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多巴胺 vs 多巴酚丁胺,临床应用一文搞定!

发布时间:2020-07-01 23:20:12来源:临床用药

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均为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儿茶酚胺类正性肌力药物。那么两者在使用上有何区别呢?

01

药理作用

多巴胺

•小剂量(一般滴注速度<3μg/kg•min):主要是多巴胺样激动剂作用,有轻度正性肌力肾血管扩张作用;

•中等剂量(一般滴注速度3~5μg/kg•min)时主要兴奋β受体,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

•较大剂量时(一般滴注速度>5μg/kg•min):α受体激动效应占主导地位,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及尿量反而减少。

多巴酚丁胺

主要通过激动β₁受体,对β₂和α受体的作用极小。

具有很强的正性肌力效应,增强心肌收缩,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和肺毛细血管楔压,增加每搏输出量和心排血量,改善外周灌注,降低左室充盈压。

02

临床应用

多巴胺

主要用于心肌梗死、创伤、内毒素败血症、心脏手术、肾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休克综合征;补充血容量后仍无法纠正的休克,尤其对少尿及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较低的休克;洋地黄及利尿药无效的心功能不全。

多巴酚丁胺

主要用于严重收缩性心力衰竭,如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因心肌收缩力下降引起的心力衰竭(包括心脏直视手术后所致的低排血量综合征);心源性休克;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

03

常用剂量

多巴胺

•治疗休克、心力衰竭小剂量(滴注速度3μg/kg•min)起始,根据病情逐渐调节,最大滴注速度20μg/kg•min,滴注速度>10μg/kg•min时,外周血管收缩明显,增加脏器缺血风险。

•治疗心源性休克滴注速度0.5~2.0μg/kg•min。

多巴酚丁胺

•治疗心力衰竭起始滴注速度为2.5μg/kg•min,一般维持在2.5~10μg/kg•min,如果患者能够耐受且有需要,可逐渐增加滴速至20μg/kg•min,一般持续用药时间不超过3~7d。

•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滴注速度为2.5~20μg/kg•min,具体治疗时间和给药速度根据患者反应决定(如心率、血压、尿量及是否出现异位搏动)。

04

注意事项

多巴胺

•该药有水针剂和粉针剂两种,水针剂辅料为亚硫酸氢钠,可引起过敏反应,如诱发或加重哮喘,既往有亚硫酸氢钠过敏史者禁用含此类物质的多巴胺水针剂。

为了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药物成分的稳定性,应优先选择原料进口纯度更高的多巴胺粉针剂。

•该药可因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加重心绞痛;嗜铬细胞瘤不宜使用;闭塞性血管病慎用;使用时监测血压、心排血量、心电图和尿量,用药前需纠正低血容量

•静脉滴注期间,若血压继续下降或剂量调整后仍无改善,应停用,并改用作用更强的血管收缩药。

•突然停药可产生严重低血压,停用时逐渐减量。药物过量时应停药,必要时给予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心衰病情越严重,患者对多巴胺反应性越低,多巴胺使用剂量应加大。

多巴酚丁胺

•使用时监测血压、心率和节律,用药前需纠正低血容量

•对于重症心衰患者,连续静脉应用会增加死亡风险。

•用药过程中出现收缩压升高、心率加快,应减量或暂停给药。停药时应逐渐减少剂量。

•该药的葡萄糖注射液含有亚硫酸氢钠,某些敏感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该药的半衰期短,必须以连续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继开始常速滴注或继改变滴注速度后,约在10分钟之内血药浓度可达稳态。不推荐给予负荷剂量或大剂量快速注射。

此外,正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如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患者),不首先推荐应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

▎提问:多巴胺和去甲肾,休克抢救先用谁?

多巴胺、去甲肾等升压药,使用有无优先级顺序?两种及以上升压药物能否同时联用?如何联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答案~

编辑|丽雅、十一

投稿|drugs@dxy.cn

题图|站酷海洛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多巴胺和去甲肾,休克抢救先用谁?」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