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18 20:43:54来源:MBA智库
文/姜榆木&琉琉编辑/MBA智库琉琉
2月15日,云南白药集团CEO董明和云南白药首席科学家张宁邀请作家许知远,进行了一场知识开年直播。
直播中董明先生抛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生命与健康的坐标系”。针对这个话题,他们共同探讨“守护生命与健康”这一理念的人文思考。
有数据表明,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建国初的40岁,增长为如今的76岁。
但这是否说明,现代人们的生命,正在往更有质量的方向发展?
在许知远看来,答案是否定的。
他说:“我们正在把生命变成可量化的资产,40岁要干嘛,50岁要干嘛,100岁要干嘛,这一切使我们的生命更像一个程序。”
一句话,道出无数人的感同身受。
豆瓣上有位网友就曾评论:
“人的生命在延长,延长的只是单调的循环。医学能给多数人健康,却治不了精神上的萎靡不振。”
那么,在医疗水平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又该对生命和健康,给予怎样的定义?
通过这次云南白药的知识开年直播,你会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1
信息时代下生命的意义,
不仅要向外延伸,更要向内而生
迈克斯·泰格马克在《生命3.0》一书中,抛出这样的问题:
未来的生命将呈现怎样的新形态,当机器不断取代人力,生而为人的意义又会成为什么?
董明先生对生命有这样的解读:
“生命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我们关注的是新陈代谢、应激性、繁殖力等等。而超越生物学范畴的,就是文化意义上的生命。”
有没有发觉,我们所处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大同小异。
相似的楼层规划,相似的交通布局,乃至于人与人之间,相似的人生安排,相似的算法推送……
而在这个大同小异的世界,依旧让人感到生命力的,不是“大同”,而是“小异”。
这份“小异”,是一个人有别于另一个人的内在,是对文化生命的挖掘。
想起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的故事。
1902年,他基于民间中药方,研制出治疗外伤的“百宝丹”。
从晚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外部环境天翻地覆,百宝丹也变成如今的云南白药。
但是曲焕章个人以及品牌,并没有随波逐流,不是成为每个时代“大同”的一部分,而是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生命力。
他所践行的“悬壶济世”的理念,诚如董明先生所说,“如何延长生命和救治痛苦是人类永远不会得到百分百解决的问题,又是人类永远会去奋斗的问题。”
也正是凭借这份理念,云南白药就算跨越不同的时代和周期,对于生命和健康的守护,始终初心不变。
崇敬生物意义上的生命,并且追求文化意义上的生命,我们才能更好的在时代的洪流里,找到生命的意义——不仅要向外延伸,更要向内而生。
2
百岁人生,更需要实现自我管理
董明先生提到的一个概念——健康平权,其中提到的要实现自我管理让我深有感触:
“我们未来的社会会把健康的主导权逐渐从外部转为内部,逐渐从寻求一个名医转到更多的自我管理。过去我们患病才就医,而现在得益于互联网和技术的发达,我们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含量,个人就是自己最大的专家。”
仔细想想,的确如此。
如今,我们健康的主导权,已逐渐从寻求名医转为自我管理。凭借普及的医疗信息和知识含量,每个人都能很大程度上保证自己的健康生活。
英国经济学教授琳达·格拉顿,更是在《百岁人生》一书中预测:21世纪后出生的人,将有超过1/2的人能活到100岁。
正如张宁教授认为的:人的乐趣就在于一种对自己生活的丰富。
百岁人生其实改变的不止是寿命长度的本身,而是需要你重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蕴藏着一种大智慧,就是你要如何通过对自我的管理,让自己的人生活成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
个人如此,企业亦如是。
今年是云南白药创立120周年,回望云南白药的“百廿人生”,它已经不再是曾经的传统中药企业,而是一家多元化,现代化,涉及多个赛道和细分领域的高科技医药企业。在继承与守护优秀传统的基础之上,如何以科技走到世界的前沿,这也是它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在漫长的一生里,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不能总是埋头赶路,适时地停下来审视自己,才能在越来越多的变革与不确定性中,迎接属于自己的精彩时刻。
3
在不断变革的新时代
在讨论医疗现代化时,张宁教授提到:过去10年的化学诺贝尔奖中,有6个和健康相关。
毫不夸张的讲,人类科技最前沿的部分,一直与健康相关。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维持健康的技术不断发展,并没有带来群体的普遍健康。
很多时候,我们缺的不是先进的技术,而是健康的理念。
健康不单是生理上的没有疾病,而是一种行为模式层面的长期主义。
董明先生在直播中,特意解释了“健康”二字的文化由来。“健”字偏旁从人,“廴”为引入的意思,其上的“聿”表示规范和自律。至于“康”字,古时以两条路为“歧”,四条路称“衢”,五条路称“康”。一个人五脏六腑是通达的,可称为健康,而健康的前提就是严格的自律。
这里的“严格”,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长期主义。人生很长,靠的不是一时冲刺。因此,你不仅要对保持身体健康有着长期主义的自律、也要对丰富精神世界有着长期主义的拓展,还需要对如何良好的适应社会的变革有着长期主义的自我提升。
为什么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因为只有践行长期主义,才能“必然”取得最后的成功;而非长期主义可能会得到“偶然”的成功,但是在一次次基本概率事件下,容易归于平庸。
一个企业能够精彩绽放,靠的也是长期主义。
作为120年的老牌民族企业,云南白药对于生命和健康的守护从来都是一脉相承的。它有自己的技术传承、产品传承,更有价值观的传承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它矢志不渝地坚持通过专业的医药技术,守护人类健康生活,引领健康生活方式,释放生命潜能,提升生命品质;更是整合行业核心及周边技术,构建大健康产业平台,打造医药健康生态圈,以科技走到世界前沿,创造更多想象力。
这是它对人文情怀,对价值精神,以及对前沿科技的长期主义。
乔纳·伯杰曾说:“别小瞧任何一个能长期坚守某种理念的人,哪怕是再小的理念。毕竟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不被外界环境带着走。”
践行长期主义,必定能带来量的增长和质的升华。踏实走好每一步路,只要不停下来,时间终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
写在最后
看完这场直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医学发展到现在,不断变革的是医疗技术,不变的是医者的人文情怀。
正如张宁教授所说的那样:
“我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在思维方面更加的拓展,但是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就是人文情怀。医生为什么对社会的变革会有一个深切的感受?我记得伯特兰·罗素的书里写过,他说我最大的感受有三点,对人生其中有一点就是我对我们同人类的悲苦,我会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感到同情和希望救人的心。”
医生为什么对社会的变革会有一个深切的感受?用张宁教授自己的话来说:实际上大多数医生都是这样,医生从对病人的关怀到对社会的关怀,到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个在医学上叫仁心仁术。
其实,不仅医者如此。
从对个体的关怀,再到对社会的关注,进而产生社会的责任,这是任何人以及品牌的一种健康的长期主义。
好比一代代白药人正在把云南白药塑造成跨越历史周期的民族品牌,这就是一个健康品牌的长期主义践行的过程。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个品牌始终能与所处时代相契合,散发永恒且独特的魅力。
-THEEND-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作者:姜榆木&琉琉,MBA智库专栏作者。慢节奏的职场写作人,顶着榆木脑袋,寻找生活的浪漫。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图源:图虫创意。
MBA智库好文精选: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