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14 10:47:44来源:护士读书会
↑点击卡片关注我们↑
你身边要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瞒报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案例
一门诊患者到医院第三次输液,遵循医嘱,护士A给患者扎上液并静脉推注一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
谁知该患者张口就来:“昨天都没推药,今天咋推了?”
护士A回到治疗室,再次确认医嘱,无误。
对此产生疑惑:
通过医嘱,昨天也应该给患者静脉推注一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为什么患者说没推药呢?
再一看患者的药物,里面确实还有一支多出来的地塞米松,怎么回事?
于是护士A跟昨天的值班护士B打电话确认,确认护士B没有给患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她给患者漏用药了!
之后,护士A把这事报告给护士长,护士长协同主管医生给患者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患者表示认可。
护士长是就这样过去了,还是找小B谈话,让她填报不良事件?
结局
护士长原以为护士B会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可她等了两天,也没见护士B吭声。
等了两天之后,看护士B还是不报告,就找了个时间,专门就此事件进行谈话,让她背相关核心制度,并重点阐明了《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让护士B按照制度要求,认真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并进行整改。
案例中的当事护士B发生漏用药事件后,本应严格按照制度行事的她,却不以为然,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想瞒报了事。
可是,科里的其他同事却工作到位,为弥补漏用药这起不良事件带给患者的不良影响,汇报给了护士长。
事情到了护士长这里,当务之急是弥补带给患者的不良影响,给患者一个合理的解释,护士长后来协同主管医生,把这件事平息了。
但事情到了这里并未结束。还有不良事件的报告。
第一时间发生漏用药的护士,汇报给了护士长,护士长应对之后,就要继续上报不良事件,可是,当事护士却不想上报。
于是,就有了接下来护士长的谈话和后续。
针对此类的护士瞒报护理不良事件案例,需要护理管理层面,加大管理力度。
如何让护理人员不再瞒报护理不良事件?
护士发生不良事件想瞒报,究根结底,还是护理管理层面工作不利的表现。需要各级护理管理加大工作力度。
培训专题
每年护理部、科室都要针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流程开设培训课程,进行专题培训。
三级护理质控也要注意对护士进行提问,让护理人员牢记于心。
尤其是有瞒报情况的护士,和实习生、新入职护士及低年资护士应重点培训。
原因分析
科室发现护理不良事件,护士长不要把工作重心落在批评、罚款上,而是要跟护理人员一起,究根结底,查找原因,是核对执行流程出了问题,还是交接班不到位?
如案例中的漏用药事件,可对特殊用量、用法的药品在查对执行之时用红笔等醒目颜色在治疗单、输液卡(各种执行单),液体瓶等处做上执行的醒目标识。
资源分享
每一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坏事,亦是好事。
典型案例分享,就是把坏事变成好事的一种管理、改进手段。
通过分析讨论找出事件的根本原因,使护理人员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护士长发现护士瞒报用错药事件后,应该怎么办?
当事护士工作思路不清晰,护士长可不能含糊。
上报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查出当事护士瞒报情况,护士长需要立即指正,及时通知当事护士正视此事,按照护理核心制度执行。
沟通
护士想瞒报,这种工作态度是需要护士长引导、指正的。
与属下沟通时,护士长要注意沟通方式,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跟当事护士认真交流,使其认识到位,心服口服的落实到行动上——立即填报护理不良事件表,书写事情方式经过,原因分析,护理管理层面跟进督导和整改,实现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性改进。
总之,护士长发现属下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瞒报的情况下,要严格按照核心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走流程,亡羊补牢,按制度办事。
否则,所有的护理核心制度将形同虚设,类似的瞒报事件还会发生。
来源:华医网
长按关注扫码关注
后台回复“666”有福利
·护士读书会·
点“在看”完成早读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