干上火

还有脾胃不好的

吃多了会胀气

因此黄芪是有门槛的

你脾胃得ok

体质也没那么热(阴虚)

吃了才真叫补气

那不符合条件的人怎么办?

除了黄芪还有啥可以吃?

补气药里比起黄芪

其实我倾向于推荐人参

为撒?

人参和黄芪区别在哪里?

黄芪补的气

是偏向于走肌表的

人参补的气

主要是向内走的

能固五脏之气

而且是大补元气

古时候碰见久病体虚的

或者大汗、大吐、大出血

都会重用人参来救命

如果把黄芪想象成卫兵

那人参就是太医

“补气之圣药,活人之灵苗”

《本草新编》这句话夸的就是人参

而且关于人参

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据清代史料记载

当时许多大臣

在紫禁城上早朝时

都会在嘴里含一片人参

为撒?

因为大臣也苦于“上班”路远啊

每天要早早爬起来

如厕洗漱整理仪容

住得再远点的

要早晨三四点爬起来

而且上早朝之前

你不能吃太多

也不能喝太多水

不然“开会”的时候

打饱嗝或出现内急

嗯。。。。。

所以大臣那会儿都不吃早饭

但早朝时间长

又没吃早饭

饿得晕倒是常事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后来大臣们终于找到了方法:

在上早朝前

口里含一片人参来充饥

既补充体力又减少摄入

两全其美

so,想补身体?

当然首选人参

而且人参除了入脾胃

还入心

天冷了

很多人心脏会不大好

血管收缩

血压会升上去

心脏会不舒服

吃点人参就很适合

那有人问了:

参的分类那么多

西洋参,党参,红参,白参。。。

到底该怎么选?

这也是门诊上

我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

下面给大家简单区分一下:

西洋参

西洋参性微寒

有一定滋阴能力

不易上火

适合阴虚人服用

但补气作用较人参弱

党参

党参味甘性平

作用缓和

为平补之品

它气血都能补

但补气力量跟西洋参一样

也比人参弱

红参

红参和白参一样

都是人参经过不同加工出来的

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

红参是园参蒸制、干燥后制成

温阳补气作用较强

比较适合阳虚人群

白参

白参是园参晒干或烘干而成

它的性没红参那么热

有一定的生津作用

适合气阴两亏的人群

所以综上

如果你又想补气

又想生津解口渴

又不想温燥太过上火

我建议你选白参

日常可以将白参蒸软

取1~2片直接嚼服

也可以将4~5片白参

冲开水泡服用

最后,真心的

如果你真想提高免疫力

不该总止于口头上喊喊

那么轻松,那么简单

昨天我看到新闻

国庆后一周

国内新增病例24

其中本土2例

图源新华社公众号,侵权则删

疫情还没结束

革命尚未成功

为了你

也为了你身边的人

愿大家守望相助

共同渡过吧

人参:大补元气首选,比较适合大病、久病,正气亏虚严重的人群服用。按加工方法的不同,人参又可分为红参、生晒参。

红参:温阳补气作用较强,比较适合阳虚人群。

生晒参(白参):其性较红参偏凉,有一定生津作用,适用于气阴两亏的人群。

党参:味甘性平,作用缓和,为平补之品,气血都能补,但补气力量较人参弱。

西洋参:性微寒,不易上火,补气作用较人参弱,有一定滋阴能力,有点类似白参。

太子参:药性比较平和,不宜上火,气阴都能补,比较适合小孩子吃。

↓今晚19:30直播预告↓

=推荐阅读=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