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23 08:26:46来源:王振涛大夫
一般情况:患者许某,男,58岁,汉,焦作市人,药物过敏史:无。2015年5月15日初诊。
主诉:间断胸闷、气短1年余。
现病史:患者1年前出现胸闷、气短,于当地医院检查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曾多次住院治疗。平时坚持服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现上述症状再发,为系统治疗,随来就诊。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沉细迟。既往史:肺结核病史20余年。血压:150/94mmHg。心率60次/分。
中医诊断:心衰病
证型:气阴两虚痰热内扰
治法:益气养阴化痰清热
初诊方药:
2015年6月12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胸闷、气短减轻,易长吸气则舒,纳眠一般,二便可。舌质红、尖尤甚,苔薄黄,脉沉细。心率76次/分,律齐,血压:122/92mmHg。
处理:5月15日方黄芪105g,加知母15g,黄芩10g,去椒目,余不变。15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2015年7月17日三诊:患者停用地高辛后自觉心悸明显,喜长吸气,纳眠一般,二便可。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心率68次/分,心律齐,血压:142/80mmHg。
处理:6月12日方黄芪改120g,栀子12g,鹿衔草改为30g,黄芩12g,余不变。
2015年9月11日四诊:患者服药后气短症状较前好转,因饮食问题,血糖稍偏高,纳眠一般,二便可。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心率60次/分,心律齐,血压:128/90mmHg。
处理:7月17日方黄芩改15g,仙鹤草改45g,升麻改20g,柴胡20g,桔梗改24g,余不变。15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2015年10月16日五诊:患者服药后病情相对稳定,未诉明显不适,纳眠一般,二便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心率72次/分,心律齐,血压:126/90mmHg。
处理:9月11日方升麻改24g,柴胡24g,桔梗改30g,去栀子,余不变。15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2015年11月18日六诊:患者服药后病情相对稳定,时有双眼干涩不适,纳眠一般,二便可。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心率70次/分,心律齐,血压:120/80mmHg。
处理:10月16日方升麻改30g,柴胡改30g,知母改24g,茶树根改75g,余不变。15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按语:此患者为扩张型心肌病,一般情况下扩心病发病隐匿,多以心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而就诊。王振涛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早期气虚为本,瘀血、痰湿为标。晚期心肾阳气虚衰,温煦失职,导致诸脏腑功能失调。其中气虚阳虚为本,甚至阴阳两虚,瘀血、痰浊、水湿为标。心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而血脉瘀滞,肾阳虚则不能温化津液则痰湿内停,蕴久化热;四诊合参,本案例辩证为气阴两虚、痰热内扰。方中党参、黄芪、五爪龙、麦冬益气养阴;心主一身之血脉,丹参活血化瘀;回心草养心安神;益母草、泽兰、泽泻、椒目、半边莲活血利水;葶苈子、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黄连、竹茹、栀子清热化痰;鹿衔草、仙鹤草补气活血;老茶树根强心利尿、活血;升麻、柴胡升举阳气;由于本病气虚为本,故在复诊时不断加大黄芪、升麻、柴胡、桔梗用量,即升陷汤,一则治其本,二可防止西药量大致血压降低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