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军事 文章内容

小国精英看大国重器:东帝汶外交官评论中国战略空运能力

发布时间:2021-10-30 09:45:41来源:巨浪的日常研究

译者按:本文编译自前任东帝汶驻古巴大使LoroHorta于2021年9月29日发布在《东亚论坛》网站上的题为《符合中国野心的战略空运能力》的文章,部分内容有删改。此文中有大量情况与事实不符的地方,请各位读者自行甄别。编译此文,只为参考,同时向大家提供外媒的看法,并不代表译者同意或者证实其观点与消息。由于译者水平不足,文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请各位读者多加指正。

尽管分析人士对中国不断扩大的现代化战斗机机群(如歼-20和歼-15)给予了极大关注,但是他们对中国不断增长的战略空运与后勤能力的兴趣相比之下要少很多。尽管现代隐形战斗机比运输或空中加油平台更加“性感”,更加吸引眼球,但是中国在战略空运领域的进步,才是其迅速扩大战略足迹的根本。

没有良好的后勤保障,任何空军——无论其战斗机多么现代化或是飞行员多么出色——都无法取胜。PLA空军的将领们对这一点毫不怀疑,在过去十年中,中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改善和扩大其空中加油与战略空运能力。

中国空军自1949年成立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其作用仅限于保卫中国大陆的领空与附近的部分地区。1950年代初期,中国的米格-15和米格-17在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与美制战斗机作战,在这一时段中国空军在作战任务和后勤支持方面能够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在其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PLA一直是一支以陆军为核心的力量。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中国空军米格-15战斗机。

这一切,随着中国经济和战略利益的扩展而发生转变。北京不断扩大的全球利益正在导致中国空军的理论和力量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开始逐步摆脱在中国大陆领空附近活动的传统角色。在九段线内,中国对南海的大量岛礁拥有主权,中国在这些水域建设了数个人工岛屿,并在其中一些岛屿上建造了机场、跑道。

为了维护和定期补给这些孤立的前哨,中国空军需要提升其战略空运能力。直到最近,中国还在依赖苏联时代设计的伊尔-76运输机作为其主力运输机——一款航程仅有4000公里的中型飞机。但是从2016年起,中国空军开始装备国产的西安运-20,这是其第一个真正的战略空运平台。

2016年珠海航展上亮相的运-20。

运-20的作战航程为7800公里,货运能力66吨,是中国空军战略空运能力在目前的重要补充力量。虽然没有可靠的消息来源来确认可以使用的运-20具体数量,但确信目前该机已经服役超过20架。如果五年内仍然有超过20架的该型机陆续入列,那么可以合理地假设,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加。

2020年12月,卫星图像显示,一架运-20停在南海永暑礁的跑道上,并且有报道称在其他人工岛上也观察到了类似时间。据称,运-20还进入过印度领空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专属经济区,此类行动的意图除了使机组人员逐步适应远程作战以外,还能够测试中国面对的竞争对手在防空领域的真实实力。

运-20的空中加油型被一些消息来源称为运-20U,也已经在中国空军内服役,现在至少有4架可能投入使用。根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运-20U能够为多种飞机加油,包括歼-20隐形战斗机、轰炸机与预警机。中国空军不断增长的运-20运输机与空中加油机部队规模极大提升了其在远远超出其传统作战区域的地区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

运-20U加油机。

通过延长战斗机、轰炸机、预警机和运输机的任务范围和持续时间,运-20U显著提高了中国空军挑战美国和其他地区级强国在东南亚地区行动的能力。尽管中国仍然无法在南海地区保持长时间的制空权,但是其在这一地区的作战能力与日俱增,目前,中国的战略空运能力现在仅次于美国。

除了提高中国在有争议的水域地区进行和维持空中作战的能力以外,PLA在战略空运和空中加油方面不断增加的投资也使得PLA能够应对更远的地区发生的突发事件。中国目前在红海入口处的吉布提设置了一处海军基地,为这个基地和任何未来的中国海外军事基地进行补给,都需要一支远程运输力量。

中国战略空运能力快速扩张背后,最直接的动机是提升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在靠近中国的有争议海域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中国正在人工岛上部署先进的防空系统,并扩大其越来越多的先进战斗机部队的作战范围。卫星网络和预警机的快速升级,也提升了中国军队监视和瞄准美国及其盟军部队的能力。

这些变化的结合,意味着美国及其盟国在与中国的任何冲突中,都不能将己方的空中优势视为理所当然。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