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1500多年前的韩国王陵,原来是南京人修的?

发布时间:2022-02-10 07:48:12来源:朝文社

历史迷聚集地,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问答

音频

探究

视频

辟谣

作者|我方作者张嵚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554,阅读时间:7分钟

2022年刚开初,韩国就闹了不少大新闻,诸如“抢中国春节”“抢中国汉服”的老套路,一如既往把人蠢哭。冬奥会赛场上,少数“韩国名将”那自以为“聪明”的犯规动作,也全被现场摄影机捕捉个明明白白,等于是现身说法,给全球观众上了堂短道速滑科普课。个别“韩国观众”接下来“网暴他国运动员”“人身威胁他国教练家属”等操作,也是跟着现眼……

不过,就是在这一拨拨“新闻热潮”里,一件本该属于韩国文化史乃至东亚文化史的大事,却显得有些冷清了:2022年1月27日,韩国国立扶余文物研究所正式确认,出土于韩国武宁王陵的墓砖,侧面刻有“造此是建業人也”,系当时的中国工匠制造。

这桩新闻里的信息量,其实很不简单。

韩国武宁王陵,位于今天韩国公州市西北约一公里的丘陵地带,即原百济都城熊津遗址外。这里埋葬着第二十五代百济王武宁王及其王妃。这座南北向带甬道的大型砖筑单室墓,距今有约1500年的历史。其内部保存十分完好,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是朝鲜半岛历史的珍贵见证,今天也常被韩国历史迷们抬出来炫耀。但这刻有“造此是建業人也”的王陵墓砖,却证明了新的信息:武宁王陵的建造者,是中国南京(建業是中国南京的古称)人!

当然,对这个新发现,许多韩国学者也很难接受。某些“韩国教授”就连忙表示,说这实锤的墓砖,只是“可能系中国人写的”。至于韩国人心目中伟大的武宁王陵是不是中国南京人修的?这“尚难下结论”。

其实,这“可能系中国人写的”一句,就是严重外行:砖上清清楚楚的中国字,写着明明白白的中国地名,不是中国人写的?难道是有颗中国心的韩国人写的?至于是不是中国人修的武宁王陵?那只要弄明白下面两个问题就行。

第一个问题,在百济武宁王在位时,即公元501至523年,同时期的中国,能不能造出如此先进的墓砖?

(关于中国古代的建筑材料技术,我们也曾有这样一期专门的视频,欢迎大家批评)

武宁王陵之所以能够承受一千五百年的考验,其技术过硬的墓砖当属头功。而说到“烧砖”这事儿,古代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公认的老资格。

在古代的东亚历史上,烧砖技术就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技术”。中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砖,是考古人员在陕西省岐山县发现的西周空心砖和条砖。在距今2000多年的秦始皇陵里,更发现了三种条形铺地砖和一种曲尺砖。两汉时的墓葬,已经大量应用墓砖,辽宁三道壕遗址发现的汉代小型砖窑,每窑都能容纳18000块砖。汉代墓砖上的精美画像,更堪称那个时代的生动记录。

而武宁王陵同时期的南北朝时代,更是中国烧砖技术的重要变革时代:承重性更强砌筑更方便的小条砖,此时已完全取代了两汉时期的空心砖。南北朝年间的建康城(建業),整个城墙几乎都用砖砌成。

同样高速进步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烧砖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砖瓦窑炉,几乎完全淘汰了秦汉时期的单烟道窑炉,大多采用了更先进的三股烟道设计,对火焰的吸引力更大。且多为双窑和串窑,劳动生产率也更高。尤其重要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窑炉,专业化程度更高,砖窑就是用来烧砖,不再混烧其他物件。今天考古人员已发现的95座魏晋南北朝砖窑中,有16座是专用烧制墓砖的。

单看这些了不起的中国砖窑,就足以看到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原因。而这样的技术、产业规模和专业化程度,更可以佐证一个事实:武宁王陵的墓砖,大概率来自中国。

第二个问题则更有说服力: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人,有办法来到百济吗?

(关于百济的历史以及其与中国的渊源,我们《了不起的中国军事》第一册和第三册里也有详细描述,欢迎大家批评)

作为朝鲜半岛上一个有着六百七十八年历史的古国,百济王国与南北朝时代的中国各政权,其实有着极深的渊源,以《南史》里《东夷传》的记载“世通中国”。而在“通中国”这事儿上,比起同时期朝鲜半岛上另一个国家新罗来,百济的海上交通更为便利。从百济乘船出发抵达钱塘江口或长江口,是当时一条历史悠久的海上航线。甚至南北朝至唐代年间,许多日本僧人也是取道这条航线来到中国。

因此,到了南北朝时期,百济与建都南京的中国南朝各政权,政治经济交往十分密切。东晋晚期时,百济就遣使来朝贡,晋安帝还曾册封百济国王。到了南北朝时代,百济与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政权更是往来密切。

以中国典籍里的统计,百济向南朝刘宋政权遣使12次,向齐、陈两政权遣使各4次,向武宁王同时代的梁朝遣使7次。特别是在梁朝时,百济国王先后被梁朝册封为“征东大将军”和“宁东大将军”。覆灭梁朝的侯景之乱里,亲历战乱的百济使节还因为梁朝哭泣,被叛乱者侯景一怒囚禁,可见感情至深。

而武宁王陵的“主人”武宁王,也正是中国史书里记载的百济王余隆,他不但被梁武帝封为“征东大将军”,在位时期更积极学习中国的农业、手工业科技,令百济的经济文化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是为百济历史上的鼎盛时代。

而在这密切的往来里,百济除了寻求中国南朝的政治支持外,另一大目的就是“要东西”。刘宋年间时,百济使节就来求取“《易林》《式占》腰弩等物”。到了武宁王同时代的梁朝年间,百济更向梁朝求取“工匠、画师等”。而这些要求也都得到了满足。这段历史,恰恰与武宁王陵里出土的“造此是建業人也”墓砖,形成了有趣的佐证。

其实,如果较真的话,武宁王陵里的中国元素,何止是这一块砖?无论是其墓地的选址还是墓室的形制,都与同时期南北朝墓葬十分相似。武宁王陵主要以青灰砖砌成,与南京地区的东晋至南朝墓葬十分相似,“有中国字”的转更不止一块,其6号坟的青灰砖上,也有“梁官瓦为师”的字样。其出土的瓷器、铜镜等陪葬品,更是鲜明的中国“六朝风格”。可以说,这座支撑起不少韩国人自豪感的千年墓葬里,稍一考据,就是满满的中国元素。

这样的景象,也是一千五百年前,朝鲜半岛与中国经济文化政治交往的生动说明。无论建造武宁王陵的有没有南京人,甚至有多少南京人,我们后人看到的,却是一千五百年前一段珍贵的交往史。武宁王时代百济的繁荣强大更是说明:封闭自大带不来繁荣,唯有开放学习,才有真正的强大。

参考资料:《丝绸之路考》《百济武宁王陵中的南朝文化研究》《南北朝时期与朝鲜半岛诸国的交往》

好书推荐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