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03 08:16:40来源:王振涛大夫
一般情况:患者刘某,女,57岁,2019年08月20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心悸2年。
现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悸,伴乏力,自诉查动态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自行口服丹参滴丸、参松养心胶囊等药物,效果欠佳,平素纳可,时有口干,口臭,眠差,易惊恐,二便调。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既往史:否认其他病史。过敏史:未发现。辅助检查:BP:144mmHg/86mmHg。
中医诊断:心悸病
证型: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安神定志。
初诊方药:
2019年09月06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心悸症状明显改善,偶有活动后心悸,伴胸闷、乏力,偶有头昏沉,耳鸣,纳一般,时有口干苦,眠一般,二便调。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处理:2019年08月20日方加焦三仙各20g,茯神改为30g,茶树根改为60g。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按语:患者以“阵发性心悸2年”为主诉来诊,以心悸、乏力,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为主要症状。本病属祖国医学“心悸”范畴,四诊合参,辨证属气阴两虚证,治疗以益气养阴,安神定志为主,选用生脉散合安神定志丸加减应用。本方中党参、麦冬、玉竹益气养阴;龙骨、牡蛎重镇安神,远志入心祛痰开窍;茯神、百合、回心草养心安神,茯苓、党参健脾益气;黄连、肉桂交通心肾,清火安神。二诊时患者心悸症状减轻,纳眠一般,时有口干苦,故加入焦三仙以健脾消食,茶树根清热解毒,强心利尿。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谨对原作者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