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24 22:42:41来源:心血管时间
导语
我国有2.45亿成人高血压患者,但血压达标率仅为15.3%[1]。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肾、血管等器官损害显著增加了心血管死亡风险,使高血压相关的致残、致死率居高不下。
既往,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包括5类:CCB、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以及利尿剂。这类药物多以聚焦抑制升压系统机制为主,缺乏增强降压系统的机制且降压通道单一。那么,在中国上市的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类降压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其降压机制和效果有何独特,让我们一起看看。
专家点评
卒中是第二大类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群庞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远高于冠心病。有研究表明,收缩压每增加10mmHg,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增加30%,有效的血压管理可降低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24%。卒中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大,且接近80%存在夜间高血压。若夜间血压控制不佳,清晨血压升高,会进一步增加卒中发生风险。对于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来说,沙库巴曲缬沙坦具有独特的降压机制,是目前唯一能够长效作用于利钠肽系统的药物。相较于传统治疗,能够更进一步地降低24h动态血压和夜间血压,而且具有卓越的心脑保护作用,从而降低患者脑卒中发生和复发的风险。
徐安定教授
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暨南大学医学部副主任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兼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卒中学会会长
•广东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兼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Stroke&VascularNeurology》副主编
•广东省医学会常务理事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近十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各类基金等项目30余项,基金总额1,200余万元。主编、副主编、参编专著6部,参编本科教材2部。
•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多个全国、国际会议学术委员及应邀学术讲座专家。
•参与中国脑血管病指南、系列专家共识的制定,并主持数部专家共识/指南写作。
内容策划:马腾内容审核:孙楠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赵冬.中国成人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0,25(6):513-515.
[2].KempCD,ConteJV.Thepathophysiologyofheartfailure[J].CardiovascularPathology,2012,21(5):365-371.
[3].FengL,KarpinskiPH,SuttonP,etal.LCZ696:adual-actingsodiumsupramolecularcomplex[J].Tetrahedronletters,2012,53(3):275-276.
[4].HuoY,LiW,WebbR,ZhaoL,WangQ,GuoW.Efficacyandsafetyofsacubitril/valsartancomparedwitholmesartaninAsianpatientswithessentialhypertension:Arandomized,double-blind,8-weekstudy.JClinHypertens(Greenwich).2019Jan;21(1):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