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9 18:40:23来源:idiabetes
12月7日,在2021世界糖尿病大会上,由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平安智慧城市、平安科技、平安健康联合举办了“人工智能与糖尿病专题研讨会”并在专题研讨会前正式发布了“糖尿病综合管理国际人机大赛”的精彩内容和比赛结果。
本次研讨会由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主席、英国曼彻斯特大学AndrewBoulton教授为大赛作开场致辞。AndrewBoulton教授提到,2021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5.37亿,约十分之一的成年人受到影响,估计有44.7%的成人糖尿病患者(2.4亿人)未被确诊,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提升糖尿病患者管理水平。例如,对糖尿病足病患者进行连续的远程监测,患者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就医。人工智能不会取代医生,而是对临床医学的补充,人工智能的未来前途光明,正如胰岛素在被发现后一个世纪以来在糖尿病治疗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期待下个世纪人工智能在糖尿病领域的应用也同样发挥巨大作用。
人机大赛旨在评价基于AI的平安AskBobAI医生与富有糖尿病综合管理经验的临床医生在诊断、综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能力。6名国内外主治医生级别的参赛医生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新加坡中央医院、巴西圣保罗大学里贝朗普雷图医院,他们被分为三组,每组2名医生在大约45分钟内独立回答3个病例,平安AskBobAI医生则由一名平安智慧医疗工作人员操作答题系统来同步作答9个病例。
主办方给出9个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患者病例信息(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眼底图像等检验检查),涉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高脂血症、ASCVD等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合并症的综合管理。
比赛过程分三步:
第一步:拿到病历的医生们将根据病史的完整性,决定是否要进一步补充患者的病史以及检查检验结果。
第二步:当参赛医生认为所有患者的信息已完备时,可给出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包含了主要诊断、次要诊断、治疗方案以及生活方式、随访等建议。
第三步:三名权威评委通过考虑参赛选手对于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合理性等指标,对AI医生和专科医生的答案进行盲审,并给出诊断、治疗等分项评分。
人机大赛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罗樱樱教授和邹显彤医生主持。评委团队由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前主席、喀麦隆雅温得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科主任、喀麦隆雅温得中央医院国家肥胖中心主任JeanClaudeMbanya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代谢病医院)院长陈莉明教授,新加坡中央医院内分泌科主任BeeYongMong教授组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平安集团首席医疗科学家谢国彤博士作为赛事嘉宾全程见证大赛,对大赛结果进行揭晓和解读,对专科医生组的优胜者进行颁奖,并作大赛总结致辞。
一次科技与医疗的结合
经国内外糖尿病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综合评定,以9个病例的答题平均分计算,AskBob医生92.4vs.89.5媲美国际内分泌主治医生参赛团队,国际专科医生组得分最高的医生是92分;且在问诊、诊断和治疗三个分项上,AskBob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都表现较好。评委们在点评时表示,可以根据诊疗方案大概是由AI还是医生选手提供的,因为AI给出的方案更综合、全面,兼顾到患者同时存在的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而医生难免会有些纰漏。另外,AI的答题速度也是有明显优势的,根据比赛情况,医生完成1道病例需要15-20分钟,而AskBob医生只需要几秒。
谢国彤
平安集团首席医疗科学家谢国彤表示,人工智能不是取代医生,而是帮助医生提升诊疗质量、提高诊疗效率,AskBob有望成为医生诊疗的导航仪,为医生提供个体化精准诊疗推荐,基于4000万医学文献、20万药品说明书、2万临床指南,平安构建了全球最大的中英文医疗知识图谱以及融合深度学习模型,为医生提供辅助决策,目前平安AskBob服务于100多万名医生,4万多家医院,每天提供20万次以上的推荐服务,尤其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地方帮助提升医疗服务。
纪立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为在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及研究领域的领先机构,一直拥抱创新技术,将新兴的医疗智能技术应用到疾病的个体化诊疗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表示,这次大赛是人类在征服糖尿病征程中的一次里程碑事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糖尿病临床决策支持领域有着十二年的丰富研究经验,近年来和平安集团合作期待通过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集成海量指南、文献、数据在一起更好为医生赋能和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正如AndrewBoulton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所说“人工智能的未来前途光明”,将来医生们需要和AskBob一起有更多的实践,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个性化、智能化、全面化、更温暖的患者服务与关怀。
专家们怎么说
在“糖尿病综合管理国际人机大赛”发布后举办的“人工智能与糖尿病专题研讨会”上,平安集团首席医疗科学家谢国彤、美国伊利诺伊州内分泌专家ChaitanyaMamillapalli教授分别就人工智能在内分泌代谢领域的应用和展望发表主旨演讲,并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美国慢性疾病管理创新中心共同主任且同时为家庭医生的PatrickO’Connor医生以及印度糖尿病专家、Madras糖尿病研究基金会主席ViswanathanMohan就人工智能在糖尿病管理的发展前景进行研讨。
谢国彤博士介绍了平安的智慧医疗生态圈,以及平安如何通过AI技术赋能疾病预测、精准诊断、辅助诊疗和疾病管理全周期应用场景,并分享了在糖尿病领域的应用案例。美国伊利诺伊州内分泌学家ChaitanyaMamillapalli博士介绍说,人工智能已经被用于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糖尿病诊疗的临床决策支持、糖尿病并发症的预测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等。其中,通过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可以用来预测识别糖尿病前期和隐性糖尿病(即无症状糖尿病)。同时,ChaitanyaMamillapalli博士还提到了,人工智能应用在糖尿病诊疗领域时,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包括系统间的技术互操作性、昂贵的前期和持续成本、数据限制以及设计限制。
随后,纪立农教授主持了人工智能在糖尿病管理发展前景的圆桌讨论会。PatrickO’Connor医生指出,这是个让人印象深刻、很有吸引力的比赛,展示了AI模型在糖尿病管理中应用的巨大潜力,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使得个体化诊疗能力得到了提升,在美国也开展了类似的应用。ViswanathanMohan医生表示,人机大赛很有趣,AI优势明显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模型识别百万张眼底图像也不会觉得疲倦,但是医生工作量大的时候会累,二是临床医生们能力参差不齐,AI模型一致性和稳定性更好;AI技术不是取代人类,借助AI怎么更好地利用医生的时间,更值得探讨。ChaitanyaMamillapalli教授评论,比赛结果AI得分更高不太出人意料,因为AI模型利用大量数据进行训练,智能技术应用是前途光明的,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逐步攻克。谢国彤博士表示,作为AskBob的研发者,看到比赛的结果非常自豪;完全同意人工智能不是取代医生,AI技术最能展示价值的地方也可能不是在专科医院,而是在基层社区医院,甚至在农村地区这些医疗资源有限的地方。
比赛虽已落幕,但从这次“对决”中,我们看到了AI赋能医疗的潜能,看到了人类在智能帮助下愈加可盼的未来。糖尿病管理的研究和探索仍未停下前进的脚步,科技与医疗的结合将势必会擦出更多的火花。我们也深信,未来的实践会证明:这场比赛的真正“赢家”,必将是得益于此的你我。
AI赢了,我们今后怎么办?圆桌会议专家一致认为当AI可以替代临床医生部分的诊疗工作时可以让临床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回归医生的重要本质——倾听和共情患者,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最新《国际糖尿病》读者专属微信交流群建好了,快快加入吧!扫描左边《国际糖尿病》小助手二维码(微信号:guojitnb),回复“国际糖尿病读者”,ta会尽快拉您入群滴!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权声明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