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九·一八事变之前,日军为何已常驻中国? | 短史记

发布时间:2020-09-18 20:21:58来源:短史记-腾讯新闻

问:我想搞清楚一个问题,即九一八事变之前,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什么会有日本军队驻扎?他们是以什么理由,以及何时开始驻扎在中国的?

“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在中国的军队主要有两支。一是常驻东北的关东军,一是常驻华北的“中国驻屯军”。此外,在上海也存在着日本的“海军陆战队”。这里主要说一下关东军和华北驻屯军的由来。

先说关东军常驻东北。

此事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晚清的日俄战争。日俄战争虽然发生于1904-1905年,但沙俄对东北的侵略在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中即已启动。当时,俄国以替清廷维持秩序和保护中东铁路为借口,出兵占领中国东北,继而拒不撤军。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对华政策很明确:“中国在衰亡、崩溃,俄国应当利用这一时机,攫取尽可能大的一块”①。这尽可能大的一块,就是中国东北。

沙俄当时采取了两手策略。一是以武力侵占造就既成事实;二是抢在列强之前向流亡西安的慈禧抛出橄榄枝,意图换取慈禧对侵略事实的承认。清廷东北防务空虚,第一条策略执行得非常“成功”。但东北是清廷的“发祥之地”,是慈禧与朝臣无论如何也不敢轻言放弃的所在,故沙俄的第二条策略没有什么效果。

1901年3月,中俄谈判破裂。1902年4月,沙俄因在国际上孤立无援,不得不与清廷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承诺俄军在一年半内分三期从东北撤出。1903年,俄国出尔反尔拒绝依照条约撤军,且向清廷提出了所谓的“七项撤军新条件”,包括其他列强势力不能进入东北、沙俄须参与东北的行政管理等。于是,1903-1904年间,中国国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拒俄运动”。清廷没有实力与沙俄一对一周旋,只好选择将问题诉诸列强,也就是将东北问题国际化。遂形成了日美英中四国与沙俄对峙的局面。

“和平独霸东北”的计划破产,俄国开始考虑用战争来解决问题。但战争的对象并非清廷。东北问题国际化之后,沙俄即无视清廷的存在,不再与之谈判东北问题,而是将谈判对象换成同样对东北存有强烈吞并欲望的日本。由此也可见清廷国力衰微到了何种被人轻视的程度。日俄谈判破裂后,1904年2月6日,日本与俄国断绝外交关系;8日,日本海军突袭了旅顺港内的俄舰,日俄战争爆发。清廷在战争中选择了“局外中立”——沙俄、日本与英美各国均不支持清军参战,清廷也无力冒险参战——且将辽河以西划为“局外境”,也就是非战区;将辽河以东俄军占据的地区划为“局内之地”,也就是双方的战场所在。②

战争最后以日本的胜利告终。通过此战,日本自俄国手中夺得了“关东州”租借地(约3264平方公里)与“满铁”附属地(约430平方公里)。俄国取得“关东州”租借地,是依据1898年与李鸿章签订的《旅大租地条约》;取得铁路沿线附属地特权,是依据1896年与李鸿章签订的《中俄密约》。

俄日两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后,将俄国在上述“租界”与“路界”之内享有的权益,包括行政管理权、警察权与驻兵权,全部转移给了日本。日本再胁迫中方与之签订《中日满洲善后条约》及附属协定,承认上述特权的转让。根据上述条约,日本有权在南满铁路沿线每公里驻扎15名士兵担任守备,总计可驻扎14419名。这就是关东军的前身与雏形。③

自清末至九一八事变,关东军对中国政局的干预力度,日趋强大。这种干预能够生效,究其根源,仍在于中国国力衰微,政局四分五裂,给了关东军游走其间的莫大空间;这种游走,又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分裂。至九一八事变前夕,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总兵力仍约为1.4万余人。

图: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条约》

再来说常驻华北的“中国驻屯军”。

华北“中国驻屯军”的存在,也与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有关。1901年的《辛丑条约》里,有这样一项规定: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国使馆界,以为专允住用之处,并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长留兵队,分保使馆。”“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今诸国驻守之处系:黄村、郎(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⑤

据此,各国集体取得了在中国境内驻扎军队的特权。日本早在《辛丑条约》签字前两个月,就宣布组建了“清国驻屯军”,设司令部于天津,下属六个步兵大队,一个野战炮兵大队,一个野战兵医院,一个军乐队,一个守备司令部,一个骑兵中队,一个工兵中队,一个宪兵队,共计2600人。主要分布在北京的使馆和自北京至山海关沿线的战略要地,其中天津1400人,滦州300人,昌黎300人,山海关与秦皇岛300人,另在塘沽驻有一支小部队。

因清廷在《辛丑条约》一事上只求速和,留下了许多隐患。没有将各国在华的驻军人数讨论明白写入条约,就是其中之一。稍后,列强自我协商达成了一份共识,“以八千二百人为限,每国不得超过二千人”。⑥稍后,日本在华北的驻军缩减为1650人。之后又多次缩减,到1911年6月,已减至530人。

图:《辛丑条约》签字画押用玺页

进入民国后,日本将“清国驻屯军”改称“中国驻屯军”。辛亥年,日军有意向华北增兵,陆军省军务局长田中义一在10月13日提出过一份《关于对清国用兵》的方案,主张乘机出兵“占据直隶、山西,领有清国中央地带之资源”。但这一大规模增兵的计划没能得到英国、美国、法国与俄国的支持,只能转以其他名义,在山海关至滦州一带“配置了五百九十九名的防护兵员”。

1921年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曾要求各国撤走其驻华军队。但最后形成的《华盛顿会议关于在中国之外国军队议决案》仅称:“无论何时,中国能担任保护在中国之外人生命、财产,则现在中国服役未得条约或协约许可之军队志愿撤退”;中国做出此类请求时,“每国可自由取舍”。据当时中国媒体的一份统计,“各国在华驻军约近万人,以日军为最多,约有4500人,其中2700人驻山东。驻华美军共1504人,法军1214人,英军1044人,荷兰军队78人,意大利军队31人。”⑦该统计并不确切,仅聊供参考。

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日本政府先是决定从关东军抽调2000兵力派往青岛,又决定直接派兵增强“华北驻屯军”的军力。该行动得到了英、美等国驻华(北洋政府)公使的支持。此番增兵,使华北驻屯军”的兵力直接翻了一倍。

1931年之后,中日两国在华北的冲突日益增多。1936年初,日本军部制定《处理华北纲要》,明确由“华北驻屯军”负责处理华北事务。随后,“华北驻屯军”开始了编制升格,从1936年2月分的2003人,迅速扩张至1936年6月的5774人。⑧

注释

①[苏]国家中央档案馆:《日俄战争》,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61页。

②黄胜桥:《清政府在日俄战争期间的“局外中立”》。

③[日]岛田俊彦:《关东军》,(中译本更名为《日本关东军覆灭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01-03页。

④同上,第33页。

⑤《辛丑条约》第七款、第八款。

⑥张洪祥:《“七七”事变前的日本华北驻屯军》,《历史教学》1982年第10期。

⑦李新:《中华民国史大事记(1916-1921)》第二卷,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453页。

⑧隆鸿昊:《七七事变前日本“华北驻屯军”的扩张与列强应对初探》,《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8年第1期。

推荐阅读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