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后突厥汗国,是如何在强大的唐王朝眼皮子底下复国的

发布时间:2022-02-12 07:22:29来源:历史D学堂

作者:铁骑如风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文约3100字

阅读需要9分钟

《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中一直有一方草原游牧民族势力,就是以吉利可汗和一些反派突厥贵族为代表的突厥汗国,与武周王朝时战时和。而这个突厥汗国实际上指代的就是历史上的后突厥汗国,它的前身是在唐太宗贞观年间被讨灭的东突厥汗国,可是在高宗末年却成功复国了。

为什么在强大的唐王朝眼皮子底下,这帮已经降服了的突厥人还能重新成为草原霸主呢?

上图_东西突厥

东突厥降众掀起北地大叛乱

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北伐突厥的战争,一战灭亡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在646年又平定薛延陀部,将整个漠北草原地区纳入唐朝的安北都护府管辖。突厥人慑于大唐武威,老老实实地跟随唐军东征西讨,扫西突厥,灭高句丽,战吐蕃。执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步真等突厥将领在唐朝也是高官厚禄、富有战功的将军。

但是到了唐高宗末年,局面就不同了。新兴的吐蕃帝国和唐朝反复争夺安西四镇,东北高句丽余部和新罗人也总是搞事,牵扯了唐军众多兵力。同时唐初的一干名将衰老凋零,因而对草原上的突厥部落已经不再有当年的威慑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场酝酿许久的北方边疆大叛乱悄然降临。

上图_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

调露元年(679年),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阿史那奉职纠集部众,拥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公开扯旗造反。叛军首领准备已久,声称唐人将突厥人视作奴仆许久,号召单于都护府管辖的二十四个羁縻州府一齐跟随自己反叛。高宗此时风疾很严重,很多朝廷事务不得不交给皇后武则天处理。但是他一直把握着军政大权,很重视这起事件,派遣鸿胪卿萧嗣业、右千牛将军李景嘉率兵讨伐。没想到战功赫赫的七旬老将萧嗣业竟然翻车,被阿史德温傅打败。

高宗更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下令停止封禅嵩山的行动,任命从西域平叛归来的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统率太仆少卿李思文、营州都督周道务等部共十八万人,会合西路军的程务挺、东路军的李文暕等人,加起来30多万军队一起平叛。这是唐朝第一次调集如此多的人马开展军事行动,《旧唐书》感叹这次出征“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上图_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字守约,绛州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东北)人

裴行俭率领大军来到单于都护府,用假粮车引诱突厥人前来劫粮,然后出动伏兵一通砍杀,保证了后勤方向不再被突厥骚扰破坏。随后裴行俭在黑山(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大青山)指挥唐军与叛军主力展开决战,叛军兵败如山倒,部下砍下阿史那泥熟匐的头颅来向裴行俭请降,阿史那奉职也被活捉。

击败叛军主力后,裴行俭回朝述职。阿史那伏念自立为可汗,会合阿史德温傅继续造反。裴行俭得知消息后再度出征,通过文攻武吓的方式,劝说伏念投降唐朝。伏念怕阿史德温傅怀疑而攻击自己,想着还不如真的投降算了,于是找机会把怕阿史德温傅骗来绑了,一起向裴行俭投降。这一场大叛乱就在裴行俭的高明筹划下暂时平定。

上图_唐朝军队

朝廷失策导致局面失控

这一场大叛乱能够这么快地平定,和唐朝在突厥人心中的盛大余威仍在有关。他们虽然造反,也是为首的野心家看唐朝的武力值从100下降到了90,想要钻空子。而且太宗时代对投靠唐朝少数民族恩赏有加,还有许多突厥部众感念唐朝的恩德,造反之心并不太坚定。伏念等人请求裴行俭饶恕自己的姓名,裴行俭当场答应,并将他们送回京城。

然而让裴行俭没有想到的是,朝廷会做出如此昏聩的决定。武则天的心腹侍中裴炎因嫉妒裴行俭的功劳,向高宗进谗言:“伏念等人并不是主动请降的,而是被程务挺、张虔勖威胁追赶,又遭到碛北回纥的逼迫才投降的”。这样的话就把裴行俭的功劳摘去了一大半,因为之前裴行俭给朝廷的战报说是自己劝降的伏念。

而且裴炎这么说也是得到武则天的默许的,因为裴行俭拥护传统的宗法制度,对武则天这样后来上位又掌权的皇后不太感冒,而且功劳太大,让武则天忌惮。

上图_《武则天秘史》中的裴炎形象

高宗晚年被风疾搞得神经衰弱,漠北反叛让他对这些叛军非常恼怒。听到裴炎这么说,加上武后的枕边风,也不思考和求证是否为真,就下令处死了伏念等人。这可以说是让高宗几乎晚节不保的错误决策,因为裴行俭之前已经当着众多突厥部落的面承诺会赦免伏念等人,现在以天朝之尊出尔反尔地杀降,这就大大削弱了唐朝的威信。而裴行俭的功劳也被大大贬低,只被封为闻喜县公。

裴行俭被坑这么一把,明白漠北以后不会再有安宁了,感叹道:“西晋的王浑忌妒王浚平定吴国之功劳而犯下的事,从古至今人们都觉得可耻。如今事情重现,只怕杀掉降将以后就没有再愿归顺的人了!”遂称病不出。果然到了第二年,十姓突厥的车薄又举起了叛乱旗帜,裴行俭又不得不上任总指挥准备出征。但是年老更心累的他在出征的途中一病不起,让唐朝失去了最后阻止后突厥复国的机会。

上图_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武则天忙于政斗,于边事缺乏韬略

683年,高宗驾崩。虽然是太子李显即位,但是国家大权完全掌握在武则天手中,此时的他就如同西汉的吕太后一般。她作为女主临朝称制也就罢了,还打压李唐宗室,大肆任用武家人的做法引发朝野非议。李显即位才55天,武则天就以他太荒唐为由,废其帝位而改立李旦。

虽然李显确实是烂泥扶不上墙,但是武则天废帝的做法在当时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举,引起天下震动。唐初名将李绩的孙子李敬业在扬州发动拥立李显的反武叛乱,一干李唐宗室相应。武则天对内重拳出击,派30万大军平定叛乱,并对不服从自己的李唐宗室及支持他们的大臣和将军搞大清洗。对外她则唯唯诺诺,面对北疆越来越炽热的反叛局面,她只是派人试图招降叛军首领阿史那骨咄禄,而不敢向以前那样发动大战。

上图_后突厥汗国

此时叛军已经重建了突厥汗国,也就是史称的后突厥汗国,阿史那骨咄禄即位为汗。没有强大的武力威慑,他自然不会理会唐朝的招抚,继续趁着唐朝内斗壮大汗国的力量。而各地的反武起事让武则天非常没有安全感,任用酷吏加大了清洗力度,高宗时期培养起来的名将例如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等都被牵连或诬陷而死。而武则天选择将许多不学无术的武家亲戚放在军职上,他们没有能力训练和统帅军队,进而导致军队也陷入混乱,这就大大削弱了唐朝的军事力量。

阿史那骨咄禄知道唐朝能够压制自己的程务挺等将领身死,非常高兴,越来越肆无忌惮地侵扰唐朝边境,俘虏杀害多名唐朝官员。而武则天内斗内行,外战外行,既没有平定后突厥的大战略,又不能派遣得力干将击退敌人。她在689年派宠臣薛怀义率20万大军征讨后突厥,结果薛怀义连敌军面都没见到就刻石记功而回,真是闹了个大笑话。

上图_《神探狄仁杰》中的默啜可汗

等到武则天正式登基,改唐为周后,后突厥也迎来了最牛的默啜可汗。他在《神探狄仁杰》第二部被写成吉利可汗的儿子,因谋反被杀,是个小丑式的人物。但历史上的默啜可汗真是武则天的心头噩梦。他一方面上表让武则天封自己国公、左卫大将军等名号,承认后突厥可汗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借帮助武周讨伐契丹叛军孙万荣、李尽忠之机,索要了唐朝北疆大量的居民与粮食,又将契丹余部收纳,更加扩充了后突厥汗国的力量。

默啜想要让自己的女儿嫁给李显或李旦,与李氏联姻。而武则天不想让默啜和李家联姻,派侄孙武延秀冒充自己的儿子去漠北娶亲。结果默啜发现他不是武则天的儿子,拒绝联姻并将其拘留,武则天又气又尬。默啜又在同年带骑兵攻陷幽州(今北京),几乎扫荡了河北道,一路烧杀抢掠。武则天实在是无人可用,派狄仁杰带着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结果没有追上。

上图_明代《历代古人像赞》中的狄仁杰画像

由此可见,后突厥汗国之所以能在唐朝眼皮子底下复国并走向强大,首要因素是唐朝自己陷入内部纷争,军事力量消耗很大,不再是当初那个天下无敌的唐军,因而无法再对这些突厥人形成强大的震慑,让他们可以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

另一方面是领导者的无能和决策失误,高宗的失策让局面变的严重,而武则天精于政斗却不擅军事,缺乏外攘边患的战略和能力,导致太宗高宗两朝打下的地盘丢失不少,这使得她无法与沙俄开疆拓土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并肩成为女大帝。

参考资料:

〔1〕林幹《突厥史》

〔2〕王小甫《唐对突厥的战争》

更多精彩点击观阅

............................END............................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百度百科TA说,历史领域特邀科普合作平台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大学堂】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您“赞”、“在看”了没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